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結婚、離婚、復婚——憑借與妻子、岳母的“婚姻四步曲”,四川省宜賓市男子尹定前從拆遷、養(yǎng)老補償中額外獲利,但此舉也讓他站到了被告席上。2012年7月23日,尹定前與妻子李家春被宜賓市翠屏區(qū)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
該案已于8月16日開庭,法院至今尚未宣判。
尹定前是土生土長的翠屏區(qū)趙場鎮(zhèn)長江村黃金組人。2010年,由于宜賓市政府建設臨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需要,黃金組面臨征地拆遷。
這次拆遷中,一般補償均按照人頭計算,支付拆遷費和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補償。為此,當?shù)卣畬ΤR?guī)性戶籍遷入予以禁止。
在此情況下,尹定前夫婦商定,以尹定前與岳母鄧素芬結婚的方式,將鄧的戶口遷入本村,這樣可多獲拆遷費與養(yǎng)老補償。2010年6月10日,尹定前和李家春離婚;次日,尹定前和77歲的鄧素芬登記結婚;9月28日,鄧素芬落戶在尹家戶籍本上;10月25日,尹定前和鄧素芬辦理了離婚手續(xù);12月16日,尹定前和李家春復婚。
2011年,翠屏區(qū)政府進行征地拆遷補償,鄧素芬的戶籍使得這個家庭可多分得拆遷費、養(yǎng)老保險費14.148萬元。補償?shù)轿缓?,鄧素芬獲得價值5.1489萬元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至2012年5月其領取養(yǎng)老保險費共14467.72元。
2012年5月,由于在黃金組征地拆遷中戶籍作假嚴重,翠屏區(qū)政府會同公安機關開展了聯(lián)合清查打擊活動。迫于打擊壓力,5月17日,尹定前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公安機關以涉嫌詐騙犯罪對尹定前夫婦立案偵查。
事實上,為了獲取更多的補償,類似的拆遷離婚案近年來屢見不鮮。由于很多地方的拆遷補償是以戶為單位,因而這種背景下的非正常離婚,多以集體離婚的方式呈現(xiàn)。如2009年4月在蘇州市陽澄湖畔口某村,2009年9月在蚌埠市龍子湖區(qū)戴湖村,2009年12月在常州市新橋鎮(zhèn)查墅村陶家灣村,2010年9月在南京江寧區(qū)麒麟街道部分社區(qū),2012年6月在上海浦東某村,都曾出現(xiàn)集體離婚現(xiàn)象。
這些離婚的夫妻多是在同一天去婚姻登記處集體離婚,在排隊辦理手續(xù)時未有不和,許多人離婚后亦住在一起。這些離婚者中甚至不乏古稀老人。
上述離婚的目的即為獲取更多補償,不過其中有些情況系因村民認為補償標準過低,有些則是利用政策漏洞“鉆空子”,比如通過離婚辦理新批宅基地、新蓋房屋等待拆遷等。
本刊記者 張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