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教育部公布了義務教育階段19個學科科目的新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課標是規(guī)定學校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的文件。例如,一個學期需要掌握多少個字詞,學會和使用什么公式等等。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不是中國的孩子、家長和教師,都在叫課業(yè)重么?重不重都是這個文件決定的。
那么,新課標的要求是否有降低?按媒體的報道,語文是略有所降。但按教育部的表述,頒布新課標的理由,并不是因為原課標要求太高,而是原課標“有待調整和完善”。新課標是為了“適應新時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質量”。這么說,整體上應該理解為沒有降低。
可以理解,沒有相當大的合力影響,沒有有關領導的支持,課標是不容易向低調整的?!案鶕聲r期對教育的要求”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的道理,你要提出臨時給孩子們增加標準,甚至增加一門課,沒問題。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也發(fā)生過。但降低課程標準,卻不會有人敢提。
就這樣,課標不斷攀高。到今天,孩子們的負擔已經重到無以復加。這或許應該稱為歷史上最重的時期。這是新時期重新重視教育的結果?!拔母铩苯Y束時,因為貫徹了多年“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最高指示,各地競相“教改”,課標已經“多樣化”。新時期的課標相當于是重新構建的。“文革”前17年,被稱為“修正主義占領教教育領域”,意即相對正常??墒?,把那種“正常”和今天的“正?!睂Ρ?,會發(fā)現前者要低很多。
今天,從義務教育到高中,在音樂、美術、體育都成了可有可無的裝飾的情況下,在一半以上的孩子迅速成為近視眼的情況下,中等以上智力的學生,亦不能達到升學考試的“主課”要求。說今天的課程重,應該是一種共識。
目前,許多地方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不及五成。也就是說,高中生基本都是中等以上智力的少年了。但高中至少又有一半的學生成為“差生”!因為高考升學率,本科和??茲M算,差不多可以接近一半?!笆O隆蹦且话肷龑W無望的高中生,就是差生。
這么說,高中就不要課標,高考就是課標。這次公布的課標就沒有高中。而高中牽涉高考,應該一起調整。應該讓高考適應高中課標,而不是相反。所以應該制訂整個中小學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標準。如果承認目前的標準太高,就得果斷降低。降到什么程度?降到中等以上智力的少年,通過一定程度的努力,能夠從中小學體面畢業(yè)的要求,就是正經。
和世界上教育最發(fā)達的國家相比,中國大陸同等年齡的平常少年,都被我們的課標逼成超常了。一般認為,中華民族的智商并不低。但也不能高得這么離譜。所在,現在參照別國標準,結合本國實踐,制訂一個實事求是的中小學課標,非常必要,而且標準還不要打滿。要讓中等以上智力、中等以上努力的學生,學有余力。要使大多數學生感到上學是一種愉快的活動。
而現在中國的教育,就是逼孩子苦讀。苦到高中畢業(yè)前夕,掌握了一套應付高考的技能,就被稱為有希望的青年。與此同時,絕大部分高中生的文學、藝術和音樂等興趣已經遺忘。由于學校對學生實行惟考分評價,而不是尊重個性和個體差異,不知道有多少天才、偏才和智力特長,被當成弱智規(guī)整和削平了。我相信,占人類五分一人口的中國大陸的教育體制下,多少年來沒有培養(yǎng)出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并不只是因為進入社會后的工作環(huán)境,而是從學校教育就注定了。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健康和全面的發(fā)展??嘧x只能誤人。如果讀書還是為了救國,苦讀也只能誤國。美國作為教育大國,培養(yǎng)了世界最優(yōu)秀最龐大的精英人群,但同時也是孩子自由的天堂。當他們九年級以下的孩子上完一天學回家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們才進行到一半或一小半,下午的課才開始,接著還有晚課呢。
這樣的情況,大而言之是中國的教育制度決定的,但最直接的就是課標的要求。設想把義務教育階段的課標降低三分之一,我覺得簡直就是一代少年乃至國家和民族的福音。我們的教育官員早就不是閉目塞聽的死板人士了,他們大多受過發(fā)達國家的教育,知道其中奧秘,奇怪的是,他們就是不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