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豪
當歲月在額頭上犁下道道溝壑時,我無法準確計算出自己進出城中火車站臺的次數(shù)。每次都是匆匆而出,似一頭漏網(wǎng)的魚;匆匆而入,又翻開了新一頁。
列車的窗口拂出孤單、幻想、浪漫。
車輪轉動生活的色調,路過一個城市,我感覺到那列火車駛向自己身體的深處,我仿佛聽到靈魂之音。
在終點站的站臺上,我如一陣旋風拂過名勝古跡,我是生活中的小品演員。
不虛此行嗎?長長的站臺,忙碌的站臺,記錄城與城之間的對峙。
自南向北的列車還沒進站,又晚點了。這座城市喘氣、忐忑。
站臺上遽然轉身,太陽躲進車廂后,是想與我捉迷藏嗎?
我是一座座城市中行為藝術的粉絲,身后的距離是城與城之間的火車站臺。記憶是時光之鐘。
站臺只是時光走廊的小小驛站。
是一次次突圍嗎?
突然,我選擇背離站臺而去——
沒有召喚,唯有抵達。
帶上心愛的二胡上船,從都市碼頭起航。
要去丹麥,尋找安徒生童話的源頭。
小船在海上漂浮,風雨過后,小船迷路了。這是個沒有星星的長夜,拉起《二泉映月》《江河水》,旋律行云流水,無人翹首顧盼。
夜幕下,流淌月光,流淌音樂,流淌散文詩,靈魂猶如漂泊瓶。
水路上,化緣。
呼喚魚兒,呼應漁歌,為什么沒能遇上美人魚。
隱形的力,回旋水面轉動時光的巨輪。
流星劃過天空,也在我的胸膛擦亮一道光芒。
突然,我被亂吼的打樁機驚醒,哦!我只是南柯一夢。
灰色的天,暗示了一種時空的對峙。
都市的喧囂又在身后緊緊追蹤我。
淳樸的廊橋,神閑氣定在山間,吐納歲月悠悠的呼吸。
古樸的圓木柱,撐起褪色的記憶,恍惚依稀。山風夜雨沖刷,天目自閉。
光陰有城府。廊橋倒影思想。
橋頂?shù)拈芙怯w天,路向何方?
廊拱似歷史老人的巨眼,遠眺蹉跎歲月的煙塵。
地崎路遙,漸行漸遠,回身眺望,無法流連,行者的心情已綰住。
橋廊穿越心靈,架成人生之橋,演繹一場場必然的相遇。
重巒疊峰的召喚,開闊羈旅之人的視野,四季漸漸豐盈。
橋之木拱如時光的隧道,棟塑龍騰似游人的時間入口處。
悄悄聆聽時空撞擊的音響,指向藍圖的蒸騰。
翠綠虛掩橋身,喬木扶疏的倒影在溪水中怡然自得。月光攪拌溪水,難能滌清沉甸甸的心事。
偶爾,有只巨手翻開橋之發(fā)黃的經歷。我只聽到足音卻不見來者,一瞬間就懷有舊夢。
這橋一次又一次帶人去旅行、歷練、頓悟。
橋之戀。人之戀,欲說無言。
在地球的隙縫中勾勒先民的智慧。
極目無際。
城市揮舞粗壯的骨節(jié),剋了我一頓。
把日子壓上肩頭,挺起脊梁,驚醒城之春夢,一股股力度震顫心房。
轉悠在眾多的胡同中,我突然犯暈了,迷糊了,分辨不清東西南北了。
原汁原味的東西已不多了。
是誰輕撫慢捻酒吧中的古箏?
立體音樂攪動街舞的每一根神經,
一霎那,都市有限的空間飛霧飄雨,
濕漉了疲憊和茫然。
神閑氣定。
面對都市,要善于把握自己,要沉住氣,應對變幻莫測的世事。
祈盼一陣曠古幽遠的風,拂動太陽的幻像。
祈盼人的智慧如一只只熊熊的火炬,點燃城之長空。
佇立大廈的平臺上,是在尋覓飛翔的感覺嗎?
靜立二十三層的陽臺,長空低沉月亮近,十五月亮依然從容安樂朗照我居住的都市,朗照城市化的人,只是看不見菊香蟹黃了。
只能偷偷銜起月亮的影子。
城之夜景景觀,溢出節(jié)日燈光的五彩繽紛,荷花宛在水中央,失卻呼吸自然清新空氣的緣分,難能吐納天地之情。
月光映花,暈開一圈,花兒仰望月亮,迅速穿上月光之裳,一群長發(fā)在月輝中搖晃,令人無法感覺到冰肌粉黛之美。
圓月當空十五夜,都市的缺點暫時消失在銀光中,也變成我的思辯之光。
霓光閃徹夜,十五的圓月望成一盤素菜,弧光照得我無眠——
我摘下圓月當酒杯,城漂浮杯中,人倒在杯中,闃寂沉杯中。
我偷偷地把今夜的月光藏在懷抱中。
在蒼白的月光中,我的面山吶喊的童趣,走失水泥大道交匯處。
拖著行李箱,走進陌生的城市。
穿過十字路口。聳立的高樓,從天而降的投影,令我的皮膚和神經察覺到都市的溫度。
我不是旅行家,都市的賓館躺著會議的微笑,一轉身,她伸出橄欖枝——歡迎我?
會議在延續(xù),大廳高高的椅背上挺起幾個睡人,我也開始打哈欠。大樓前豪華的噴泉飛濺的警示之聲——我不能忙著入眠。
無法驚醒夜生活的疲憊。
我忙,為會議而忙,為生存的秩序而忙。
這是一種無奈!
別無選擇!
夕陽下,我悄立陽臺上,凝視巨大的陰影。霎那間,一道痕跡劃過自己的心扉。
明天我要離開這座城市——
帶走了什么?
在城市平面圖上,有一個小墨點,也許就是我的家。
我匆匆忙忙橫過馬路,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居住的城市,最不長記性。
擁擠的路段閃耀著壽山石專賣店,“田黃”、“煨紅”、“荔枝洞”、“大紅袍石”價位快速沖刺。
以街為生活的中心,樓宇簇簇,人影幢幢。身陷樓宇中,對四季輪動的感受很抽象,對四周的聲浪很敏感。
午夜時分,獨上大廈的頂樓平臺,失眠的雙眼凝視長空,我只覺得城之上空的月牙發(fā)出的亮白如霜,滲透全城的肌體神經。
許多生靈目不暇接。
在眾多的封閉的立體中,誰與誰要分出高低眉目?
面對城市的“空曠”,面對四周的大書櫥,我甘于孤獨,守住寂寞;面對瞬間的突悟和精神火花,我的心起伏成寬闊的湖泊,還需要向別人乞討一杯牛奶嗎?
孔子著書立說,為了傳播“齊家治國”的思想,莊子留下的文字,寄托了“無為而治”的理想,噢!這莊周成為“不治”的思想先驅;噢!這孔仲尼成為“要治”的思想先驅。
一瞬間,我擁有欲望。
紅塵滾滾,風雨連綿,世事冷暖炎涼,寫作人猶如青花瓷器,容易受損傷,但更有勇氣沖過許許多多有形、無形的柵欄……
執(zhí)著則不失操守。
梁啟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和王國維的《人間詞語》是為做學問而寫的。我輕撫這些巨著,常有熱血沸騰心扉的激蕩之感。
是誰在繼續(xù)拓展精神的空間?
我寫故我在,身體只是靈魂旅居的房子,肉體會腐爛,精神卻永在。
一行行文字游出疆界,一束束“燭光”照亮有限的空間——人一多思考,神就大聲笑。
翹首城之精神高地……
傾聽。行走。
穿越城之污染帶……
有幾多人把靈魂典當給都市的生活?
躲進水泥壘起的書房,如跳入深潭。
我坐在桌前,只感到窗外有眾多手臂在揮動,巨樹般的手在召喚自己獨守的房子。我?guī)h然不動,擁有天生的著魔——
在太陽的散射光中,我心平氣靜地與書本交談,從低調到高調,吞吐量驚人,許多元素紛呈萬象,一縷又一縷的喜悅照亮自己的臉龐,許多思絮枕在哲人的臂上,抖擻精神,順利地通過沒有駝鈴聲的沙漠。
推窗,吸氣;喧囂擠進來了,嗆了我的腦門。
急忙端起案頭的茶杯,喝下的卻是柳永的情緒,蘇東坡的月色,李清照的尋尋覓覓的節(jié)奏,滔滔的言說四處流溢。巨石在水滴中洞穿,唯有文字筑成的偉岸,頑強地抗拒時間的銹蝕,在人世間的辭海中自如地游刃,覺醒的神性重放光芒。
關窗,是誰給了一種逃離感?
一本本殘缺的線裝書,似陶罐的一圈圈紋路,在不倦的眼神中蕩起遠古的泉水,雖然甲骨文,漾著隱晦的光,哲人的手一觸,失去的言語又歸來了。在一冊冊的新書、舊書中,留下嶄新的指紋,產生了盈盈的喜色。
雪白的桌燈折射商品經濟的潮汐,我卻看到某些精神的拯救者沉淪成精神的逃亡者,而我卻把都市縮成書簽。
有一杯茶散著余溫……
先人的寵愛,催促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的快感,載我落在黃土地之上。
我開始喜歡與茶默坐,只感覺到許多人,對茶認識了很久,卻并不深刻。
潔白墻壁中的燈下,端起那杯茶,又猛然放下,是誰把我引向高坡,又看見采茶女裊裊的青春。
隔著余溫,五百壟茶園又碧綠了。我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用剛燒開的清水,圓了先人的夢。
隔著巴掌我看見一片青嫩的茶葉,幻成心靈中無敵的殺手,完成一次情感的謀殺,真擔心自己總有一天,被那撮殘渣,打倒在茶杯邊。
花不開,葉卻落,許多茶事無影無蹤了。在那香味最濃的時刻,許許多多的感覺沸騰在五指間,茶道靜坐在具象中。
有朝一日,我會變成一片茶葉,去云游。臨別時,偷偷回首,再回首,采茶民謠依舊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