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古代大型銅鼎爐(待續(xù))

        2012-11-20 09:57:10王福諄
        鑄造設備與工藝 2012年6期
        關鍵詞:爐頂香爐銘文

        王福諄

        (廣東工業(yè)大學材料學院,廣東廣州 511400)

        1 青銅鼎和銅鼎爐

        青銅鼎在我國青銅時代原為食器,但“九鼎”被認為是王朝政權的象征,而且,因周朝盛行“列鼎制度”,使青銅鼎成為禮器之首,而名聞天下。在先秦時代,朝廷和各諸侯國都鑄造過很多青銅鼎,但考古發(fā)掘出的青銅鼎,絕大多數都在千斤以下,屬中小型鑄件,即使著名的大盂鼎、大克鼎等周代青銅重器,也只有200 kg左右,只有著名的商代司母戊青銅鼎,重832 kg,是青銅時代的最大鑄件,這已在“先秦時代的大型青銅器”一文中敘述過了。隨著奴隸社會的崩潰,周禮的廢除,青銅鼎的制造就衰落了。但鑄鼎的影響非常深遠,因而,在其后的一些封建王朝中,還經常出現新鑄“九鼎”的事跡,有的還是巨型青銅鼎。我國古代唯一女皇武則天,于唐神功元年(697年)鑄造過“九鼎”,每個銅鼎上,都鑄有山川物產圖案,這九個巨型銅鼎共用銅56萬多斤。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趙佶聽信方士的鑄鼎之說,于次年鑄成“九鼎”,共重22萬斤(11萬kg),置于新建的九成宮內??上?,這些唐、宋時的大型銅鼎亦早已損毀,不在人間了。另一方面,我國有眾多的祭壇、廟宇、佛教寺院、道教宮觀等,在其大殿前面月臺上,都設有焚香祭祀用的大型香爐,這些大香爐,受青銅鼎的影響,其爐身采用了青銅鼎的形制,但其上的紋飾、鼎耳的形制以及用途等,則和青銅鼎廻然不同,實際上只是鼎式大香爐,簡稱為“鼎爐”。“鼎爐”,亦有三足圓鼎爐和四足方鼎爐之分。由于敞口鼎爐在信徒焚香祈禱時煙霧太大,遂演變成有爐腹和爐頂的鼎爐,并進一步發(fā)展成多層塔式鼎爐,也被一些人稱作為“寶鼎”,成為殿堂的陳設和禮佛之用,但它們還是屬于大型香爐一類。所以,在現存的古代鼎爐中,可分為敞口式大香爐和帶有爐腹、頂蓋的大香爐,這是和作為禮器的青銅鼎第一個不同點。同時,鼎爐上的銘文和紋飾都和寺廟、宮觀的禮佛、敬神有關,和有權力象征的青銅鼎廻然不同,這是第二個不同點,第三,鼎爐的鼎足上,常鑄有狻貌圖案,狻貌為龍的九子之一,喜煙火,故常用為香爐腿上之形象,這又和青銅鼎不一樣。此外,多數青銅鼎的鼎耳是鑄接在鼎身口沿上面,而鼎爐的兩個鼎耳,是鑄接在鼎爐身口沿下的側面,這是兩者第四個不同點。所以,古代的銅鼎爐,是屬于和青銅鼎不同性質的另一類銅器,不能混為一談。由于銅較貴,故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很多寺廟和道觀,改用鐵鑄鼎爐,再加上損耗和破壞,故古代留存的大型銅鑄鼎爐并不太多。據說,江西盧山金輪峰下的歸宗寺內,曾經保有過一件銅鑄鼎爐,高 5 尺(1.6 m),重 700斤(350 kg),相傳為晉代所鑄,但現在也已不知去向了?,F存最古老的銅鼎爐,是廣東潮州開元寺保存的一座唐代三足圓形銅鼎爐,高0.72 m,屬中型鼎爐。而目前收集到的現存古代大型銅鼎爐,基本上都是明、清兩代的,計有大型銅鼎爐74個,其中,北京故宮內保存的古代銅鼎爐最多,共有37個,不過,有很多銅鼎爐是相同的;在北京的頤和園、天壇、雍和宮、白云觀、戒臺寺和廣濟寺等處,亦留有一些古代銅鼎爐,合共23個;北京以外的古代銅鼎爐,共有14個,雖然數量不多,但各具特色,而且分布在全國各地,即:山東泰山碧霞祠、湖北武當山金殿、河北正定隆興寺、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山西朔州崇福寺、云南安寧曹溪寺、云南建水文廟、浙江天臺縣國清寺、浙江普陀山普濟寺圓通殿和廣東佛山祖廟等處,不過,普濟寺和佛山祖廟的大型銅鼎爐,鑄于清光緒年間,屬于清代晚期了。對于現存銅鼎爐中的一些有特點的鼎爐,將在本文中作進一步介紹。

        在我國古代鑄造的銅爐中,除了作為大香爐的銅鼎爐外,明朝中期的銅鑄宣德爐,是我國古代最具特色的珍貴銅爐,造型典雅、線條流暢、表面質量和色澤效果極佳,可惜,留存至今的宣德爐很少,而且,沒有大型宣德爐,故只在此提上一筆。

        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的藝術鑄造再度開始繁榮,其中,青銅鼎以及鐵鼎爐、銅鼎爐的鑄造,發(fā)展得很快,仿古青銅鼎重新登上了歷史舞臺,不僅量大體重,并被賦予新的生命力。特別是1995年,我國為了慶賀聯合國50華誕,專門鑄造了一座“世紀寶鼎”的青銅鼎,重達1.5 t,被稱為“夏后氏鑄鼎以來最宏偉之作”。對于這一珍貴禮物,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稱贊:“這尊寶鼎體現了中國文明的偉大品質”。1997年7月,香港回歸中國時,青銅鼎再次作為華夏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出現在偉大歷史事件的舞臺上,一座代表世界華人慶賀香港回歸,贈送給香港特區(qū)政府的“香港寶鼎”,重6t,被安置在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政權交接地,成為見證歷史、象征未來的珍貴文物。在二十世紀即將結束并迎來二十一世紀的世紀之交,我國又鑄成了世界第一大鼎“中華萬壽大鼎”,鼎高9.9 m,重56 t,喻九九歸一,中華一統(tǒng),56個民族團結昌盛,而且,銅鼎上銘有歷代各體書法“壽”字,共1000個,故名“中華萬壽大鼎”,安置在素有“壽岳”之稱的南岳之上,即湖南衡山駕鶴峰的頂部??梢姡F代青銅鼎的鑄造,已使我國古老的青銅鼎冶鑄業(yè)煥發(fā)出青春。此外,作為大香爐的鼎爐,其生產就發(fā)展得更快,全國各地不少寺廟、道觀,都重鑄了新的鼎爐,總數達數千座之多,不過大多數是鐵鼎爐,但也有一定數量的銅鼎爐,其中,有不少是藝術性較高的多層塔式大型鼎爐,往往也被叫作“寶鼎”,工藝水平很高,外形美觀大方,但應將其與青銅鼎分開。所以,新的青銅鼎和銅鼎爐的鑄造,已成為現代藝術鑄造的兩個重要的不同發(fā)展方面。

        2 白云觀的明代銅鼎爐

        北京白云觀,是全國聞名的道教宮觀,在白云觀四御殿前的院子中,有一座明代黃銅鑄造的鼎爐,見圖1所示。爐身上鑄有“大明嘉靖已丑年制”的銘文,說明該鼎爐是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鑄造的。鼎爐高為1.2 m,爐身外徑0.8 m,放置在高為0.65 m的白色云石基座上。鼎爐全身金光燦爛,造型渾厚,周身鑄滿精美的云龍圖案,共鑄有43條云龍,是現存我國古代鼎爐中雕鑄云龍最多的鼎爐,而且雕鑄得非常精美。這樣精美的古代銅鼎爐,采用敞口式,而且,仍作為焚香的大香爐在使用,真是極為少見。

        銅鼎爐的3只鼎足上,各雕鑄有一個顯眼的大龍頭,腳圈上,還雕鑄有雙龍戲珠圖案;在兩側的鼎耳上,各雕有8條神龍;爐身的前面、后面,各鑄有3條騰飛的神龍,其中,中間神龍的深浮雕突出,兩邊神龍對稱布置,雕塑手法精美細膩;就連鼎爐口沿的凸邊和收腹之處,也都鑄有雙龍戲珠的圖案,全身合計,共鑄有43條云龍,真正是一座神龍滿身的銅鼎爐。這件古代精美的銅鼎爐,稱得上是一件稀有的神龍雕塑大型工藝美術品。

        圖1 白云觀銅鼎爐

        2000年5 月,作者前往參觀時,只見爐內還有焚香在燃燒,善男信女在撫摸著鼎爐上的神龍,這在全國道觀、寺廟中,的確是極少見的現象。特別是該鼎爐于明代嘉靖年間鑄造,距今已470多年,還在被人們用來焚香祈禱,并撫摸觀賞,竟然還這樣完好,這樣精美,實在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是該鼎爐鑄造質量之高的最生動、最有力的證明。聽說,民間一直流傳著摸龍頭得福的傳說:站在銅鼎爐前方的人們,閉著眼睛往前走,如果到達鼎爐時,正好能摸到龍頭,則能得到神龍的親自保佑,事業(yè)就會像龍騰一樣,飛速發(fā)展,青云直上。怪不得該鼎爐得到那么多善男信女的青睞,爐身上的龍頭,早已被人們撫摸得非常之光亮,使古老的銅鼎爐,也煥發(fā)出青春之光芒。

        在白云觀的玉皇殿前,還有另一座明代鑄造的銅鼎爐,不過鑄造時間要稍晚些,是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鑄造的。銅鼎爐也是敞口的三足兩耳圓形鼎爐,其高度為1.2 m,爐身外徑為0.85 m,也放置在云石基座上,但外形很普通,爐身上只有簡單的紋飾,遠遠比不上四御殿前的銅鼎爐精美,所以,只在此提上一筆,不作詳細介紹了。

        3 碧霞祠的明代銅鼎爐

        山東省內的泰山,為我國五岳之首,以“天下第一名山”盛名于世。泰山頂上的碧霞祠,是碧霞元君的上廟,供奉著被尊為“泰山女神”的碧霞元君銅像,同時,在碧霞祠的大院內,有著兩座明代鑄造的銅鼎爐,造型美觀,制造精致。

        安置在碧霞祠大院西側的銅鼎爐,見圖2所示,是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鑄造的,鼎爐本身高是1.35 m,爐徑0.85 m,其下部的銅基座高為0.6 m,故通高1.95 m,放置在圓形石座之上。這座嘉靖年的銅鼎爐,是由三足圓鼎爐身和圓形頂蓋兩部分組成,圓蓋上鑄有八卦符號,和八個圓孔相間,還鑄有蓮花等圖案。在三足二耳圓形鼎爐身上,鑄有很多銘文,主要是監(jiān)督官和募捐人的姓名等,既有“御用監(jiān)太監(jiān)李棋,內官監(jiān)左少監(jiān)陳鏞、杜泰,俸御官杜金,文思院大使張欒”等明朝官員的大名,也有“大明國京都順天府涿州房山縣等處地場大石窩店等處眾善人,鑄造銅香爐一鼎,連座一千斤。”的銘文,在鼎爐的爐腰上鑄有“泰山頂上永遠供奉,大明嘉靖拾玖年捌月吉日造”的銘文,表明了銅鼎爐鑄造的目的和鑄造日期。在3個鼎足上,則鑄有狻猊圖案。鼎爐的造型,莊重大方,是現存不多的明代銅鑄鼎爐之一。

        圖2 碧霞祠銅鼎爐

        安置在大院東側的銅鼎爐,見圖3所示。銅鼎爐通高2m,爐徑0.8 m,為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鑄造,因爐上鑄有“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銘文,故被稱作“萬歲爐”?!叭f歲爐”由3部分組成,下部為三足二耳圓形鼎爐的爐身,鼎足上鑄有狻猊圖案,爐身上沿鑄有紀年銘文:“大明萬歷拾柒年肆月吉日造”。中部爐腹,是一個開有門窗的六面體,6根柱子上,都鑄有蟠龍圖案,爐腹的5個面都開有門窗,便于焚香、燒紙,只有朝南的一個面,像一個牌位,上面也鑄有3條蟠龍浮雕,中鑄“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銘文。而鼎爐的上部,則為重檐圓形攢尖寶頂,并仿鑄出瓦壟、斗拱。所以,“萬歲爐”這一尊銅鼎爐的裝飾,是很華美的,其造型的藝術水平很高,鑄造的質量也很好。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因該爐與皇帝有關,故遭到紅衛(wèi)兵“破四舊”行動的影響,銅鼎爐的爐身、寶頂等處被砸,留下了凹陷和裂痕,從圖3中也可看出,圓形寶頂被砸后留下的凹陷痕跡,不過,這“萬歲爐”雖有過苦難的歷程,但總算保存下來,而且,總體仍比較完整。據查,這一座由下部為三足圓形鼎爐的爐身,中部為開有門窗的六面體爐腹和上部為重檐圓形攢尖寶頂的爐頂等3部分組成的銅鼎爐,是現存的這種形式銅鼎爐中最早的,所以,是很寶貴的。

        圖3 “萬歲”銅鼎爐

        泰山歷來受到各朝皇帝和皇室的追捧,所以,這2座用來燒香、焚紙,以祭祀泰山女神的銅鼎爐,顯然也和明朝皇室直接有關,銅鼎爐的銘文中,出現“御用太監(jiān)”以及“皇帝萬歲”等字,爐身上還鑄有蟠龍,就很說明問題了,因和皇室有關,當然就不用鐵,而用銅來鑄造鼎爐了。這樣一來,倒給我們留存了2座現今極為少見的明代大型銅鼎爐。

        4 武當山金頂的明代銅鼎爐

        湖北省武當山,因山上建有古代龐大而精美的道教建筑群,已成為聯合國批準的世界文化遺產。在武當山1612 m高的天柱峰上,有著名的明代金殿,故被稱為金頂,在金頂的金殿前,有一座明代鑄造的銅鼎爐,見圖4所示。銅鼎爐高2.16 m,爐徑0.88 m,鑄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放置在高為0.4 m的石質基座之上。該鼎爐由三部份組成,下部為三足雙耳圓鼎的爐身;中部為五面體的爐腹;上部則是精美的攢尖式爐頂。中部爐腹的各個面上,都有大量銘文,主要是捐資者的姓名,既有官員,又有善人,并有“明嘉靖歲次丙午孟春正月十八日吉日承天府鑄造”等紀年銘文。上部爐頂為五注攢尖式寶頂,其上每條脊上都鑄有一條爬行的銅龍,頂尖則為狻猊神獸,銅龍和狻猊都雕鑄得非常生動、精美。整座銅鼎爐的造型很美,既莊重大方,又精致美觀,是一座少見的古代珍貴銅鼎爐。

        銅鼎爐的下部,是三足圓鼎的爐身,通體光滑、潔凈,不加紋飾,也沒有銘文,而表面質量極佳,在古代大型銅鑄文物中少見。由于狻猊已雕鑄在爐頂的原因,在三只鼎足上,就不再鑄有狻猊,所以,鼎足也很光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鼎爐是置于海拔1612 m高的武當山頂峰的露天平臺上,歷經450多年的風吹雨打,霜雪侵襲,卻依然光亮如新,足見其冶鑄技術水平之高。加上爐頂上銅龍和銅狻貌高超的造型和雕鑄水平,使整個銅鼎爐的外形非常美觀,其造型既漂亮,又典雅莊重,確是一件古代大型藝術鑄造的精美工藝品。

        5 戒臺寺的明代銅鑄方鼎爐

        北京市的戒臺寺,是著名的佛教寺院,是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戒臺寺內的戒壇殿前,其甬道上,豎立著一座高大的明代銅鑄長方形鼎爐,見圖5所示。銅鼎爐高3m,長1.4 m,寬1 m,重達2.5 t,鑄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由于戒臺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稱作“神州第一壇”,故在明代,曾由朝廷直接控制,戒壇的主持壇主,也要由皇帝親自選派,所以,寺院和皇室的關系非常密切,戒壇殿前的這座銅鼎爐,也是明代慈圣宣文明肅皇太后捐贈給戒臺寺的。

        圖4 金頂銅鼎爐

        銅鼎爐用青銅鑄造,“色澄碧如古旃檀”,安置在石雕的須彌座上,莊重肅穆。銅鼎爐由爐身、爐腹和爐頂三部分組成,其下部為長方形鼎式爐身,四足鑄有狻猊獸首,兩側鑄有鼎耳,爐身的正中,則鑄有“阿彌陀佛”四個大字,兩旁鑄有“香爇寶頂供佛天,一切眾生成正覺”的銘文,實際上構成對聯一幅,這在古代銅鼎爐上是很少見的。在爐身的口沿上,鑄有“大明萬歷歲次已亥孟冬吉日造”的紀年銘文,表明了銅鼎爐的鑄造日期。鼎爐的中部,則是長方形四面體爐腹,每一面都雕鑄成鏤空的花棱門窗,美觀大方。鼎爐的上部,采用重檐歇山式屋頂,大脊上正中鑄有葫蘆形寶頂,兩端鑄有吻獸,屋頂上瓦垅、飛檐、斗拱齊全,宛如建筑物的青銅模型,工藝十分精巧,藝術價值很高,反映了明代冶鑄技藝的高超水平,所以,戒壇寺的銅鼎爐,不僅是現存最大、最好的古代方形四足銅香爐,而且是精美的古代大型金屬工藝美術品,在我國現存所有的古代鼎爐中,戒壇寺的這座銅鼎爐,無論是藝術水平還是冶鑄工藝水平,都屬一流。

        圖5 戒臺寺銅鼎爐

        6 曹溪寺的清代銅鼎爐

        云南省昆明市安寧縣西北的龍山東麓,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名叫曹溪寺,在曹溪寺大殿前的院內,有一座古代三足兩耳圓形銅鼎爐,見圖6所示。銅鼎爐的高度為2 m,爐身外徑為0.78 m,安置在一塊三角形的石座上,鑄于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銅鼎爐由爐身、爐腹和爐頂三部分組成。下部的三足圓形鼎式爐身,在爐身兩側鑄有鼎耳,而在3個鼎足的上部,都鑄有精美的狻猊獸首;中部的爐腹,是一個簡單的六面體,六面皆空,便于信徒們燒香,倒很簡單實用;上部的爐頂,則為單檐六脊攢尖式寶頂。銅鼎爐表面光潔,保存完好,看起來既精致又靈巧,鑄造的質量也很好,故已成為曹溪寺的珍貴文物之一。銅鼎爐上鑄有銘文:“總督云貴部院滿州巴錫,男關鶴壽仝敬,康熙四十一年歲次壬午春三月吉旦”。故此,不僅知道銅鼎爐的確切鑄造日期,而且,也知該鼎爐的鑄造和云貴總督府直接有關,可見,當時的滿清統(tǒng)治者對利用宗教來籠絡民眾、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是很重視的,這個銅鼎爐就是實證。

        (未完待續(xù))

        圖6 曹溪寺銅鼎爐

        猜你喜歡
        爐頂香爐銘文
        高爐爐頂降溫打水系統(tǒng)設計探討
        山東冶金(2022年3期)2022-07-19 03:27:00
        程家玉
        漢皎光鏡銘文釋考
        東方考古(2021年0期)2021-07-22 06:26:16
        無料鐘爐頂設備修復技術
        冶金設備(2021年2期)2021-07-21 08:44:20
        君有遠行鏡銘文釋解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5:58
        一個銅香爐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48
        降低高爐爐頂液壓系統(tǒng)壓力改造
        山東冶金(2019年3期)2019-07-10 00:54:06
        香爐的養(yǎng)鼻之道
        幸福(2017年18期)2018-01-03 06:34:58
        歐冶爐頂煤氣壓力控制操作優(yōu)化
        新疆鋼鐵(2016年3期)2016-02-28 19:18:53
        夔膚簠銘文讀箋
        古代文明(2014年4期)2014-02-27 02:54:01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脱狱者| 色多多性虎精品无码av| 亚洲av永久无码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VA不卡一区|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区一区二区三视频| 天下第二社区在线视频| 在线播放a欧美专区一区| 色综合久久五月天久久久| 亚洲美女毛多水多免费视频| 无人区一码二码三码四码区 |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能看的网站中文字幕不卡av| 精品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妇| 亚洲男人天堂网站| 少妇勾引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18禁成人黄网站免费观看| 青青草国产成人99久久| 日韩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 国产亚洲精品av一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视频播放| 粉嫩的18在线观看极品精品|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高潮久久一级一级喷水|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片|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久久熟女精品—区二区蜜臀| 色综合久久蜜芽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巨乳清纯| 国产精品爽爽VA吃奶在线观看| 中国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看| 无遮挡中文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天堂网站| 亚洲男同gay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乱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