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秋冬養(yǎng)陰”,秋冬季節(jié)進(jìn)補對人體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此時天氣干燥,易傷人陰津,好發(fā)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肺、脾、腎虛弱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應(yīng)該多進(jìn)食些利肺、補脾腎、益氣血的藥材和食品。下面介紹8款平補藥膳,以供選用。
菜肴類
枸杞里脊
原料:豬肉里脊、枸杞、竹筍按5∶1∶1的比例備好(量視具體情況而定),食用油、醬油、料酒、淀粉、白糖、食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豬里脊洗凈,去筋膜,切成6厘米長的絲,加2勺淀粉用手抓勻備用。
2.竹筍切成同樣長度的絲,枸杞洗凈備用。
3.炒鍋加油燒熱,加入肉絲和筍絲,翻炒至肉變色,倒入醬油、食鹽、料酒和白糖調(diào)味,翻炒均勻后倒入枸杞,翻炒幾下起鍋即可。
功效:滋陰補腎,養(yǎng)肝明目。
適宜人群:適用于體虛乏力、頭暈?zāi)垦?、視力減退、腰膝酸軟者。而脾虛泄瀉和感冒發(fā)熱者忌食。
提示:枸杞以產(chǎn)于寧夏者品質(zhì)較優(yōu),為道地藥材。選購時以粒大、色暗紅、肉厚、質(zhì)地柔潤、味甜不酸、嚼之粘牙,并可將唾液染成黃紅色者品質(zhì)最優(yōu)。
冬蓉茯苓丸
原料:冬瓜、五花肉、茯苓粉按5∶4∶0.2的比例備好,香蔥少許,食鹽、淀粉各適量。
做法:
1.冬瓜去皮后,擦成細(xì)蓉備用。
2.五花肉剁成肉泥,加入茯苓粉、淀粉和食鹽拌勻。
3.水燒開,倒入冬瓜蓉,大火燒開后蓋上蓋子小火煮一會兒。
4.將肉泥捏成肉丸下鍋,煮到肉丸浮起,放適量食鹽,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
適宜人群:適用于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泄瀉、遺精、尿不利、健忘者。
提示:市場上的白茯苓有塊狀的,以體重、質(zhì)堅實、斷面白色細(xì)膩、粘牙強者為佳。制作此藥膳或是煎服,則應(yīng)打碎成粉。
湯品類
西洋參香妃雞湯
原料:西洋參6克,仔雞1只,枸杞子9顆,蓮子1把,紅棗5枚,生姜3片,鹽少許。
做法:
1.將雞宰殺洗凈后剁成小塊備用。
2.鍋中加水放入幾片生姜燒開,將雞塊放入滾水中略焯,去除表面血水,撈起備用。
3.將紅棗去核,同雞塊、西洋參、枸杞子和蓮子一起加入鍋中,倒入清水沒過雞塊,武火煮開后改文火燉煮2個小時,加入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補益氣,益智健腦,增強記憶力和免疫力。
適宜人群:適宜體質(zhì)虛弱、肺虛久咳、陰虛火旺、神疲倦怠者服用。
提示:選購西洋參時,以條粗或粒大、橫紋密集、顏色黃白、香氣濃、味道厚重持久者為佳;西洋參忌蘿卜和茶葉,忌鐵器,最好使用沙鍋烹制此藥膳。
桂蓮瘦肉湯
原料:瘦豬肉250克,薏苡仁30克,桂圓干20個,蓮子、甜玉米粒各50克,枸杞20克,紅棗6枚,生姜、大蔥、食鹽各適量。
做法:
1.將瘦豬肉切小塊,在滾水里略焯一下除去血水。
2.姜片用熱油爆香,加入瘦豬肉,倒入清水煮開,撇去浮沫。
3.依次加入蓮子、薏苡仁、紅棗、枸杞、大蔥段、玉米粒、桂圓,大火煮開,改小火燉煮1小時,按自己口味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益心寧神,溫胃健體,氣血雙補。
適宜人群: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及肝腎陰虛性神經(jīng)衰弱者。內(nèi)有濕熱、痰火者忌食。
提示:選購桂圓時以片厚、柔潤、色棕褐、甜味濃者佳。
小吃類
桂花山藥
原料:桂花醬2勺(約50克),山藥1根(約300克),清水適量,白砂糖、淀粉各少許。
做法:
1.將山藥洗凈、刮皮,切成手指粗的小段(切片也可),大火隔水蒸10分鐘。
2.在鍋中加清水和白砂糖,2勺桂花醬放入鍋內(nèi)的糖水里,攪拌均勻后燒開,勾芡,均勻淋在蒸好的山藥上,即可食用。
功效: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固腎澀精。
適宜人群:適用于痰飲喘咳、脾胃氣虛、慢性脾泄者服用。
提示:山藥削皮后的黏液粘在皮膚上容易引起過敏,削皮切塊時最好戴上手套。
天冬包子
原料:豬肉200克,天冬50克,洋蔥、芹菜、黑木耳、植物油、醬油、食鹽、白糖、低筋面粉、干酵母粉、清水各適量。
做法:
1.用30℃左右的水將干酵母粉化開,靜置5分鐘。
2.在酵母水中加入面粉和清水,用筷子攪拌成塊,再用手反復(fù)揉搓成團(tuán)(比例約為50克面粉,5克酵母粉,280毫升水),用一塊濕布將面盆蓋嚴(yán),放在溫暖處靜置1小時。
3.在此期間將豬肉剁成肉餡,加入適量植物油連續(xù)攪拌至肉餡黏稠。
4.將天冬、洋蔥、芹菜和黑木耳分別剁碎,混入肉餡攪拌均勻,按自己口味加入醬油、食鹽和白糖調(diào)味。
5.待面團(tuán)發(fā)好后,用手繼續(xù)揉搓,搟成薄面皮,包成包子,靜置10分鐘后入籠屜蒸熟即可。
功效:潤肺止咳,美容潤膚。
適宜人群:適用于支氣管炎、皮膚粗糙、面色無華者。而脾虛泄瀉、痰濕內(nèi)盛者忌食。
提示:選購天冬時,以肥滿、致密、黃白色、半透明者為佳。
飲品類
銀百秋梨糖水
原料:銀耳、蓮子、百合各10克,秋梨1只,紅豆30克,南、北杏仁各5克,冰糖少許。
做法:
1.銀耳用清水泡發(fā),去黃梗,撕成大小適宜的小塊;蓮子、百合、紅豆泡軟。
2.秋梨洗凈,去核,切小塊。
3.南、北杏仁在滾水里略焯。
4.將以上材料放入清水中,大火煮開后按自己口味加入幾顆冰糖,改成小火燉煮1個小時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止咳化痰,清熱生津,解暑消煩。
適宜人群:便秘、干咳少痰、心煩口渴者;咽喉腫痛者飲用亦有一定作用。
提示:市場的百合分為藥用和食用,食用百合個大味甜,藥用百合個小味苦;藥用百合的功效較優(yōu),食用百合的口感較優(yōu),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購買。南杏仁又稱甜杏仁,味甜無毒,北杏仁又稱苦杏仁,具有一定毒性,食用時用量控制在10克以內(nèi)。
羅漢果玉米糖水
原料:羅漢果1個、玉米1根,荸薺250克,芡實30克,胡蘿卜1根,南、北杏仁各5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羅漢果洗去表面浮塵,瀝干水備用。
2.芡實在鍋中炒干,至表面變黃。
3.胡蘿卜、荸薺洗凈,削去外皮,玉米去掉外皮和玉米須,將三樣都切成小塊。
4.將所有原料放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加入適量冰糖,改小火燉煮1個小時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利咽,潤腸通便。
適宜人群:適用于肺火燥咳、咽干、腸燥便秘者。
提示:選購羅漢果時,個大形圓,色澤黃褐,搖之不響,味甜而不苦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