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萌,張成鴻,鮑旭,蔣妮,何艷,田舸,田燕#(.大連醫(yī)科大學藥學院,遼寧大連6044;.大連醫(yī)科大學形態(tài)學實驗室,遼寧大連 6044;.大連兒童醫(yī)院藥劑科,遼寧大連 600)
經(jīng)皮無水乙醇注射療法(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是一種應(yīng)用廣泛、療效肯定的瘤內(nèi)注射療法,尤其對于腫瘤直徑≤3 cm的肝癌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乙醇會從針孔外漏到肝包膜外而引起劇烈疼痛,或經(jīng)小血管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引起不良反應(yīng),對肝組織的毒性較大,不適于肝功能差的患者。據(jù)文獻[1]報道,若將藥物制備成溫度敏感型原位凝膠(以下簡稱溫敏凝膠)并采用瘤內(nèi)注射的給藥方式,既可以避開首關(guān)效應(yīng)以及在消化道和胃腸道中的降解,減輕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又克服了瘤內(nèi)注射液體制劑易擴散的缺點,達到靶向給藥和延緩藥物釋放的目的。因此,筆者選擇藥用輔料泊洛沙姆為基質(zhì)制備瘤內(nèi)注射用姜黃素溫敏凝膠,在彌補PEIT不足的前提下,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溫敏凝膠在貯藏條件(4℃)下是自由流動的液體,進入體內(nèi)后可在注射部位發(fā)生相轉(zhuǎn)變形成半固體狀態(tài)凝膠,能達到局部給藥或延緩藥物釋放的目的[2]。其中,用泊洛沙姆407(P407)制備的凝膠表面光滑柔軟,在注射部位沒有明顯的異物感、無毒無刺激、生物相容性好[3],是常用的制備溫敏凝膠的輔料。姜黃素(Curcumin)是中藥姜黃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腫瘤、抗炎、抗氧化、抗菌、保肝等多種藥理活性[4],是一種高效低毒的天然抗癌藥物,對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轉(zhuǎn)移細胞株有很強的抑制作用[5]。有關(guān)姜黃素制劑的報道較少,其主要原因是姜黃素水溶性差、不穩(wěn)定且易降解[6],故體內(nèi)吸收差。筆者選擇P407、P188為基質(zhì),聚乙二醇400(PEG400)、1,2-丙二醇、磷酸鹽緩沖液為溶劑,通過正交試驗篩選姜黃素溫敏凝膠的最佳處方,通過穩(wěn)定性試驗確定其最適宜pH值,從而提高姜黃素的穩(wěn)定性,為制備姜黃素制劑提供試驗依據(jù),使其具有更好的開發(fā)和應(yīng)用前景。
1100型高效液相色譜(HPLC)儀(美國安捷倫公司);Krom Asil C18柱(大連江申分離科學技術(shù)公司);NDJ-7旋轉(zhuǎn)式黏度計、FA1104萬分之一電子天平(0.1 mg),均購于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501超級恒溫器(上海市實驗儀器廠);79-1磁力加熱攪拌器(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PB-20標準型pH計(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
姜黃素原料藥(陜西森弗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純度:95%,批號:20101213);姜黃素標準品(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純度:98%,批號:20110302);P407(批號:119 K0073)、P188(批號:129 K0055),均購于美國Sigma公司;PEG400(分析純,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批號:20080701);1,2-丙二醇(分析純,天津市化學試劑一廠,批號:990428);乙腈(色譜純,美國Tedia公司,批號:1009262);冰醋酸(色譜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090706);姜黃素溫敏凝膠(大連醫(yī)科大學藥劑學教研室自制,批號:20110301、20110302、20110303,規(guī)格:2 mg·mL-1)。
色譜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黏合劑的Krom AsilC18柱(150mm×4.6mm,5μm);流動相:乙腈-2%冰醋酸(58∶42);檢測波長:430 nm;流速:1 mL·min-1;柱溫:室溫;進樣量:20 μL。理論板數(shù)按姜黃素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4000。精密量取姜黃素標準品5 mg和姜黃素溫敏凝膠適量(含姜黃素約5 mg),分別置50 mL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按上述色譜條件分別進樣。結(jié)果,姜黃素保留時間在7.7 min左右,分離度符合要求。色譜見圖1。
2.2.1 姜黃素溫敏凝膠的制備[8,9]分別稱取處方量P407、P188,加入60 mL磷酸鹽緩沖液溶解,在4℃冰箱中放置至溶液澄明,為A液。精密稱定處方量姜黃素,溶于處方量PEG400和1,2-丙二醇中,超聲至完全溶解,為B液。將B液完全轉(zhuǎn)移至A液中,所得溶液為C液,在C液中加入磷酸鹽緩沖液至100 mL,在4℃放置至C液完全澄清,調(diào)節(jié)至所需pH值,即得(規(guī)格:2 mg·mL-1)。
2.2.2 膠凝溫度的測定[10]采用攪拌子法,在西林瓶中裝入溫敏凝膠溶液10mL和攪拌子,插入精度為0.1℃的精密溫度計,溫度計的水銀球完全浸沒在凝膠溶液中。將其放入低溫(10℃)水浴中,保持水浴持續(xù)緩慢升溫,使凝膠的溫度上升速率約為(1~2)℃·min-1。將磁力攪拌子完全停止轉(zhuǎn)動的溫度定義為膠凝溫度。
2.2.3 黏度的測定[9]取凝膠樣品溶液15 mL置樣品管中,用循環(huán)水浴使其升溫至40℃以上,再以(1~2)℃·min-1的速率緩慢冷卻至10℃,選擇合適量程的懸吊式轉(zhuǎn)子測定不同溫度下的黏度,從40℃開始,溫度每下降1℃記錄一個黏度值。
2.2.4 姜黃素的最大溶解度 精密量取不同配比的1,2-丙二醇、PEG400適量,置燒杯中,磷酸鹽緩沖液加至100 mL,在超聲溶解狀態(tài)下,用減量法逐漸加入適量姜黃素至最大飽和為度(10~15 min內(nèi)不再溶解為準),平行制備5個樣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含量,求出平均值,結(jié)果見表1。
結(jié)果表明,姜黃素在10%PEG400、14%1,2-丙二醇中的溶解度最大,即(2.447±0.121)mg·mL-1,大大提高了姜黃素的溶解度。
表1 姜黃素的最大溶解度測定結(jié)果(±s,n=5)Tab 1 Maximum dissolution rate of curcumin(±s,n=5)
表1 姜黃素的最大溶解度測定結(jié)果(±s,n=5)Tab 1 Maximum dissolution rate of curcumin(±s,n=5)
PEG400/%6810810610861,2-丙二醇/%101214141012121410最大溶解度/mg·mL-11.605±0.1052.026±0.0032.447±0.1212.197±0.1182.105±0.0081.776±0.1072.276±0.1312.197±0.0061.605±0.145
2.2.5 含藥量的測定 精密稱取姜黃素標準品5 mg,置于25 mL量瓶中,甲醇稀釋至刻度,得濃度為0.2 mg·mL-1的標準品貯備液,精密量取姜黃素標準品貯備液200、400、800、1600、3200、6400 μL,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配成濃度分別為4、8、16、32、64、128μg·mL-1的系列標準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平行測定3次,每次進樣量20 μ L。以峰面積積分值(A)為縱坐標,姜黃素檢測濃度(c)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A=113.2 c+82.177(r=0.9993)。精密量取200μL姜黃素溫敏凝膠置10 mL量瓶中,甲醇定容。混勻后按上法測定,根據(jù)回歸方程計算姜黃素溫敏凝膠中姜黃素的含量。
2.2.6 正交試驗優(yōu)選處方 通過預(yù)試驗中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選擇P407的濃度(A)、P188的濃度(B)、PEG 400的濃度(C)、1,2-丙二醇的濃度(D)為考察因素,以膠凝溫度(T)、黏度(η)和含藥量的綜合評分為評價指標(評分方法:(1)T:由于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為36~37℃,故膠凝溫度在此范圍內(nèi)者得100分,每低于36℃或高于37℃為1℃者扣5分,若轉(zhuǎn)子無停止則記為0分。(2)η:以正交試驗結(jié)果中膠凝溫度時的黏度為標準,<10 mPa·s者為100分,10~20 mPa·s者為90分,20~30 mPa·s者為80分,30~40 mPa·s者為70分。(3)含藥量:以正交試驗結(jié)果中含量最高者為滿分100分,每低于此含量0.1 mg者扣5分。(4)綜合評分:綜合評分=膠凝溫度記分×50%+黏度記分×20%+含量記分×30%)。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試驗,測定評價指標,計算每次試驗得分確定最佳配比,每個試驗重復3次。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多組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因素水平見表2;正交試驗結(jié)果見表3;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4。
由表3、表4可知,4種因素對工藝均有顯著性影響(P<0.05或P<0.01),其影響大小為A>C>D>B,即P407濃度為影響姜黃素溫敏凝膠性質(zhì)的主要因素,其次是PEG400濃度,再次為1,2-丙二醇濃度,最后是P188濃度。較好的組合為A2B2C2D2,即P407濃度為20%、P188濃度為4%、PEG400的濃度為8%、1,2-丙二醇的濃度為12%。
2.3.1 不同pH值下姜黃素溫敏凝膠的標準曲線 配制pH值分別為5.5、6.0、6.5、7.0、7.5的磷酸鹽緩沖溶液,按“2.2.6”項下最終確定的處方量制備不同pH值的姜黃素溫敏凝膠。待凝膠充分混勻溶解之后,用pH計調(diào)pH值為6.0、6.5、7.0、7.5、8.0,為不同pH值下的姜黃素的貯備液。精密量取各姜黃素貯備液0.5、1.0、2.0、4.0、8.0 mL,置于10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混勻后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以峰面積積分值(A)為縱坐標,姜黃素檢測濃度(c)為橫坐標,制備各pH值下姜黃素的標準曲線,結(jié)果見表5。
表2 因素水平Tab 2 Factors and levels
表3 正交試驗結(jié)果Tab 3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表4 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 4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表5 不同pH值姜黃素溫敏凝膠的標準曲線Tab 5 The standard curves of Curcumin thermosensitivehydrogels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結(jié)果表明,在不同pH值的姜黃素溫敏凝膠中姜黃素檢測濃度在10~160 μg·mL-1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積分值呈良好線性關(guān)系。
2.3.2 姜黃素降解速率的測定 將“2.3.1”項下制備的不同pH值下的姜黃素溫敏凝膠置于4℃冰箱中,于1、2、3、4、6、10、14、20d時分別取200μL不同pH值的姜黃素溫敏凝膠至10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混勻后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根據(jù)標準曲線方程計算姜黃素濃度(c),以c(μg·mL-1)對時間t(d)作圖,求不同pH值姜黃素溫敏凝膠的降解速率常數(shù)(k)、半衰期(t1/2),結(jié)果見表6。
表6 不同pH值姜黃素溫敏凝膠的降解方程及速率Tab 6 The degradation equations and degradation rates of Curcumin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s with different pH values
結(jié)果表明,在4℃時,姜黃素溫敏凝膠隨時間的降解符合為零級動力學過程。不同pH值的姜黃素溫敏凝膠的動力學方程、k、t1/2均不相同,隨著pH值的升高,k加大。當pH值為6.0時,t1/2=150.93 d,表明pH值為6.0時姜黃素溫敏凝膠穩(wěn)定,且穩(wěn)定性明顯優(yōu)于姜黃素溶液(t1/2=433.1h[5]),而當pH≥6時,姜黃素溫敏凝膠的降解速率加快,故將姜黃素溫敏凝膠的pH定為6.0。
綜上所述,擬定姜黃素溫敏凝膠的處方為0.2%姜黃素、20%P407、4%P188、12%1,2-丙二醇、8%PEG400、磷酸鹽緩沖液加至100 mL,調(diào)pH值為6.0。
按上述最佳處方制備3批姜黃素溫敏凝膠(批號:20110301、20110302、20110303),分別測定其T、在膠凝溫度(36.5℃)時的η以及姜黃素的含量。結(jié)果,各指標分別為(36.5± 0.41)℃(n=3)、(823± 6.23)mPa·s、(0.207±0.0021)%(即劑量為2.07 mg·mL-1),姜黃素溫敏凝膠規(guī)格為2 mg·mL-1,所測姜黃素含量在常規(guī)含量限度范圍內(nèi)(1.8~2.2 mg·mL-1),含量符合規(guī)定。
藥物輔料泊洛沙姆是由聚氧化乙烯與聚氧化丙烯組成的嵌段共聚物(PEO-PPO-PEO),由于聚氧乙烯鏈的相對親水性和聚氧丙烯鏈的相對親油性,使其具有表面活性,屬于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多數(shù)泊洛沙姆在較高濃度時可以形成水凝膠,主要是由于分子間形成氫鍵的結(jié)果[11]。以P407為例,當其濃度高于15%時,可以形成凝膠。正交試驗結(jié)果表明,隨著P407濃度的增加,膠凝溫度下降;與此相反,隨著P188濃度的增加,膠凝溫度則上升。加入溶劑1,2-丙二醇后,膠凝溫度降低,黏度升高,主要是因為1,2-丙二醇也可以與泊洛沙姆形成分子間氫鍵,形成更大的分子。加入溶劑PEG400后,膠凝溫度升高,黏度下降,PEG400的分子結(jié)構(gòu)與泊洛沙姆相似,且水溶性優(yōu)于泊洛沙姆,故使泊洛沙姆的水溶性降低,當PEG400濃度過高時則無法形成凝膠。試驗證明,P407濃度若為18%,當PEG400的濃度大于15%時,不能形成凝膠,即無膠凝溫度。本試驗根據(jù)正交試驗結(jié)果,篩選出了最佳處方,既有適宜的膠凝溫度及黏度,又提高了姜黃素的含量,同時改善了姜黃素的穩(wěn)定性,克服了其水溶性差的缺點,進而可提高姜黃素在體內(nèi)的生物利用度,使其具有更大的開發(fā)和應(yīng)用價值。
[1]陳 喆,翟笑楓,蔣 棟,等.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緩釋劑和無水乙醇的肝癌瘤內(nèi)注射療效比較[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22(7):606.
[2]金璐燕,李 娟.泊洛沙姆407在制劑中的應(yīng)用進展[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9,17(3):231.
[3]杜廣增,趙浩如.Poloxamer407溫敏性即型凝膠的制備和應(yīng)用進展[J].藥學進展,2008,3(4):163.
[4]胡 靜,李 立.姜黃素藥理作用研究現(xiàn)狀[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7,4(12):1186.
[5]張宏穎,劉春平,唐建武,等.姜黃素對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轉(zhuǎn)移細胞株(HCa-F)生物學行為的影響[J].中草藥,2005,36(11):1663.
[6]韓 剛,霍 文,李秋影,等.姜黃素的穩(wěn)定性研究[J].中成藥,2007,29(2):291.
[7]顧吉晉,鄧英杰,王 浩,等.RP-HPLC法測定大鼠血漿中姜黃素含量[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09,4(4):241.
[8]申獻玲,胡 燕,雷 露,等.美洛昔康溫敏性水凝膠的制備及質(zhì)量控制[J].中國藥房,2008,19(25):1069.
[9]高 斐,王東凱,羅 立,等.左氧氟沙星熱敏型眼用凝膠的研制及體外釋放研究[J].中國藥房,2005,16(14):1057.
[10]宋 濤,王東凱,高 紅,等.利巴韋林鼻用溫敏凝膠熱力學和流變學性質(zhì)研究[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6,37(8):540.
[11]王明坤,方曉玲.泊洛沙姆在藥劑學中的應(yīng)用[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2,33(1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