為每雙腳建份檔案
清朝末年的一天,北京一家鞋店來了一位老者。這位老者腿有殘疾,拖著一條腿走進來說要買一雙布鞋。
挑好鞋,付了錢后,老者說:“我的腿腳不靈便,但買鞋必須親自試穿,所以不得不來?!?br/> 老板說:“我現(xiàn)在給您量個鞋樣,以后再買鞋的時候,您讓家里人拿著鞋樣來就行了?!?br/> 老者一聽連忙說好,老板就給他做了兩份鞋樣:給老者一份,自己留一份。
從此,老者想買鞋,就讓家人直奔這家鞋店。
這件事給了老板很大的啟發(fā),如果能把顧客的鞋樣事先保存起來,顧客就不用親自上門,這樣不就能節(jié)省時間嗎?
于是,老板派店員回訪所有能找到的顧客,并當場量尺寸,制作兩份鞋樣:一份留給客戶,另一份帶回店里,編成一本叫做《履中備載》的冊子。
如此一來,鞋店建立了龐大的客戶群體,財富滾滾而來。
這家鞋店,就是名揚京城的北京內(nèi)聯(lián)升鞋店。為客戶提供最大的方便,這就是它的成功之道。
?。ㄕ浴兑饬帧? 唐寶民/文)
一厘米的差距
一家啤酒公司發(fā)布消息誠征宣傳海報,開價50萬美元。
消息一出,策劃公司趨之若鶩,不到半個月,啤酒公司就收到了上千幅廣告作品。
最終,負責人選擇了一幅自己很滿意的海報:一只啤酒瓶的上半身,瓶內(nèi)啤酒洶涌;一只手緊握著瓶頸,拇指朝上,正欲頂起瓶蓋。廣告標語是:“忍不住的誘惑!”
作品交給老總定奪時卻被否決,理由是:用拇指開酒的做法十分危險,可能導致消費者拇指受傷。
這無疑是個完美的拒絕,既說出了拒絕的原因,又彰顯了啤酒公司對消費者無微不至的關懷。
這時,一個藝術系的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走進辦公室。
老總激動地說:“年輕人,太棒了,這才是我想要的!”
這個藝術系的學生得到了50萬美元酬勞。
第二天,啤酒公司的海報見諸各大媒體。廣告內(nèi)容跟上一幅作品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瓶頸處的那只手的拇指向上移動了一厘米,變成了緊緊壓住瓶蓋,廣告標語是:“精彩按捺不??!”
“一厘米的差距”告訴我們,無論是在產(chǎn)品生產(chǎn),還是營銷過程中,都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利益。
F8t2tiXZo9MMNpAOLsZWTGlJ9P6tRJNdlXFodYRIK/E= (摘自《經(jīng)理日報》)
細節(jié)造就天堂
有一家叫“小華盛頓”的餐館,被美食評論雜志評為全美第一,還夸張地說:“天堂只排在第二?!?
這天,約翰一家慕名前來,用餐完畢后受邀參觀廚房。
整個過程,他們受到了貴賓般的接待,但他們很納悶:“為什么只有我們才有機會參觀廚房?”
主廚說:“這是為了讓每個客人都擁有畢生難忘的用餐體驗。”
原來,餐館采用了一套“心情分數(shù)”的管理辦法:當每桌客人坐定后,侍者會以十分為滿分,先打一個基礎分。這個分數(shù)會隨時變化。餐館的目標是:客人離開時不低于九分。
如果某桌客人用餐心情分數(shù)很低,餐館就會想出各種辦法來改變局面。
比如:當客人對兩道菜難于取舍時,餐館把客人沒點的另一道菜制作一小份,讓客人品嘗一下味道。然后,侍者會重新檢視客人心情分數(shù),如果還是只有五分,就會再加送一道菜,如果提升到七分,可能只加送一道甜點就夠了……
臨別時,主廚向約翰一家說出了實情:“你們的心情分數(shù),在上完甜點之后,仍然只有八分……這時,通常就該由我出馬了,這是我們確保顧客快樂離開的最后一招!”
約翰感慨道:“魔鬼存在于細節(jié)中,但細節(jié)也能造就天堂呀!”
?。ㄕ浴吨袊ɑ軋蟆? 谷微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