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沛縣歌風小學,江蘇 沛縣 221600)
當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中的一個熱點問題,而且它為語文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策略和工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充滿著無限地生機與活力。更重要的是,它感染力強,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語文課堂會更加充盈、流光溢彩。它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暢快地徜徉于語文知識的海洋中。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思維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勢必要求教師掌握和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轉變教育觀念,幫助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學習中解脫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動腦、動手,促進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促使教師和學生平等合作和交流。下面就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中的運用談談我的一點膚淺看法。
學生學習起語文來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再者就是受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性,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在運用現代的教學中,信息的呈現是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北風和小魚》時,我不僅利用插圖,而且播放了北風呼呼吹時的聲音視頻,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很快就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語文教學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接受,如果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很難向學生表示清楚。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以使教學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從而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比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江南》這首古詩時,我利用多媒體搜集了介紹江南水鄉(xiāng)的視頻,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我動情朗誦全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講解古詩時,我演示了搜集的課件,學生的眼神里流動著奇光異彩,古詩的意思不僅完全理解了,而且還能用不同的詞語介紹畫面。感情得到了升華,從而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識字教學,在低年級教學中算是重中之重。對于剛入學不久的孩子們來說,一下要記住那么多字,顯然有一定的困難。這也是我們低年級教師最為苦惱和困惑的事情。我們在一起時就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牢騷:"怎么回事,這個字講了那么多遍,還是記不住","這個學生怎么了,每次錯都錯這個字,而且還都錯的一樣,怎么就改不過來呢?"等等。每當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不妨換個方式去想,如果學生們,在第一印象時,就牢牢地記住這個字,我想,出現這樣情況的時候就很少。他們學習起來也會很輕松。多媒體在這里有發(fā)揮了它的優(yōu)勢。它可以讓我們的識字教學變得輕松愉快些。
比如我在教學"鳥"字時筆順較多,學生記憶起來比較困難。由于它是一個象形字,所以在教學時,我采用課件演示該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對"鳥"字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在教學結構類型的字時,適當運用課件,也可以讓學生對漢字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如“樹”字教學時,我們已經學過了“村”字,所以我先做了一個字謎“村子里面住了一個'又'”讓學生猜,然后演示此過程,這樣,學生就把這個字牢牢地記在心里了。漢字的學習配上多媒體的演示,不光教師省了好多事,學生學起來也輕松自如多了。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勢必要求教師更新教學手段,轉變教育觀念,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來,真正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
教師從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轉變?yōu)楝F代教育觀念,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起到關鍵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占主體地位,而教師只是主導者、參與者?,F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耳目一新的教學環(huán)境,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機會,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夠得到更好的構建和鞏固。因此,我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學生開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操作水平,積極參加各項培訓活動,不斷地充電,不斷地完善自我。只有熟練地進行現代教育技術操作,才能輕松地駕馭課堂,使現代教育技術更好地為自己的課堂教學服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了充分的拓展,也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語文架設了橋梁。但是,它的使用并不能夠代替基本的語文教學活動,不能夠片面地去追求課件的檔次,擺設些花架子。教師應以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為依據,在教學中最需要的地方適量地、適度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應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1]汪自云.計算機與現代教育技術[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2]何克抗.計算機輔助教育[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