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芳麗,陳建萍
(上海市徐匯區(qū)大華醫(yī)院 兒科,上海 200237)
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將持續(xù)時間超過4周的兒童咳嗽定為慢性咳嗽。引起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中,呼吸道感染與感染后咳嗽占21%。由于兒童時期免疫系統(tǒng)不成熟,抵抗各種病原體的能力差,所以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病率較高[1]。本研究觀察免疫調節(jié)劑脾氨肽對小兒慢性咳嗽合并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為防治兒童慢性咳嗽提供臨床依據(jù)。
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院門診治療的慢性咳嗽合并反復呼吸道感染(RRI)患兒86例,均符合1988年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會議制訂的RRI診斷標準,咳嗽均>4周,治療前3個月未使用過激素、免疫調節(jié)劑,除外原發(fā)免疫缺陷病、肝腎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入選86例均獲得患兒家長的知情同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3例。對照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1.5~11.0 歲,平均(4.5±2.5)歲;平均病程(2.8±0.5)年;每年發(fā)作次數(shù)6~12次。治療組:男20例,女23例;年齡1.2~11.5歲,平均(4.3±2.2)歲;平均病程(3.0±0.6)年;每年發(fā)作次數(shù)6~14次。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對癥支持等綜合治療,包括根據(jù)病情給予相應的抗生素、止咳、化痰及支氣管擴張藥等。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脾氨肽口服凍干粉(2mg/支,浙江豐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214),睡前用涼開水10mL溶解口服,1支/d(前5 d);以后隔日1支,4周為一療程[2]。
1.3.1 咳嗽緩解標準 根據(jù)咳嗽嚴重度積分、咳嗽頻度積分判定[3]。治愈:積分<1分;好轉:積分較治療前減少,但治療后仍>1分;無效:積分無變化;加重:積分增加。咳嗽緩解包括治愈和好轉。
1.3.2 呼吸道感染控制標準 治愈:1年內感染未復發(fā)或偶有上感但不治自愈;顯效:感染次數(shù)明顯減少,<3次/年,病情明顯減輕;有效:感染次數(shù)較前減少,<5次/年,癥狀減輕;無效:服藥后感染次數(shù)較前無減少,病情無緩解[4]。
1.3.3 T細胞亞群變化 兩組治療前后采靜脈抗凝血2mL,采用美國雅培CD系列試劑,美國FACS Calibur型流式細胞儀,單克隆抗體熒光標記檢測T細胞亞群。
見表1。治療組無效、加重病例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咳嗽緩解率為8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5.8%(P<0.05)。
見表2。治療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0.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8%(P<0.05)。
見表3。對照組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變化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兒治療后CD3、CD4、CD4/CD8比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CD8則有所下降;治療后的CD3、CD4、CD4/CD8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兒咳嗽緩解率的比較
表2 兩組患兒呼吸道感染控制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變化(±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變化(±s)
與治療前比較:1 P<0.05;與對照組比較:2 P<0.05
組 別 n/例CD3治療前 治療后CD4治療前 治療后CD8治療前 治療后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3 62.2±2.6 63.2±2.8 33.7±2.1 32.5±3.0 25.0±2.6 25.5±2.4 1.3±0.1 1.3±0.2治療組 43 62.4±3.5 70.1±3.01,2 33.6±2.8 41.5±3.21,2 25.3±3.0 22.6±2.7 1.3±0.1 1.8±0.21,2
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咳嗽變異性哮喘、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呼吸道感染、過敏性咳嗽等。其中,呼吸道感染是小兒咳嗽的重要病因。小兒的免疫系統(tǒng)尚不成熟,免疫力低下,易患反復呼吸道感染。感染后炎癥及咳嗽介質的釋放能夠活化感覺神經(jīng)末梢,導致上氣道高反應性,從而引起慢性咳嗽。
脾氨肽來源于健康新鮮動物脾臟,主要成分為肽及核苷酸類復合物,分子質量3 500左右,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免疫調節(jié)因子,能夠增強T淋巴細胞的殺傷效應,從而控制細菌及病毒感染[5]。本研究結果表明,脾氨肽對呼吸道感染的總有效率達90.7%,明顯高于對照組,與文獻報道[5]一致。
本文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后CD3、CD4、CD4/CD8均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與馬愛鐘等[6]的結果基本相同,提示脾氨肽能升高CD4+/CD8+的比值。而CD4+是抗感染免疫中最主要的免疫效應細胞,能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2、干擾素等),從而調節(jié)細胞介導及抗體介導的免疫應答。另外,治療組咳嗽緩解率為8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5.8%。機制可能為,脾氨肽通過增強患兒的免疫力,減少了呼吸道感染次數(shù),炎癥介質釋放減少,血管通透性降低,炎癥滲出物減少;降低了氣道的高反應性,有利于氣道上皮細胞的修復。
總之,脾氨肽通過糾正T細胞亞群失衡,對慢性咳嗽合并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有臨床推廣價值。
[1]翟鳳馨,劉 馨.匹多莫德對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1,32(2):151-153.
[2]郭奮英.復可托與左旋咪唑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比較[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16(4):496-497.
[3]羅花南,王 路,張國華,等.普米克令舒聯(lián)合沐舒坦霧化吸入治療慢性咳嗽的療效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0,31(7):904-906.
[4]邵 波,俞錢華,占建華.復可托輔治嬰幼兒反復呼吸道感染[J].兒科藥學雜志,2006,12(1):34-35.
[5]程佩素.脾氨肽凍干粉口服液和匹多莫阿得口服液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7,27(7):921-922.
[6]馬愛鐘,倪龍娟,楊素紅.復可托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43例[J].中國藥業(yè),2007,16(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