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國軍
“嚴”——嚴格要求學生,使其養(yǎng)成愛惜體育場地器材的良好習慣。在課堂中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哪些器材不能坐,哪些器材不能在地上磨擦,哪些器材不能用利器刺,哪些器材不能在表面劃,哪些器材不能過度用力地拉、折、拌、擊和打等常識;及時借還器材,確保借出器材不流失、損壞;對違犯規(guī)定的學生或班級輕則批評教育,重則賠換器材。例如:上球類課時不準學生坐在籃球、足球、排球上,不準用利器刺球的表面、不準把球往菱角鋒利的物件投拋,以防球面受損。同時,嚴厲禁止車輛、腐蝕性材料等對場地器材有損壞的物質(zhì)帶入場地,以免損壞場地器材。只有按章辦事,對事不對人地進行管理,使學生養(yǎng)成愛惜體育場地器材的習慣,才能提高體育器材的完好率,才能促進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細”——細致管理,檢查到位,及時修善,確保場地器材完好無損。嚴格實行器材借出使用登記制和場地使用記錄制。對每個學生、教師、班級、年級等學校內(nèi)的個人或單位借用場地器材情況進行細致的記載,認真做好場地器材的借出種類、借出數(shù)量、歸還時間、損壞情況的登記工作;體育教師或管理人員要不定時的對場地使用情況進行細致的檢查,發(fā)現(xiàn)損壞情況及時報告主管部門。對損壞程度輕的場地器材及時進行修善,以免加重損壞程度。按照 “誰使用誰負責、誰損壞誰賠償”原則,切實管理好體育場地器材,提高體育器材的完好率。
“活”——按照四級“活動”體系開展體育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場地器材的利用率。四級活動體系,即每天有班級體育活動、每周有年級體育活動、每月有學校體育活動、每期有校際體育活動。加強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實施 “五落實”原則,即落實活動時間、落實活動場地器材、落實活動人員或單位、落實活動項目、落實管理人員。按照 “五落實”原則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有效減少場地器材的損壞,確保場地器材的完好無損,提高場地器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場地器材的功能,促進體育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