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欽品大紅袍是第五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博覽會的唯一指定大紅袍。因被選為指定用茶,欽品茶業(yè)第一次布展參加茶博會,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茶博會后,欽品茶業(yè)總經理余澤欽著實體會了一把“后茶博熱”,僅訂單就達上百萬,上門談代理商、經銷商事宜的客戶更是絡繹不絕。
為什么一次展會就讓這么多人對欽品茶業(yè)感興趣呢,一個原來較少做推廣的茶葉品牌為什么在一夕之間爆紅呢?這一切還得從余澤欽推廣有機肥,種植有機茶說起。
有機茶的先行者
在武夷山當?shù)?,提起余澤欽,茶農們都會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贊:這個70后小伙子會干事,是武夷山最早種植和推廣有機茶的人,是用心爭做有機茶的典范,是將茶真正作為事業(yè)來經營。
1999年,余澤欽還在武夷山從事旅游業(yè),在一次接待游客時,結緣了一位來自廈門大學的教授。通過交流,讓他對農業(yè)種植深受啟發(fā),隨后余澤欽辭掉工作參加相關培訓。經過理論結合實踐的培訓,讓余澤欽徹底明白了生物技術是農業(yè)發(fā)展首要的重點工程。從此,有機種植的理念在他的心田里萌芽。
2000年,香港世紀陽光科技控股集團生產的“綠滴”牌生物有機肥進軍內地市場。余澤欽適時抓住時機,成為閩北經銷商,開始推廣他的有機種植。余澤欽全身心投入到各個茶鄉(xiāng)、茶廠、茶農之間,不厭其煩的對茶農進行宣傳與推廣,并多次邀請專家組到武夷山為廣大茶農開辦各種培訓班,推廣有機種植理念。
但是一開始,茶農們對“有機肥”的概念非常模糊,對余澤欽所說的生態(tài)、綠色、健康種植也不熱衷。一直到非典過后,國家加強了對食品安全的監(jiān)控、檢測和監(jiān)督,不少茶農都經歷了茶業(yè)的低谷期,他的有機種植理念開始被理解和接受。
此前,為了說服茶農們,余澤欽甚至想到了由公司建設一片茶山,以事實來說服茶農。2001年,世紀陽光(武夷山)生態(tài)茶園有限公司在武夷山建立了自己的56畝生態(tài)茶園。2004年,“綠滴”牌生物有機肥獲得歐盟(BCS)及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fā)展中心(OTRDC)雙認證的第一品牌,并成功在香港上市。
經多年艱辛的實踐證明,有機肥不僅能改良土壤還可以提高茶葉品質。在余澤欽的精心管理下,2003年世紀陽光(武夷山)生態(tài)茶園有限公司出品的 “仙盅”牌有機肉桂與武夷山市茶科所選送的肉桂同時榮獲中國茶葉學會舉辦的廈門茶博會最高獎項“四星級茶王”的殊榮,在武夷山茶界中轟動不小,從此有機茶的理念開始逐步深入武夷茶農。
呼吁有機種植
大賽奪魁后,余澤欽的信心倍增,更堅定了自己的腳步。200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茶企,2007年注冊了自己的品牌——“欽品”,2007年以來,先后在多次的茶事比賽中摘得各種獎項幾十個,屢獲茶王稱號。
對于這些成功,余澤欽認為這和欽品多年來對有機種植的堅持分不開。欽品茶園選擇在無塵土污染、無汽車尾氣、空氣清鮮、霧水充沛、土壤成分經PH質檢測后適合種植茶葉的地塊,用有機肥進行開溝施肥,并嚴格從茶園到茶杯實現(xiàn)全程自我監(jiān)控的封閉式管理,讓茶葉從茶園香到茶杯。
從2004年開始,余澤欽與世紀陽光集團農業(yè)組的專家跑遍了武夷山上百個村,對當?shù)?00多個適宜種茶的山地,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土壤數(shù)據(jù)調查。根據(jù)調查所獲得的2000多個數(shù)據(jù),世紀陽光公司成功研制出了“武夷茶專用有機肥”。
有機茶新模式
“如今,武夷星,正山堂等一些品牌茶企,也開始了有機茶的種植工作,武夷山有機茶發(fā)展態(tài)勢,正如星星之火,已逐漸成燎原之勢”,余澤欽頗感欣慰地透露,他將和有關農業(yè)專家,按照國家標準,因地制宜,制定“有機茶管理”標準,助推當?shù)赜袡C農業(yè)的發(fā)展。
余澤欽也表示,武夷山這么好的環(huán)境,茶葉更應該施用有機肥,它能凈化水土,產出好茶葉,造福武夷山。在他的帶動下,武夷山茶農種植有機茶意識明顯提高,截至目前,武夷山已有50%以上茶農朝著有機茶方向發(fā)展,已獲認證的有機生態(tài)茶園達萬畝以上。
談到今后的發(fā)展時,余澤欽非常堅定地說:“要讓欽品茶業(yè)成為有機茶葉的典范和榜樣,同時希望有更多茶企加入到有機種植的行業(yè)中,產出更多綠色健康的好茶。”(編輯/陳明 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