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Lily這個網(wǎng)名,她是我見過的最不文藝的女青年。她的本名叫麗麗,一個100%接了地氣的姑娘。
比如我這次見到她的時候,正猶疑著寒暄的基調(diào)。她立即主動地說,我比先前瘦了,因為得甲亢了。我有點吃驚地看著她,剛要換上憂國憂民的表情準備各種慰問,她就哈哈笑著打斷了我的醞釀:沒事的,現(xiàn)在都快好了。
這就是我頂崇敬她的一點:總遭遇種種糟心事兒,給你講述的時候云淡風輕一笑而過。比如千里迢迢投奔男友,租房子被中介騙,遭遇極品舍友;她在淘寶上買了件皮草穿回老家,村里有4個大媽讓她捎著買,結(jié)果差點郵寄丟了;比如意外懷孕,卻以為胃痛吃了嗎丁啉,妊娠反應強烈到兩個月不能進食;深更半夜送去醫(yī)院剖腹產(chǎn),手術(shù)后不能獨立翻身,她老公出手幫忙,結(jié)果把她翻到了地上……
普通人常遇到的倒霉事兒她一件都落不下??晌覜]見過故事高潮中她如何表現(xiàn),只看見她一次次原地滿血復活。她挺著大肚子嘻嘻哈哈胃口極佳,她對醫(yī)生說,給我縫好點兒,可別留個難看的疤……人家大夫說:你別說話!
她樂觀積極,基本充滿正能量,摯愛淘寶、京東和電視購物頻道,每天都有快遞,耗去她大部分收入。常熱心推薦商品給我:真的真的特別好使,你試試!熟人推薦是殺傷力很強的營銷方式,她真誠得讓人覺得你不試都對不起她。然而,下次見她時你說,并不太好用啊。她會長嘆一口氣:唉,我又上當受騙了。我覺得她真應該寫個防受騙大全放在豆瓣上造福蕓蕓眾生,但那就不是她喜歡做的事了。她平生很少看書——除了考試的書,很少寫字——除了策劃方案。
Lily熱情推薦過好幾個適齡或不適齡男青年給一個剩女同學,“沒有一個靠譜的”是用戶的反饋。Lily和剩女同學互相同情著:前者覺得人家單身沒男友是最大的失敗,值得同情;后者覺得前者有個不夠愛她的差勁老公,過得更苦。
她長期保持一種固有的獨特思維方式,很多事情問她的看法,答案總能拓寬我的世界觀,讓我對世界的不同更加包容。比如她看了張信哲在里面演一個變性人黑社會老大的“爛片中的奇葩”《明明》時很振奮,說是特別有意思的片子。而看顧長衛(wèi)的《立春》時,惟一的結(jié)論就是:王彩玲太難相處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以后遇到這樣的人千萬要遠離。
某天終于看到她難得文藝一把的簽名:“就算生活給我無盡的苦痛折磨,我還是覺得幸福更多……”我覺得這句話對于于她,貼切得都可以用作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