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玉 賴汝標 涂建強 江權鋒 鐘飛雁
重癥患者在創(chuàng)傷應激狀況下,其腸道黏膜的結構和功能受到嚴重損害,腸黏膜屏障損傷,細菌可通過腸黏膜的機械屏障進入體循環(huán)的血液中,引起全身感染和內毒素血癥,導致腸功能衰竭,即腸道細菌及內毒素異位,引起腸源性感染,從而啟動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有效防治腸功能衰竭是防止MODS的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手段,是降低危重癥病死率的關鍵。筆者近年來采用大黃灌腸治療重癥患者腸功能障礙70例,療效顯著,總結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參照中毒性腸麻痹診斷標準:危重患者腸鳴音消失并伴有明顯腹脹,不能耐受胃腸營養(yǎng),排除麻醉、低鉀、機械等因素所致的腸麻痹[1]。
1.2 一般資料 70例均為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重癥患者,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齡17~80歲,平均42歲。APACHEⅡ評分12~20。其中感染性休克10例,重癥胰腺炎6例,心肺復蘇術后3例,藥物中毒7例,顱腦外傷15例,多發(fā)傷20例,重癥肺炎9例。按就診順序(單雙號)隨機分為對照組(35例)和治療組(3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APACHEⅡ評分指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3 研究方法 治療組與對照組在病因治療、抗感染、保護臟器功能、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等治療相同。治療組給予生大黃粉高位灌腸,選用一次性22號肛管插入30~35 cm,生大黃粉15 g加入溫開水100 ml中浸泡10 min后,從肛管緩慢注入并保留灌腸,每d2次,間隔12 h。在治療中調整劑量,保持大便1~3次/d。于入選后第1、3、7 d,記錄2組患者腹脹、排便、腸鳴音及大便潛血情況,并進行腸功能評分,記錄患者28 d轉歸情況[2-4]。
1.4 療效判斷標準
1.4.1 大便潛血試驗結果 24 h后大便潛血試驗持續(xù)強陽性為治療無效,由++++至++、+++至+,或轉為陰性為有效。
1.4.2 腸麻痹改善情況 用藥后48 h無腸鳴音恢復或微弱,腸鳴音≤3次/min為無效,腸鳴音≥4次/min為有效。腸鳴音活躍且能耐受2 090 kJ以上要素飲食為效果良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結果表明(見表1):治療組腸功能恢復的平均時間比對照組明顯提前,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脹、胃腸蠕動力恢復情況(n):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為27例、6例,腸麻痹緩解率達77.1%。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MODS的發(fā)生率(n):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為5例、23例,對照組與治療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腸黏膜屏障功能的保護已成為危重患者救治的重要措施。腸功能障礙的治療,除積極控制原發(fā)病及對重要臟器的對癥支持治療外,目前西醫(yī)應用最多的是促胃腸動力藥西沙比利。其基本作用機制是作用于肌間神經叢,促進其釋放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因而具有全胃腸道促動力的作用[5],對危重癥患者應用西沙比利治療后病死率明顯下降[6]。為進一步提高搶救成功率,筆者在救治重癥患者腸功能障礙中適時給予生大黃粉高位灌腸,維護了胃腸功能,防止腸道內真菌和細菌移位,早日給予患者腸內營養(yǎng),明顯改善患者全身營養(yǎng)狀況,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復。
大黃苦寒沉降,性猛善走,素有“將軍”之稱,可蕩滌腸胃積滯,為通里攻下之要藥。研究表明,大黃既能活血化瘀改善胃腸黏膜血流灌注,又能促進胃腸蠕動、保護腸黏膜屏障,對危重病患者胃腸功能的維護起到重要作用[7]。本研究結果顯示,大黃能促進重癥患者的腸蠕動,增加腸鳴音,減少胃腸道出血,緩解中毒性腸麻痹;能改善重癥患者腸功能評分,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表明大黃對危重癥患者胃腸功能衰竭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腹脹緩解時間短,縮短ICU住院時間,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復,改善預后,值得在臨床推廣。
[1]陳德昌,景炳文,楊興易,等.大黃對胃腸功能衰竭的治療作用. 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96,21(1):24-26.
[2]王今達,王寶恩.多臟器功能失常綜合征(MODS)病情分期診斷及嚴重程度評分標準.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1995,7:346-347.
[3]李志軍,湯日波,張萬祥.腸道屏障功能損害與 SIRS/MODS的發(fā)生及其防治.中國危重病醫(yī)學,2000,12(12):766.
[4]陳海龍,吳咸中,關鳳林,等.中醫(yī)通里攻下法對多臟器功能不全綜合征時胃腸屏障功能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中醫(yī)結合雜志,2000,20(2):120.
[5]Tytgat G N J.The role of cisapride in maintanance therapy for gastroesopha-geal disease(GERD).Motility,1996,8:3-4.
[6]彭淑梅,王淑珍,高薇薇,等.西沙比利治療危重癥并胃腸功能衰竭的臨床探討.臨床兒科雜志,2002,20:343-345.
[7]陳德昌,景炳文,楊興易,等.大黃對創(chuàng)傷后危重病患者膿毒癥治療作用的研究.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3,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