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先蠶和先棉的比較研究

        2012-11-16 05:20:46楊小明
        絲綢 2012年3期
        關鍵詞:嫘祖崇拜紡織

        李 斌,李 強,楊小明

        (1.東華大學 紡織學院,上海 201620;2.武漢紡織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 430200)

        先蠶和先棉的比較研究

        李 斌1,李 強2,楊小明1

        (1.東華大學 紡織學院,上海 201620;2.武漢紡織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 430200)

        中國古代民間出現(xiàn)過“先蠶”和“先棉”的崇拜和祭祀,同時,嫘祖和黃道婆分別被稱為“先蠶”和“先棉”而列入封建國家祭典中。雖然她們分屬于絲紡織業(yè)和棉紡織業(yè),但通過對這兩位紡織行業(yè)偶像的比較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她們的共性中蘊含著差異性,差異性中又蘊含著共性。

        嫘祖;黃道婆;比較研究

        中國古代社會有祭祀“先蠶”和“先棉”的傳統(tǒng),“先蠶”是指絲紡織行業(yè)崇拜的偶像——黃帝元妃嫘祖,“先棉”則指棉紡織行業(yè)崇拜的偶像——黃道婆。嫘祖和黃道婆對中國紡織行業(yè)的發(fā)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yōu)榱藨涯钏齻兊膫ゴ蠊?,分別稱其為“先蠶”和“先棉”,并且建起“先蠶祠”和“先棉祠”進行頂禮膜拜。

        1 “先蠶”和“先棉”的共同性

        通過相關史料和地方志的研究,可知嫘祖和黃道婆所處的年代、身份、經(jīng)歷等各不相同,似乎沒有可比性。但如果深入地研究下去,卻能在這些差異性中找到她們之間的兩大共同特征,即形象的模糊性和影響的深遠性。

        1.1 “先蠶”和“先棉”史籍記載的缺憾導致其形象的模糊性

        史籍記載的缺憾主要指史料的簡略性和歧義性,記載的簡略性和歧義性增加了人們對歷史人物形象把握的難度,從而對其產(chǎn)生模糊性。有關嫘祖和黃道婆的史籍記載在正史中相當簡略,甚至存在矛盾之處。嫘祖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只有短短58個字,其中只記載嫘祖為黃帝之元妃,生玄囂和昌意之事,其他只字未提。黃道婆的記載僅出現(xiàn)在地方志《松江府志·卷六》中,只有68個字的記載。如此簡短的記載,無法讓人對嫘祖和黃道婆的形象有一個全面的把握。

        首先,無法確定“先蠶”和“先棉”的籍貫?!妒酚洝の宓郾炯o》云:“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子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睂W界普遍認為西陵為地名。唐代學者張守節(jié)(生卒時間不詳)在《史記正義》中指出:“西陵,國名也。”古代西陵究竟在何處?眾說不一,這主要歸究于史籍中西陵這一地名在不同地點都出現(xiàn)過。同樣,黃道婆籍貫考證也是一籌莫展,大多是學者們的推測。因為,最早記載黃道婆的書籍并不是官方修訂的史書,而是元代文人陶宗儀(1316年—?)的《輟耕錄》(1366年正式刊刻)和王逢(1319—1388年)的《梧溪集》(刊刻于明洪武時,即1368—1398年)?!遁z耕錄》言:“有一嫗名黃道婆者,自崖州來……”,而《梧溪集》:“黃道婆,松之烏涇人?!薄遁z耕錄》成書在前,《梧溪集》成書在后。這里明顯存在矛盾之處,“自崖州來”并不能說明黃道婆就是上海松江烏泥涇人。官方最早記錄黃道婆的史籍是明代崇貞年間的《松江府志·卷六》,其中“有一嫗名黃婆者,自崖州來……”,這里又與《輟耕錄》中的記載非常雷同,僅僅只有“黃道婆”和“黃婆”之別。地方志一般比較客觀地記錄地方上發(fā)生的事情,《松江府志》可信度要遠高于作為詩集的《梧溪集》,同時《松江府志》的成書時間又晚于《梧溪集》的成書時間,正好說明在編寫《松江府志》時并沒有采信王逢《梧溪集》中對黃道婆籍貫的說法,這樣黃道婆的籍貫就撲朔迷離了。

        其次,無法確定“先蠶”和“先棉”的具體發(fā)明創(chuàng)造。漢代劉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淮南子》最早確定嫘祖為“先蠶”,其中“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即為先蠶”。宋代劉恕(1032—1078年)《通鑒外紀》、羅泌(1131—1189年)《路史》中都有記載嫘祖“始教民養(yǎng)蠶,治絲繭以供衣服”。那么,嫘祖究竟創(chuàng)造了哪些絲紡織技術?由于史料并沒有具體的記錄,更是無從知曉。同樣,黃道婆對棉紡織之具到底做了哪些具體的創(chuàng)造?也是疑問頗多,《松江府志·卷六》僅記“乃教以造捍、彈、紡、織之具”[1]。如此簡略的事跡記載,這些捍、彈、紡、織之具是什么形制,現(xiàn)在也是眾說不一。

        最后,無法準確確定“先蠶”和“先棉”的生卒時間。中國史學界一直以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作為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996年啟動的“夏商周斷代工程”雖然已經(jīng)將“武王伐紂”確定為公元前1046年,但并未得到國內(nèi)外歷史學家的一致認同。同時,嫘祖所處的年代是遠遠早于商代的黃帝時代,距今大概4 500~5 000年,因此,對于嫘祖確切生卒時間就無從考證。而對于黃道婆確切的生卒時間,主要由于黃道婆的歷史記載過于簡略,也無法確認其確切時間。學界一般認為黃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間,即1241—1252年,卒于1306—1310年[2]。這些其實都是學界對王逢《梧溪集》、陶宗儀《輟耕錄》,以及《松江府志》中有關黃道婆的相關信息做出的推論,由此,筆者只能將黃道婆定義為中國元代著名的棉紡織專家。

        1.2 隆重的祭祀證明“先蠶”和“先棉”影響的深遠性

        祭祀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同神祗、祖靈等所有超人力量的形象代表相溝通時舉行的一種儀式[3]。被中國古代封建統(tǒng)治者祭祀的歷史人物,一般是對華夏民族有著深遠影響的人。其實早在漢代就有“先蠶”的祭祀活動,當時皇后要親桑于東郊苑中,至蠶室祭蠶神要獻以少牢之禮。只是當時祭的蠶神并沒有指明是嫘祖,自后周(公元951—960年)以后,正式確立嫘祖為“先蠶”,并由皇后親自進行祭祀。唐代的禮儀仍規(guī)定“皇后歲祀一,季春吉巳享先蠶,遂以親?!辈ⅰ吧S三日于后殿”[4],直至清代,位于北京北海公園的先蠶壇,為清代皇帝的后妃們祭祀蠶神——嫘祖的地方,每年春季第二個月的已日,一般由皇后親自來此祭祀蠶神??梢姡瑲v代統(tǒng)治者對嫘祖的祭祀非常隆重和肅穆。另外,許多地方也有祭祀嫘祖活動的記載。同治《湖州府志》中記載“湖州向先蠶黃帝元妃西陵氏嫘祖神位于照磨故署……嘉慶四年,撫浙中丞以浙西杭嘉湖三府民重蠶桑,請建祠以答神貺,奏奉諭允,乃建廟于東岳宮左,曰蠶神廟”[5]。湖北遠安也有祭祀嫘祖的活動,據(jù)北宋著名志書家王存(1023—l101年)在《元豐九域志》中說“峽州西陵山”為祭祀嫘祖的圣地,祭祀時間為三月十五日嫘祖的生日[6]。新中國成立前,四川鹽亭境內(nèi)有數(shù)十處祭祀嫘祖的古廟宇,每逢蠶事將起或蠶出現(xiàn)病狀時,農(nóng)民都要進香祈禱,蠶繭豐收以后也要去酬蠶神,這種習俗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屢禁不止[7]。據(jù)河南西平學者高沛先生調(diào)查,新中國成立初期,河南西平縣境內(nèi)尚存嫘祖廟6座[8]。從祭祀嫘祖的活動來看,不難發(fā)現(xiàn)其目的在于通過這些儀式和活動,“以勸蠶事”,推進栽桑、養(yǎng)蠶、紡紗、織布事業(yè)的發(fā)展??梢哉f,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將嫘祖奉為“先蠶”完全是一種政治上考慮的結(jié)果。

        黃道婆在上海地區(qū)的祭祀同樣也非常隆重和經(jīng)久不衰。自元代以來,歷代黃道婆祠廟如表1所示[9],黃道婆的第一個官祠建于明成化年間,在上海知縣劉琬主持下重建于松江烏泥涇鎮(zhèn)。清道光六年(1826年),清廷正式將祭祀黃道婆列為朝廷祠典。據(jù)道光、咸豐間寓居上海的王韜(1828—1897年)《瀛壖雜志》記載“先棉祠,亦曰黃道婆祠”,黃道婆生前對上海地區(qū)棉紡織業(yè)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被其德數(shù)百年,邑民多私祭之,猶未列入祀典”,于是,當時的知縣許榕皋創(chuàng)建特祠,“遵部議,從先棉例,春秋歲祀,規(guī)制廓增”[10]。至此,黃道婆作為古代的紡織專家,從民間“私祭”而轉(zhuǎn)為朝廷“公祭”,最終成為“先棉”。

        通過對嫘祖和黃道婆祭祀活動的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這兩位偉大的女性對紡織行業(yè)的巨大貢獻,人們逐漸將她們作為神進行貢奉,使她們越來越具有神性。

        綜上所述,嫘祖和黃道婆具有形象的模糊性和影響的深遠性兩大共性,筆者認為其根源卻大不相同。首先,嫘祖所處的年代距今久遠,那時候的歷史記載主要是通過口述的形式代代相傳,在向下傳遞的過程中必然會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到了司馬遷著述《史記》時,會存在信息丟失和失真的情況。同時,中國“三皇五帝時代”的歷史幾乎是一部神話史,人們只有通過剔除神話的情節(jié)來重新還原真實的歷史,這樣就必然會對那一時期人物的籍貫、事跡和生卒時間產(chǎn)生模糊性。反觀黃道婆所處的年代卻大不相同,元代距今不到800年的歷史,并且當時歷史記載的手段已經(jīng)非常完善,有專門的史書和地方志。造成黃道婆籍貫、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模糊性主要是由于統(tǒng)治階級對于生產(chǎn)技術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漠不關心,認為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機巧淫技”“不足掛齒”。因此,對于黃道婆的記載也就只有廖廖數(shù)語。其次,造成嫘祖和黃道婆影響的深遠性的根源也不相同,嫘祖的崇拜和祭祀主要源于封建統(tǒng)治者自上而下的一種政治上的需要,即樹立一個婦女養(yǎng)蠶、織布的典范,以達到“男子耕田、女子織布”封建自給自足的社會風尚。相反,對于黃道婆崇拜和祭祀則是由下層勞動人民自下而上形成的。黃道婆不辭辛勞地教上海地區(qū)的婦女紡棉紗、織棉布,使當?shù)貏趧尤嗣竦纳钣辛藰O大的改善,上海人民由衷地崇拜和祭祀她,出于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需要,清代統(tǒng)治者最終給予黃道婆“先棉”的呼號。

        表1 上海歷代黃道婆祠廟Tab.1 The ancestral temples of HUANG Daopo in ancient Shanghai

        2 “先蠶”和“先棉”的相異性

        嫘祖和黃道婆在正史或地方志的記載雖然有兩大共性,但由于她們身份懸殊,在她們身上也體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從身份的懸殊導致她們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可信度,以及崇拜她們的區(qū)域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2.1 身份的懸殊導致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可信度的差異

        嫘祖和黃道婆的身份有著天壤之別,嫘祖身為炎黃子孫公認的老祖母——黃帝的元妃,黃道婆為自崖州來的老嫗——卑賤的勞動婦女。元妃指的是國君或諸侯的嫡妻,《晉書·禮志中》:“前妻為元妃,后婦為繼室?!睋?jù)傳黃帝有四妃,晉代的學者皇甫謐(215—282年)在《帝王世紀》中指出,除元妃嫘祖外,黃帝還有方雷氏(女節(jié))、彤魚氏、方相氏(嫫母)3個次妃。那么,嫘祖的身份就是統(tǒng)率黃帝后宮的皇后。然而,黃道婆的身份相比嫘祖確寒磣很多?,F(xiàn)在流傳較廣的傳說認為,黃道婆為童養(yǎng)媳,受盡公婆的虐待,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出家為道姑逃離了家鄉(xiāng),只身來到遙遠的海南島黎族居住區(qū),學習黎族的棉紡織技術。到了晚年思鄉(xiāng)心切,乘海船回到家鄉(xiāng)松江,改進棉紡織工具,并向鄉(xiāng)人傳授棉紡織技術。這種身份上的巨大差異,導致嫘祖和黃道婆的技術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的可信度差異性很大。

        首先,兩者活動年代到被正式列入國家祭典的時間相差很大。結(jié)合史料和最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嫘祖所處的時代為中國新石器晚期,大概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3000年,到嫘祖正式被后周封建統(tǒng)治者正式奉為“先蠶”,經(jīng)歷了3 400~4 000年之久。其間關于“先蠶”的崇拜還有“馬頭娘”和“蠶叢”的傳說,可見,認為嫘祖具體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哪些絲紡織技術是毫無可信度的。相反,黃道婆去世后就獲得上海松江人民的崇拜和私祭,到明成化年間就開始得到官方的祭祀,只用了不過200年的時間。最終,在清道光十年,黃道婆獲得“先棉”稱號,并列入國家祭典,大概用了約530年的時間。黃道婆去世后就享受崇拜和祭祀,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她確實對上海松江地區(qū)的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中國古代向來就有將發(fā)明創(chuàng)造權歸功于名人名士的習俗?!抖Y記·禮運》云:“昔者先王未有宮室……未有絲麻,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絲麻,以為布帛,以養(yǎng)生送死,以事上帝鬼神,皆從其朔?!边@段話并沒有指明嫘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制絲、織綢的技術。栽桑、養(yǎng)蠶、織綢技術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不可能是由某個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其產(chǎn)生必然要經(jīng)歷漫長的摸索階段。一般認為,嫘祖所在的西陵氏部落與黃帝部落聯(lián)姻,她嫁給黃帝后將西陵氏部落所掌握的養(yǎng)蠶絲織技術傳授給黃帝部落。《路史》記載:“(黃帝)命西陵氏勸蠶稼?!庇捎阪凶婢哂悬S帝元妃的特殊身份,后人當然會將養(yǎng)蠶、制絲、織綢的全部發(fā)明都歸功于嫘祖。因此,考證嫘祖具體發(fā)明哪些紡織方面的技術就毫無意義。

        再次,考古發(fā)現(xiàn)早于嫘祖所處的時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絲織技術,從實證的角度證明了由于嫘祖自身的特殊地位而獲得“先蠶”的稱號。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了一片殘絹,經(jīng)浙江省紡織科學研究所測定為家蠶絲,殘絹片長2.4 cm,寬l cm,為平紋織品,織物密度為120根/寸[11]。這片殘絹是中國至今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紡織品,1972年,經(jīng)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用碳素斷代測定,其年代為距今(4 715±100)年[12]。又如,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滎陽青臺村仰韶文化遺址第142號、164號墓甕棺中,也發(fā)現(xiàn)有用來裹尸的炭化絲織物,其年代為公元前3600年—公元前3000年。更早的證物是在山西夏縣陰村仰韶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半個經(jīng)過人工割裂的繭殼,年代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600年[13]。等等。很顯然,有關嫘祖的神話和史料,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良好想象而已。絲織的所有發(fā)明,不可能都是嫘祖一個人的功勞,她只不過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一個象征。

        最后,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術貢獻的可信度要遠遠高于嫘祖對絲紡織技術貢獻的可信度,還有其他一些證據(jù):證據(jù)一,黃道婆是一位平凡的勞動婦女,封建統(tǒng)治者絕不會為一名如此卑賤的勞動婦女在沒有做出巨大貢獻的情況下為她立祠祭祀。證據(jù)二,從黃道婆“自崖州來”教鄉(xiāng)人棉紡織技術的時間和王禎(1271—1368年)《農(nóng)書》的成書時間上有一種邏輯的先后關系,可以斷定黃道婆對于“捍、彈、紡、織”之具確有改進。不管采用黎興湯先生的黃道婆約卒于1306年前的觀點,還是劉正剛先生的黃道婆大約卒于1310年,可知黃道婆于元貞年間(1295—1297年)返回松江。根據(jù)王禎自序,其《農(nóng)書》是在1295年開始準備,直至1313年才寫成[14]。也就是說,王禎《農(nóng)書》是在黃道婆返回松江10多年之后才完成的。因此,黃道婆創(chuàng)造和改進棉紡織工具的說法比較符合歷史邏輯。證據(jù)三,從上海地區(qū)有關棉紡織的紀念館(上海徐浦黃道婆紀念堂、上海七寶古鎮(zhèn)棉紡織紀念館)中可以看到黃道婆改進的棉紡織機械(圖1~圖4)實物。雖然這些實物還需要進一步考證是否為黃道婆所創(chuàng)制,但其可信度要遠高于嫘祖這種無實物可考的境地。

        基于以上的考察和分析,筆者認為黃道婆在紡織方面的技術貢獻的可信度要遠遠高于嫘祖。

        圖1 七寶棉紡織館中的軋車Fig.1 The ancient mangle in cotton textile museum of Qibao town

        圖2 七寶棉紡織館中的木制彈弓Fig.2 The ancient cotton slingshot in cotton textile museum of Qibao town

        2.2 文化象征不同導致崇拜區(qū)域的差異

        文化特指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技術等。象征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基本藝術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體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藝術家某種深邃的思想,或表達某種富有特殊意義的事理的藝術手法。那么,文化象征就是指通過某種具體的文化形式表現(xiàn)歷史上的一種精神現(xiàn)象。嫘祖和黃道婆的文化象征有很大的差異,嫘祖是封建農(nóng)耕社會的一種文化符號,自漢代以來歷朝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通過對“先蠶”的大規(guī)模祭祀儀式和活動,以達到“以勸蠶事”的目的,推進養(yǎng)蠶栽桑事業(yè)的發(fā)展,進而促進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帶動經(jīng)濟的繁榮。因此,嫘祖具有“男耕女織”的文化象征意義,同時嫘祖作為黃帝元妃又被賦予了中華民族女祖的崇高形象。黃道婆的文化象征意義與嫘祖大不相同,對于黃道婆的祭祀源于其自身的勤奮、聰穎、大公無私、造福鄉(xiāng)里,從而得到上海松江地區(qū)老百姓的崇拜。黃道婆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民間崇拜和祭祀,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朝廷授予黃道婆“先棉”的稱號,正式將黃道婆的祭祀納入國家祭典,從而最終完成從民間私祭到政府公祭的轉(zhuǎn)化,并且將黃道婆的形象逐漸神化。嫘祖和黃道婆的文化象征意義不同導致她們崇拜區(qū)域有著極大的差異,嫘祖的崇拜區(qū)域幾乎遍及中國境內(nèi),目前已有多個省市爭奪嫘祖故里的稱號,關于嫘祖故里的歷史地望,至少有13種說法之多。例如:湖北黃崗說、稀水說、宜昌說,四川鹽亭說、疊溪說,河南開封說、滎陽說、西平說,陜西白水說,山西夏縣說,江蘇吳江說,山東費縣說和浙江杭州說等[8]。另外,嫘祖的崇拜也影響到韓國,據(jù)韓國《東亞日報》1993年5月12日報道,韓國恢復停了85年的先蠶節(jié),所謂先蠶節(jié)就是李氏朝鮮時期由歷代王妃把中國古代西陵氏的神牌供在先蠶壇上,祈愿養(yǎng)蠶業(yè)發(fā)達的活動。由此可見,嫘祖的崇拜在古代中國甚至古代韓國是相當普遍的。相比之下,黃道婆的崇拜區(qū)域卻要小得多(表1)。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祭祀黃道婆的場所,如上海虹口的黃婆庵、漕河涇的梵壽庵,浦東三林的崇福道院、奉賢蕭塘劉港鎮(zhèn)曾建有黃姑庵,嘉定縣城內(nèi)曾建有黃道婆祠。由此,可知中國古代黃道婆的崇拜區(qū)域不會超出長三角地區(qū)。筆者認為,正是由于嫘祖和黃道婆的文化象征的不同,導致她們成為紡織偶像的路徑也不同,從而最終導致了崇拜和祭祀她們的區(qū)域差別很大。

        圖3 上海徐浦黃道婆紀念館中的三綻紡車Fig.3 Three-spindle wheel driven by treadle in the memorial hall of HUANG Daopo in Xuhui district of Shanghai

        圖4 上海徐浦黃道婆紀念館中的多綜多躡織機Fig.4 Multi-heald and multi-treadle loom in the memorial hall of HUANG Daopo in Xuhui district of Shanghai

        3 結(jié) 語

        中國古代“先蠶”和“先棉”的崇拜和祭祀體現(xiàn)了紡織行業(yè)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從嫘祖崇拜和黃道婆崇拜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她們在共同性中蘊含著差異性,差異性中又蘊含著共同性。一方面,她們之間的共同性(形象的模糊性和影響的深遠性)有著各自的原因。嫘祖主要是由于年代久遠,當時記載歷史主要是利用代代口傳,其中摻雜著神話、傳說等導致其籍貫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模糊性。黃道婆則因其身份的卑賤導致其籍貫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事跡記載不詳,從而導致其模糊性。同時,她們影響的深遠性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嫘祖是自上而下的路徑完成其作為“先蠶”的崇拜,即官方祭祀和崇拜→民間祭祀和崇拜→絲紡織文化。黃道婆則完全相反,由自下而上的路徑完成其作為“先棉”的崇拜,即民間崇拜和祭祀→官方崇拜和祭祀→棉紡織文化。另一方面,她們之間的差異性(技術發(fā)明可信度和崇拜區(qū)域的巨大差異)是由各自身份的這一特征所決定的。首先,身份的懸殊導致技術創(chuàng)造發(fā)明可信度的巨大差異,即黃道婆卑賤的身份是其技術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可信度遠高于身份高貴的嫘祖的主要原因。其次,身份的差異→文化象征的差異→影響區(qū)域的差異。即嫘祖崇拜祭祀主要源于政治因素,黃道婆最初的崇拜祭祀則主要源于經(jīng)濟因素,文化象征意義的不同導致她們的崇拜區(qū)域差異性的根本原因。

        總之,從“先蠶”和“先棉”的比較研究中發(fā)現(xiàn),紡織技術和紡織精神之間存在著一種互動的關系,并且由紡織技術和紡織精神共同組成紡織文化。從紡織技術和紡織精神的關系圖(圖5)來看,作為紡織精神典范的嫘祖和黃道婆,雖然她們各自形成紡織精神的路徑不同,但促進紡織技術的進步的結(jié)果卻是相同的。紡織技術通過物態(tài)(紡織生產(chǎn)機具和紡織產(chǎn)品)的形式推動、發(fā)展紡織精神,甚至包括確立紡織崇拜偶像。紡織精神則通過禮態(tài)(祭祀活動)、心態(tài)(織物款式造型、色彩紋樣、質(zhì)地風格)來促進紡織技術的推廣和傳播。對嫘祖和黃道婆崇拜和祭祀明顯促進了紡織技術的進步,人們通過祭祀從禮態(tài)上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同時,在民間祭祀過程中,工匠們可以相互交流技藝,對技術改進、創(chuàng)新,織物的款式造型、色彩紋樣、質(zhì)地風格的傳播都有一定的影響。

        圖5 紡織技術和紡織精神的關系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ile technology and textile spirit

        [1] 方岳貢.松江府志[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146.

        [2] 劉正剛,付偉.黃道婆問題再研究.[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5):481-485.

        [3] 黃嵐,任蕾.清代滿族薩滿教祭祀風俗研究[J].東北史地,2004(11):57-61.

        [4] 宋祁.新唐書·禮樂五[M].北京:中華書局,1975:367.

        [5] 秦曉帆.湖州蠶文化的詩性品格[J].文藝爭鳴,2009(3):132-135.

        [6] 劉艷.遠安嫘祖廟會祭祀蠶神民俗略觀[J].文學教育(上),2011(7):124-126.

        [7] 趙均中,何天度.嫘祖與鹽亭[J].文史雜志,1994(5):41.

        [8] 衛(wèi)斯.嫘祖故里“西陵”歷史地望考——兼論“嫘祖文化圈”內(nèi)的考古發(fā)現(xiàn)[J].農(nóng)業(yè)考古,2007(1):160-165.

        [9] 陳澄泉,宋浩杰.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122-129.

        [10] 樊樹志.烏泥涇與黃道婆——紀念上海建城七百年[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5):38-45.

        [11]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吳興錢山漾遺址第一、二次發(fā)掘報告[J].考古學報,1960(2):73-91.

        [12] 周匡明.我國早期蠶業(yè)史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農(nóng)史,2011(2):23-29.

        [13] 李紹先.中華蠶桑絲織起源多元論[J].文史雜志,2010(5):7-10.

        [14] 繆啟愉.王禎的為人、政績和《王禎農(nóng)書》[J].農(nóng)業(yè)考古,1990(2):326-335.

        Comparative study on Xiancan and Xianmian

        LI Bin1, LI Qiang2, YANG Xiao-ming1
        (1.College of Textile,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2.College of Textiles,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200, China)

        The common people in ancient China adored and feted to Lei Zu and HUANG Daopo, at the same time, Lei Zu and HUANG Daopo were called "Xiancan" and "Xianmian" respectively and were placed in the ceremonies of feudal state by rulers. According to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idols of textile industry, some differences in their common features and some common features in thei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Lei Zu; HUANG Daopo; Comparative study

        K871

        B

        1001-7003(2012)03-0055-06

        2011-11-20;

        2011-12-27

        李斌(1979― ),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紡織工程。通訊作者:楊小明,教授,博導,ynide@sina.com。

        猜你喜歡
        嫘祖崇拜紡織
        澳洋紡織
        紡織報告(2022年8期)2022-08-25 08:14:38
        紡織屆的“兩優(yōu)一先”
        嫘祖養(yǎng)蠶
        幼兒100(2021年17期)2021-06-19 09:54:54
        嫘祖和你聊保護隱私
        我崇拜的那條“龍”
        學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2
        嫘祖養(yǎng)蠶的故事
        西夏天崇拜研究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18
        我最崇拜的人
        崇拜
        父母必讀(2016年3期)2016-09-13 08:03:37
        嫘祖繅絲
        男女做羞羞事的视频网站| 91视频88av|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百度| 亚洲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国语在线对白观看| 屁屁影院ccyy备用地址| 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草国产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三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 成年人黄视频大全|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一二三|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二三四日本中文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熟女乱色一区| 精品国产a一区二区三区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婷婷|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麻豆| 中文字幕你懂的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国产哟交泬泬视频在线播放| 淫秽在线中国国产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的天堂|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聊天app| 日本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97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孕妇|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99ri国产在线观看|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奶头又大又白喷奶水av|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蜜桃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 精品国产成人av久久|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