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流行歌曲唱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要說這“過年”啊,可是中華民族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最傳統(tǒng)盛大的節(jié)日了。平時,多數(shù)家庭的子女們都在外辛苦掙錢工作,不能常回家看看,一家人聚少離多??傻鹊揭^年時,無論再忙、再遠,也要回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稍捳f回來,回家過年,最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要花錢,于是,人們在紅紅火火過大年時,都得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被春“劫”了一把。當然,剛剛工作掙錢的我,也未能免此一“劫”了。
第一劫:高價買票
因為奶奶年歲已高,身體欠佳,剛剛工作半年的我,打算隨父母一同回老家過年,看望親人。綜合權(quán)衡,考慮到便利方面,坐火車回老家還是我們的不二選擇。
年前的北京城,最熱鬧的地方,就要數(shù)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飛機場了。學(xué)生放寒假回家、外來務(wù)工人員返鄉(xiāng),經(jīng)商的、打工的、探親的、訪友的??各個大包小包,回家心切,春運人流迎來一個又一個高峰。據(jù)新聞報道說,單單一個北京西站,春運高峰時期,每天的客流量就能達到一百多萬。上百萬的客流量,要在幾天之內(nèi)疏散到全國各地,北京——祖國的心臟這些日子又犯心梗了,也可想而知,通往家鄉(xiāng)的車票是多么難求!
按規(guī)定,火車票預(yù)售時間為10天,為了買到心儀時間和車次的火車票,火車站售票窗口凌晨就擠滿了購票的人們。售票大廳長隊蜿蜒,隊伍中的人們雖疲憊不堪,但眼中也流露著無盡的期盼。親自去排隊購票的人都應(yīng)該知道,并不是早起的鳥兒就有蟲吃:春運高峰時期的車票供求關(guān)系異常緊張。所以辛苦排隊,不一定能買到心儀的車票。
我一個姑娘,自然懶得去火車站排大隊買票。由于我們的目的地是全國交通樞紐,所以購買車票是難上加難,更別說是三張票了。我一邊上班,一邊琢磨著怎么從其他渠道買票。我先打了車票預(yù)訂電話,總是話務(wù)繁忙。他繁忙,我也煩了,在官網(wǎng)上預(yù)訂,發(fā)現(xiàn)時間和鋪位都不合適。真叫人為難,后來我靈機一動,想起之前聽說的“趕集網(wǎng)”挺靠譜,打開頁面,很快就看到了關(guān)于我要購買車次的相關(guān)轉(zhuǎn)讓信息。由于此網(wǎng)站屬于二手貨交易,買賣流通快,供求明確,所以質(zhì)量具備一定保障。找好了轉(zhuǎn)讓票就趕緊給賣家打電話商議價錢、訂交易地點。我一問,對方說每張票要比票面價格多付一百元,因為他也是從別人手里買來的,現(xiàn)在買票本來就難,所以得加錢。我一聽就火了,合著得多掏三百給他,這不是票販子嗎?但冷靜下來想想,比起那些排大隊也買不到車票的人,我不能錯過眼前的“幸?!卑。瑳r且車票的車次和時間都是最理想的,還有什么比回家過年更重要的呢?于是狠狠心,成交了!多花三百塊錢買車票,保障我全家團圓過年,這一刀,我就挨了。
第二劫:置辦年貨
經(jīng)過一路“跋山涉水”,風塵仆仆,臘月二十九,我們終于從京城到了奶奶家。奶奶一路小跑出門迎接,像個高興似的孩子,笑得合不攏嘴,病也好像好了一半。童年記憶中這個熟悉的小四合院、石榴樹,還是如此依戀。突然發(fā)現(xiàn),叔叔嬸嬸、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就連剛滿一歲的小侄子也不遠萬里地回來了!今年可真是大團圓外加四世同堂啊!小小的院子,瞬間滿眼是親人,好似提前過年了般的熱鬧。
寒暄過后,是一頓可口的團圓飯,是老家獨特的味道。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好不熱鬧。老爸讓我飯后去買些年貨,不然等到年三十,超市就該關(guān)門了,說著便要給我錢。我滿不在乎地說了一句:“我都上班了賺錢了,不用您錢啦?!彪S后瀟灑走開。剛一轉(zhuǎn)身,便“痛心疾首”地看著自己的錢包,囊中羞澀??!誰讓我之前就立志,上班后不花父母的錢了呢。
帶著弟弟妹妹,高高興興上街消費。一進超市,人山人海,一副好像買東西不花錢的架勢。我們艱難穿梭,快速選購。除了給弟弟妹妹買些零食之外,我還給奶奶買了一點營養(yǎng)品,全家人的水果、零食,以及去其他親戚家串門要帶的禮盒,不一而足,光讓收銀員掃碼就忙活了十幾分鐘。掏完錢,我的錢包直接腹背相貼,瘦沒了??但是看著別人臉上購置年貨的喜悅,想到這是要孝敬家人時,便有一種掙錢了能消費的驕傲感。
第三劫:分發(fā)紅包
老家的規(guī)矩是,上了班的孩子,長輩就不再給發(fā)紅包了。所以我經(jīng)常開自己玩笑說,不應(yīng)該本科畢業(yè)就工作,應(yīng)該再讀個研,多拿幾年壓歲錢。玩笑歸玩笑,既然上班賺錢了,就得孝敬奶奶,畢竟多年沒有回來看她,老人操勞了一輩子,我這當孫女的,理當給奶奶這個“小孩子”發(fā)個大紅包。我找好時機,偷偷把奶奶叫到里屋,把紅包塞到奶奶手里,說等我以后掙得多了,再多給她點。奶奶推辭說不能收,知道我剛工作掙得不多。我突然靈機一動說,“您不是愛打麻將么?以后跟那些老太太玩兒,就說這錢是孫女兒給的,多體面??!”又好說歹說,哄了半天,奶奶終于收下了。
大年初一穿新衣去拜年,祝福長輩們新年里龍騰虎躍。今年可不像過去,拜完年還能收壓歲錢。相反,我還得給沒上班的弟弟妹妹們壓歲錢嘞。兩張百元大鈔裝一個紅包,我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分發(fā)給了弟弟妹妹。錢雖不多,但也是我這個“上班族”的一片心意了,嘴上順便說著:“來來來,姐姐給壓歲錢買文具了啊,學(xué)習進步,節(jié)節(jié)高升?!?br/> 初次見到小侄子,剛滿一歲,穿著小地主服,戴個瓜皮帽,咿咿呀呀話都說不清楚,卻會伶牙俐齒地叫我“姑姑”,把人叫得高興,抱起這個“第四代”不放手!姑姑我聽得高興,來吧,姑姑給個見面禮+滿歲錢+壓歲錢!這不,又一個大紅包出去了。
走訪遠房親戚,有小孩兒的給個紅包;多年不見的老同學(xué)結(jié)婚,給一個遲到的份子錢??這三給兩給的,錢包里剩下的錢還沒錢包值錢呢。過年嘛,這些禮節(jié)都是必不可少的,沒了這些,年味就不濃了呢,這樣想著,給出去的紅包,也多了些逝去的寬慰。
第四劫:不菲酒席
話說這過年啊,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奶奶家的習俗是,每年大年初二的中午,全家都要去外面飯店吃,圍坐圓桌,有幸福團圓之意。今年又逢四世同堂,南來北往的二十多口親戚都聚齊了,團圓飯可成了重頭戲。按慣例,今年輪到我家出錢請客。老爸把訂酒席的任務(wù)交給了我,要求是“夠亮、夠靚、夠量”。我被委以重任,奔著高檔酒店去了。
一進飯店,富麗堂皇的大堂讓我潛意識里覺得,便宜不了。服務(wù)員拿出菜單給我看,“團圓飯?zhí)撞汀睅讉€大字,赫然紙上,飯店居然推出專門的套餐!真是有心啊。再一看這價錢,從699到2999的都有,針對不同檔次、不同用餐人數(shù)都有套餐,供人選擇,真是從南到北,買的沒有賣的精。服務(wù)員說,大年初二中午的包間只剩一間了,要是想訂餐的話,現(xiàn)在就得作決定。我一聽,突然覺得有錢人真不少,再貴的飯,都有人吃,要不飯店生意如此紅火呢。經(jīng)過詢問,適合二十位客人用餐的價位是999元以上的套餐,包括涼菜、素菜、葷菜、特色菜、主食、湯點、飲料等,安排得是妥妥帖帖。這一大桌菜,不但量足,看著也上檔次,雖然貴了點,但也算得上是色、香、味俱全了。于是把心狠了又狠,訂了適中價位的套餐。之前錢包已扁,現(xiàn)金全無,只好逼我拿出殺手锏——信用卡,說道“刷卡”!
等到初二那天,臨近晌午,全家二十口人浩浩蕩蕩走進酒店用餐,看著滿桌的飯菜,家人臉上的笑容,頓時覺得這一千多塊錢,哪比得上家人的其樂融融。好在飯后酒店附贈了果盤等小食,讓我“受傷”的心靈得到一絲慰藉。
過完初五,我隨父母回京。臨走時,有太多的不舍。春節(jié)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時的美滿和睦。血濃于水的親情,是那么多人再苦再忙、貧窮富有也要回家過年的根基,這就是中國人的根,中國人的佳節(jié)。雖然回趟老家過年,買高價票、置辦年貨、發(fā)紅包、訂酒席花了不少錢,但這錢,花的值得。如果成本能更低些,那就徹底完美了。
編輯/韓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