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籬笆聽雨
我相信你
□ 籬笆聽雨
幾年前的一天清晨,她正在車站等車上班。不遠處,一個十三、四歲穿著襤褸的女孩,拿著一個破缸子,正向等車的人挨個乞討著。有的人不耐煩揮著手說“去去去”,有的人干脆轉頭走開,不看女孩一眼。
女孩順著站臺往她這邊走來。女孩走到她跟前,低眉順眼地向她乞討:“阿姨給幾個吃飯錢吧?我爸爸半年前病故了,我和眼有殘疾的母親相依為命,父親生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一大筆債。所以我每天早起,上街乞討1小時,然后再趕去上學,我想用乞討的錢早日幫媽媽還清債務。”
她遲疑地看著女孩,女孩又楚楚可憐地表白:“阿姨,你一定要相信我,我說的全是真話?!彼πΓf給女孩50元錢,對她說:“阿姨當然相信你,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快回去上學吧。記住,一定要好好學習,有一個好的前途,才能讓你媽媽真正快樂。”
女孩用怔怔的眼神看她,猶豫的接過錢,忽然哭了起來。女孩一邊重復的說著“謝謝”,一邊執(zhí)意要去她的地址。說等以后有錢了,一定加倍奉還。
這件事過去以后,她便慢慢把它淡忘了。幾年后的一個星期天,她正在家里忙著打掃衛(wèi)生,門鈴忽然響起來。打開門,一位面容清麗的女孩出現(xiàn)在眼前,女孩微笑的問她:“阿姨,您還記得我嗎?”
她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女孩是誰來,她笑著搖頭。女孩說:“您還記得四年前在車站乞討的那個女孩嗎?”
她終于想起當年那個瘦弱可憐的小女孩:“你就是那個女孩?”
女孩點點頭,眼里閃出淚花,向她深深鞠了一躬說:“謝謝阿姨!今天我來,就是特意來謝謝阿姨您的。您知道嗎?您當年對我的信任和鼓勵,有多重要啊?!?/p>
女孩告訴她,父親早在她5歲時就去世了,母親并不殘疾,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只是自己不愛學習 ,又不愛聽媽媽的嘮叨,有天被媽媽訓斥后,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離開家后,就過起了流浪乞討的生活。那時女孩感覺這樣的日子挺不錯,有錢花,不用上學,更聽不到媽媽的嘮叨了。女孩甚至有浪跡天涯,在城市做乞丐的想法。
女孩說,乞討了一個月,別人都是拿鄙夷的眼光漠視她,或者冷漠的丟下一枚硬幣匆匆而去,自己也已經習慣、麻木。但是,自從遇到了她,她的友善和信任,令女孩很幸福,很溫暖。女孩忽然就覺得不該向她撒謊,更不該不告而辭,令媽媽著急失望。 那天,女孩反復回想著她的話,回想著一個月來的乞討境遇,終于決定買了回鄉(xiāng)的車票。
女孩接著說:“您讓我明白,一個誠實有用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我沒有理由褻瀆您對我的信任?!?/p>
回到學校,女孩立志要好好學習。四年后,通過努力,女孩以優(yōu)異的成績捧回了徐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女孩哭了,決定一定要把這個喜訊告訴她。
女孩從包里拿出一張大紅的錄取通知書,雙手遞給她,然后恭恭敬敬的向她鞠了一躬。
她眼眶有些潤濕。她沒想到,一個微不足道的善舉和信任,從此會改變了一個女孩的一生 。
□ 編輯 王季璐 □ 美編 王朝輝
征稿啟事
“悅讀”為本刊常年開設的副刊類欄目,倡導“輕松的語言,愉快地閱讀”。本欄目力圖用筆者眼光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在縱深思考我們自身命運的同時,以真情的筆觸,真誠地描繪當今斑斕多彩的社會生活,張揚時代的人文關懷。本欄目作品文體可以為小小說、小品文、故事、生活隨筆、札記等。
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本欄目特面向廣大作者公開征稿。具體要求如下:
1.話題較“新”,能給讀者講述新故事,分享新體驗,開拓新視野,要求在文章的選材、語言、結構、寫法等方面下工夫,寫出新意。
2.主題積極健康,視野開闊,內容豐滿,文風樸實,語言精練,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謝絕任何脫離現(xiàn)實、遠離生活、沒有生命力的華麗文字;謝絕無病呻吟、與大眾生活隔膜的游戲文字。
4.每篇稿件1000字左右為宜。謝絕一稿多投。
5.投稿時務必注明真實姓名、電話、身份證號、詳細通訊地址、郵箱等。稿件一經刊登,我們將及時郵寄稿費及樣刊。
投稿郵箱:jingxinhappy2006@163.com
郵寄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9號樓104室《民生周刊》“悅讀”欄目(收)
郵 編:100733
電 話:010—6536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