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云飛
(長江大學期刊社,湖北 荊州 434023)
再議科技論文的編輯與加工
——以《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為例
洪云飛
(長江大學期刊社,湖北 荊州 434023)
青年編輯或編輯新手在科技論文的編輯加工中總存在一些問題,如摘要編輯格式不正確、摘要內容與文章內容不一致、文章層次不清、文字敘述與圖表描述不符、公式的注解與公式的錯誤表達等等。以《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方面的科技論文為例,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科技論文的編輯與加工進行了深入探討。
科技論文;編輯;加工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開辟有《數(shù)理科學與應用》、《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石油工業(yè)技術》、《計算機科學與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與材料工程》、《土木與建筑工程》、《體育科學》、《自然科學教育》等欄目。筆者在實際的編輯工作中,基本上以上各個欄目的文章都有接觸,也都參與過其中的編輯加工。但在互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部分青年編輯或編輯新手在科技論文的編輯加工中總存在一些問題,如摘要編輯格式不正確、摘要內容與文章內容不一致、文章層次不清、文字敘述與圖表描述不符、公式的注解與公式的錯誤表達等等。究其原因,是這些編輯還沒有真正掌握科技論文的寫作竅門,換一種說法,就是在科技論文的編輯和加工中沒有“用心”,沒有深入到論文中去。為此,筆者以《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方面的科技論文為例,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科技論文的編輯與加工進行探討。
對1篇可以發(fā)表的科技論文,不要拿著就去編輯,而是首先要多看幾遍。這幾遍中的第1遍就是看文章的主要部件。主要部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標題、摘要、關鍵詞、作者簡介、參考文獻以及英文摘要等等??次恼碌闹饕考饕强次恼碌母鱾€部件是否齊全,部件格式是否標準等。
2.1看文章摘要是否與文章主體層次一致
現(xiàn)在在數(shù)據(jù)庫檢索文章,很多數(shù)據(jù)庫都可以免費提供文章的摘要,而要閱讀全文很多數(shù)據(jù)庫都是要收費的。因此,大多數(shù)人判斷1篇文章是否對自己有參考價值都是依據(jù)文章的摘要部分。所以文章摘要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相當于1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筆者認為,文章的摘要就是要反映文章的大體研究內容,應該包括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內容以及所得到的結果??次恼抡欠衽c文章主體層次一致的目的主要是通過文章的主體層次了解文章的主要研究內容,從而了解文章的摘要是否與文章的主要內容一致,是否能反映文章的研究內容。不一致的可以幫助作者修改或者提出修改意見讓作者修改。
2.2看文章的標題層次是否清晰
1)一級標題 1篇科技論文的大體層次也就是3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看文章的一級標題是否清晰,主要就是看是否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3個部分。
2)二級及以下標題 二級及以下標題是否清晰,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對應上一級標題。必要時編輯過程中編輯還可以根據(jù)文章的具體表達意思提煉小標題,使文章更有層次感,讓作者和讀者覺得更有可讀性。有層次、有小標題的文章肯定比一段或幾段直接敘述到底的文章更讓人賞心悅目!
3.1公式的注解
文章中出現(xiàn)的公式及公式中的變量,一般是要求其在第一次出現(xiàn)的時候給出其含義的解釋,有的有時候還要補充單位。所以公式出現(xiàn)的時候,一定要“用心”依次去看公式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變量,看其是否都有對應的解釋。編輯的目的和作者的想法有時候是有些出入的,有時候作者覺得可能這些都是想問題或者本行業(yè)的人都熟悉,但是編輯的目的是讓大多數(shù)的讀者能夠很輕松讀懂這篇文章,所以編輯一定要堅持編輯原則,讓作者補充完整。
3.2公式正誤的細心挖掘
很多編輯看見公式怕,所以在編輯過程中就會以為相信原稿,特別是專家學者的稿件,根本就不會去懷疑公式的正確性,往往會造就一些錯誤。筆者認為,編輯要有懷疑眼光,對于公式的正確性可以如下處理:
1)對公式進行推導 對于利用簡單數(shù)學方法得到的公式,編輯可以順著作者的思路把公式重新推導一遍,從而判斷其正確性。筆者在剛參加編輯工作時曾遇到一篇研究生寫的署名導師第一作者的文章(這個文章當時還是有導師的親筆簽名),該文章主要是通過理論推導得到一個公式,然后由這個公式進行分析從而得到一些結果。結果文章在主編終審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公式出現(xiàn)了問題,主編順著作者思路推導的時候發(fā)現(xiàn)作者所得到的公式掉了一部分式子,這樣就造成無法得到后面的分析結果。在確定這一結果后,筆者馬上聯(lián)系第一作者,經過反復推導作者也承認確實存在錯誤,后來就主動撤稿了。所以,筆者認為不管是誰的文章,都要對公式進行認真推導。
2)通過公式左右兩邊單位推敲 筆者以某一篇論文中的幾個公式為例進行說明。
例1[1]1個區(qū)塊各計算單元的累加體積儲量由下式計算得到:
(1)
式中,N為1個區(qū)塊各計算單元的累加體積儲量,104m3;n為1個區(qū)塊中的計算單元數(shù);Ai為1個區(qū)塊中第i個計算單元的含油面積,km2;hi為各計算單元有效厚度,m;Φi為各計算單元有效孔隙度,%;Soi為各計算單元原始含油飽和度,%;Boi為各計算單元原油體積系數(shù)。
1個區(qū)塊各計算單元的累加質量儲量由下式計算得到:
(2)
式中,Nz為1個區(qū)塊各計算單元的累加質量儲量,104t;ρoi為各計算單元地面原油密度,g/cm3。
說明通過式(1)兩邊單位的核算,筆者發(fā)現(xiàn)Boi的單位應該為m-3(實際上應該無量綱),帶入到式(2)中計算,式(2)右邊單位為g/cm3,而左邊Nz為1個區(qū)塊各計算單元的累加質量儲量,單位為104t。因此式(1)和式(2)中肯定有一個是錯誤的。后經作者核實,公式存在問題,正確的應該為:
3.3圖表的處理
在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各個欄目中,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石油工業(yè)技術這2個欄目論文的圖表是最多的,編輯中出現(xiàn)最多的問題就是圖中橫縱坐標的含義及單位、表中一些簡寫變量的含義及單位沒有交代和文字敘述與圖(表)描述不相符。
1)圖中橫縱坐標的含義和單位及表中一些簡寫變量的含義和單位 筆者認為,看到一個圖或者表時,首先就應該看其橫縱坐標的含義和單位或表中一些簡寫變量的含義和單位是否標注和是否標注齊全。
2)文中文字敘述與圖(表)描述不相符 這里以1篇論文中的圖為例進行說明。
例2[2]水流速敏性。在水流速敏感性的試驗中,通常將臨界流速值選在滲透率出現(xiàn)明顯拐點前的一個流速值,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豐502井儲層的速敏指數(shù)為0.50,臨界流速0.75ml/min,表現(xiàn)為中等偏強速敏。
例3[2]水敏性。儲層敏感性評價標準中,采用水敏指數(shù)評價巖樣的水敏性,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豐502井儲層巖樣水敏損害指數(shù)為0.002,表明該儲層為無水敏。
圖1 水流速敏性試驗曲線圖 圖2 水敏感性試驗曲線圖
說明這里圖1的橫縱坐標分別是流量和滲透率,但作者卻說“由圖1可知,豐502井儲層的速敏指數(shù)為0.50”,這個由圖怎么也看不出速敏指數(shù)?同樣,圖2的橫縱坐標分別是礦化度和滲透率,但作者卻交代“由圖2可知,豐502井儲層巖樣水敏損害指數(shù)為0.002”,這個也看不出來。后經與作者聯(lián)系,作者也承認確實存在問題,于是將文字敘述分別改為:
在水流速敏感性的實驗中,通常將臨界流速值選在滲透率出現(xiàn)明顯拐點前的一個流速值,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3#巖心采用地層水驅替,當流量逐漸增大至1.0ml/min時,速敏引起的巖心滲透率損害率為15.2%;當流量達到6.0ml/min時,速敏引起的巖心滲透率損害率為50.0%。表明豐502井儲層的速敏指數(shù)為0.50,臨界流速0.75ml/min,表現(xiàn)為中等偏強速敏。
儲層敏感性評價標準中,采用水敏指數(shù)評價巖樣的水敏性,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結果表明,2#巖心采用礦化度為21254.73mg/L的地層水驅替并逐漸降低驅替用水的礦化度,直至用蒸餾水驅替時,巖心滲透率損害值小于0.2%。表明水敏損害指數(shù)為0.002,豐502井儲層為無水敏。
青年編輯和編輯新手在科技論文編輯加工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經驗的不斷積累逐漸解決。筆者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用心”:編輯加工的時候切記不要只浮在表面,要“用心”深層次去挖掘,要沉心于論文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發(fā)現(xiàn)文章中的問題,才能在與作者的交流中有底氣。
[1]張豆娟,陳存元,耿斌,等.改進的儲量參數(shù)碾平算法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2012,9(7):61-64.
[2]尹生清.蘇北油田豐502井區(qū)儲層敏感性試驗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2012,9(9):46-48.
[編輯] 李啟棟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12.063
G232.2
A
1673-1409(2012)12-N1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