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盈,謝 風,金 玲,王 海
(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33)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SG13Sll4A/T的遺傳變異性與中國人群缺血性卒中有顯著相關(guān)性,但與心肌梗死(AMI)和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的易感性尚不明確。
1.1 實驗對象
2006年10月-2007年8月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住院的AMI患者72例,男39例,平均年齡58歲;女33例,平均年齡62歲。診斷符合WHO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同時對照組冠心病78例,男43例,平均年齡61歲,女35例,平均年齡63歲。診斷符合WHO冠心病的診斷標準,部分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證實。
1.2 方法
1.2.1 EDTA抗凝血提取白細胞進行基因檢測;另取枸櫞酸鈉抗凝血檢測血漿Fbg,并對血清進行其它相關(guān)指標檢測。
1.2.2 外周血基因組DNA提取,PCR擴增DNA引物設(shè)計:
上游:F:5′-GTGTTCAGGAAGGGAGTTTC TGT-3′;
下游:R:5′-GTCTATGGTTGCAACATTGAGATTA-3′。
1.2.3 Ase I限制性內(nèi)切酶酶切PCR一RFLP內(nèi)切酶在線軟件分析,并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1.5分析,其中兩組(心肌梗死組與對照組)Fbgβ455G/A基因頻率及等位基因頻率分布進行χ2檢驗。
2.1 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SNP分布圖
圖1中顯示從左向右第一條帶是maker帶;第二和第四條帶為正?;騎/T型;第三條帶為異常突變雜合子T/A型;第四條帶為未經(jīng)酶切的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SNP為限制性內(nèi)切酶Hse I公司為驗證是否酶切有效而固定設(shè)置的酶切位點位于分子量989處。
2.2 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患者外周血基因組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SNP分布 見表1。
2.3 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SNP分布與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的關(guān)系 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A/A、T/A基因型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均明顯高于T/T基因型,而且存在明顯正相關(guān)(P<0.005),且心肌梗死組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明顯高于冠心病組。見表2。
圖1 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SNP分布
表1 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患者外周血基因組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SNP分布[n,%]
表2 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Fbgβ455多態(tài)性分布與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的關(guān)系
2.4 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SNP分布與血漿高敏CRP濃度的關(guān)系
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中血漿高敏CRP與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SNP分布有顯著相關(guān)性(P<0.05),且心肌梗死患者血漿高敏CRP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5)。見表3。
ALOXSAP是LTs合成及5LO催化作用所必須的蛋白質(zhì),也是通過5LO通路促進AS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激活蛋白[1]。有種假說認為:各種刺激誘導(dǎo)動脈血管壁中泡沫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并使細胞內(nèi)cPLA2活性激活,經(jīng)5LO途徑生成LTs。現(xiàn)知LTs受體可由平滑肌細胞、內(nèi)皮細胞,巨噬細胞、T細胞及肥大細胞表達[2-3]。所以始動于動脈血管壁炎癥的5LO蛋白形成通路是動脈硬化形成的主要發(fā)病機制之一。LTs分別以分旁泌或自分泌方式與這些促進炎癥發(fā)展的細胞中LTs受體結(jié)合并發(fā)揮作用,例如促進白血胞參與內(nèi)皮細胞的黏附、白細胞的趨化作用、促進平滑肌增生及血栓形成等,進而促進冠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患者外周血基因組ALOX5AP基因SG13S114位點多態(tài)性分布T/T,T/A,A/A 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且SG13S114A/A頻率與心肌梗死的發(fā)生有顯著正相關(guān)。本研究中在ALOX5AP基因SG13S114A/A的AMI患者中,血漿FBg及hs-CR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ALOX5AP基因SG13S114A/A多態(tài)位點與中國人群MI有顯著相關(guān)性。這可能表明ALOX5AP基因的異常遺傳表型參與了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以及梗死后心室重構(gòu)的整個過程。
表3 心肌梗死組與冠心病組Fbgβ455多態(tài)性分布與血漿高敏CRP濃度的關(guān)系
[1]Lotzera K,F(xiàn)ullk CD,Habenicht AJR.The liP oxygenase Pathway inarterial wall Biology and atheroselerosis[J].Biochimieaet Bio Psiea Aeta,2005,1736:30.
[2]HanssonGK.I unemee hanismsin atheroselerosis[J].Arterioseler Thromb Vase Biol,2001,21:187.
[3]StoenRA,JaeobsonBS.Modulation of cell substrate adhesion by a raehidonie acid liPoxygenase regulates cells Preading and ERKI/inducible cyclo oxygenase regulate seemigrationin N3T3fibroblasts[J].Mol Biol Cell,2001,12: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