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平,苗海青,聶開偉,莫森耀,曹建勤
(1.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2.江蘇省絲綢科學研究所,江蘇 蘇州 215123;3.蘇州絲綢博物館,江蘇 蘇州 215003;4.中國絲綢博物館,杭州 310002;5.安徽涇縣曹氏宣紙有限公司,安徽 涇縣 242500)
蠶絲宣紙工藝研究
丁志平1,2,苗海青1,聶開偉3,莫森耀4,曹建勤5
(1.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2.江蘇省絲綢科學研究所,江蘇 蘇州 215123;3.蘇州絲綢博物館,江蘇 蘇州 215003;4.中國絲綢博物館,杭州 310002;5.安徽涇縣曹氏宣紙有限公司,安徽 涇縣 242500)
探討了蠶絲與宣紙結合制成蠶絲宣紙的工藝,用制好的紙漿與練白蠶絲、染色蠶絲按不同比例復配。試驗結果表明:漿液中剪斷后的蠶絲兩端自然成帚化狀態(tài),并借助宣紙的氫鍵締結,宣紙紙漿、蠶絲按比例配伍攪拌后,靜止后的懸浮狀態(tài)完全一樣,分散均勻撈紙時無需再攪拌。通過濕壓、烘干、收邊、中溫熨燙等工藝制成的蠶絲宣紙,除保留傳統(tǒng)宣紙的特性外,還增加了成品肌理的視覺美感,吸墨、發(fā)色、透氣、透色性俱佳。
蠶絲;宣紙;制作工藝
宣紙是中國特有的書畫載體,其中以安徽省宣城涇縣產的宣紙最為有名,色亮如緞、柔韌如棉。原材料主要是榆科多年生木本植物的青檀皮。制作工藝流程為:剝青檀皮→清水蒸煮→捶打→漚制→灰漿浸泡→連灰蒸煮→漂洗→曝曬→水洗→搗泥→漂洗→洗凈的白料放入槽內→注入山間泉水制成紙漿→抄紙→濕壓→烘干→收邊→成品[1]。其工藝有許多與紡織工藝有相近之處,例取出青檀皮扯成細纖與紡織纖維中麻的制纖工藝一致;絲宣紙制漿過程中的蒸熟搗細、導溪置碓、活流陶漂、添加藥料、打漿入膠等工序[2]也與古代絲織品中搗練絲帛的方法,如草木灰浸泡兼日曬法、豬胰煮練法、木杵捶打法[3]相似。紙漿中加入青苔、動物毛發(fā)、生皮纖維等可制成各種肌理效果的宣紙[4],中國畫家溺愛宣紙,控制宣紙性能的技巧也成了中國繪畫之特色[5]。在宣紙紙漿中加入精練后的蠶絲制作成的蠶絲宣紙鮮有報道。通過試驗,將制好的紙漿與剪斷后的練白蠶絲、染色蠶絲經反復試驗按不同比例復配在一起。試驗結果表明:漿液中剪斷后的蠶絲兩端自然成帚化狀態(tài),精練后的蠶絲產生一定的強度和伸展力,符合宣紙生產工藝中的撈紙→曬紙→剪紙三大關鍵的全部要求[6],制成的蠶絲宣紙除保留傳統(tǒng)宣紙?zhí)赜械臐嵃兹犴g、平滑受墨、體質輕、柔軟耐折等特性外,還增加了具有蠶絲的纖維結構和成品肌理的視覺美感,經中溫壓燙后的蠶絲宣紙更是絲光柔美、靈性十足。
宣紙紙漿:復配好的紙漿(安徽省涇縣曹氏宣紙有限公司)。
制備宣紙的蠶絲規(guī)格:分3組,第一組長度為5~8 cm、第二組長度為2.5~4 cm、第三組長度為1.5~2.5 cm(江蘇省絲綢科學研究所)。
試驗助劑:純堿、雷米邦、保險粉、硫酸銨、無水硫酸鈉(分析純,無錫市盛亞化工有限公司),去離子水、酸性染料(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染織實驗室),勻染劑、冰醋酸、固色劑(化工級,江蘇省絲綢科學研究所)。
XTL-3400連續(xù)變倍三目體視顯微鏡,撈紙簾(CSSB-4,曹氏宣紙有限公司),紙漿槽池(CS-SB-4,曹氏宣紙有限公司),濕紙平板榨干機(CS-SB-4,曹氏宣紙有限公司),焙紙烘壁(CS-SB-9,曹氏宣紙有限公司),普通攪拌機(CS-SB-1,曹氏宣紙有限公司),雙組四壓光機(ZG-950,溫州甌海紙品機械有限公司)。
蠶繭繅絲工藝:煮繭(90±5 ℃)→索緒集緒(將3粒正緒繭合并為特細絲,9~15粒正緒繭合并為細絲)→卷繞干燥(引出的蠶絲通過交絡裝置邊干燥邊卷繞成絞狀)→成品(絞狀生絲)。
絞狀生絲練白工藝:初練工藝(60~80 ℃,60±5 min,1∶20)→復練工藝(95~100 ℃,60 min±5 min,1∶20)→精練工藝(95~100 ℃,45 min±5 min,1∶20→焙烘溫度(80~90 ℃)→白絲剪切(3組規(guī)格)→熟絲成品(絞狀白絲)。
練白絲絞染工藝:絞染(60~80 ℃,60 min±5 min,浴比1∶20)→固色(95~100 ℃,60 min±5 min,1∶20)→焙烘溫度(80~90 ℃)→色絲剪切(3組規(guī)格)→成品(絞狀熟色絲)。
蠶絲宣紙工藝流程:剝青檀皮→清水蒸煮→捶打→漚制→灰漿浸泡→連灰蒸煮→漂洗→曝曬→水洗→搗泥→漂洗→洗凈的白料放入槽內→注入山間泉水制成紙漿→加入精練好的蠶絲→抄紙→濕壓→烘干→收邊→中溫壓燙→成品。
蠶絲宣紙壓燙工藝:壓燙溫度100~105 ℃,壓燙車速:(8±2)m/min,壓燙壓力:(3±2)kg/m2。
桑蠶絲精練助劑配方:水99.44 %,純堿0.39 %,雷米邦0.10 %,保險粉0.07 %。
練白桑蠶絲絞染助劑配方:酸性染料1.00 %,去離子水95.80 %,勻染劑 1.00 %,硫酸銨1.00 %,冰醋酸98 %(質量分數(shù)0.70 %),無水硫酸鈉0.50 %。
練白桑蠶絲絞染固色助劑配方:酸性染料固色劑5.00 %,去離子水95.00 %。
蠶絲純白宣紙紙漿配方:宣紙紙漿75.00 %,白絲一組5.00 %,白絲二組 8.00 %,白絲三組12.00 %。
蠶絲純白宣紙紙漿配方:宣紙紙漿75.00 %,色絲一組5.00 %,色絲二組8.00 %,色絲三組12.00 %。
常規(guī)的23.3 dtex(22/20 D)的1根生絲是由7~9粒桑蠶繭繅絲而成,其中絲素約占75 %,絲膠約占25 %。用于制作蠶絲宣紙的蠶絲,由3粒桑蠶單繭繅絲集緒、5粒桑蠶單繭繅絲集緒、15粒桑蠶單繭繅絲集緒組成3個小組。為保證精練后的蠶絲經剪切后兩頭自然產生帚化現(xiàn)象,在精練時也再從25 %的絲膠中去掉90 %~95 %的絲膠,圖1為不同繭粒數(shù)在顯微鏡下的繅絲效果。通過特種繅絲后經練白、染色后的蠶絲,只要剪斷就自然帚化。
圖1 不同繭粒數(shù)的繅絲效果Fig.1 The effect of silk reeling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cocoon
通過反復試驗證明在浴比1∶100的蠶絲中添加宣紙懸浮劑后,蠶絲剪切后兩頭呈現(xiàn)帚化狀態(tài),使蠶絲在水中的懸浮效果更佳,如圖2為相同的浴比下蠶絲的懸浮和宣紙紙漿的懸浮效果。尤其是宣紙紙漿、蠶絲按比例配伍攪拌后,靜止后的懸浮狀態(tài)完全一樣,分散均勻撈紙時無需再攪拌。
圖2 白色紙漿與染色蠶絲懸浮狀態(tài)Fig.2 Suspended state of white pulp and dyeing silk
盡管造紙中的堿性制漿、酸性撈紙與桑蠶繭制絲時的堿性脫膠、酸性染色的工藝有諸多的類同之處,但精練后的蠶絲雖光澤獨特、手感柔潤,卻不具備植物纖維里的氫鍵,因此單用蠶絲按宣紙的抄造方法不能成為絲綢紙,只有按比例在紙漿中加入蠶絲,通過攪拌及在撈紙的運動中,懸浮中的蠶絲才會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宣紙紙漿的纖維中。圖3a用連續(xù)變倍三目體視顯微鏡觀察,蠶絲隨著植物纖維在氫鍵的締結中產生牢度;圖3b為蠶絲宣紙的成品表面肌理,蠶絲所形成的偶然形態(tài)靈性十足,質紋俱美。
圖3 蠶絲宣紙的纖維結構和表面肌理Fig.3 Fiber structure and surface texture of silk rice paper
圖4為撒絲宣紙效果圖。在紙漿槽池中用撈紙簾撈好后,用手工任意或有意將特種精練過的蠶絲揮撒在撈好紙的紙簾上,這種揮撒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性再創(chuàng)造,宣紙紋理奇美,絲絲舒展自如,極富靈性。由于操作時的偶然性會使得撒絲宣紙的圖形千姿百形,同一形狀根本無法重演,因此撒絲宣紙本身具有無法復制特性,增加了贗品仿制的難度。經壓燙工藝后的蠶絲宣紙,光澤潔白,手感柔潤,吸墨、發(fā)色性能俱佳。
圖4 撒絲宣紙Fig.4 Unbending thrown silk rice paper
1)蘇杭繭質優(yōu)良,蠶絲細圓勻緊,與安徽省宣城涇縣書畫宣紙的結合,是2種中國文化元素的珠聯(lián)璧合,蠶絲宣紙潔白柔韌、平滑受墨、絲光柔美、靈性實足。
2)用精練后的蠶絲制成的蠶絲宣紙,裁切下來的邊角料,通過回槽制漿仍可以反復再用,因此對蠶絲的損耗幾乎為零。
3)由于蠶絲是依附宣紙紙漿氫鍵締結而產生牢度的,2種纖維的分布呈現(xiàn)不規(guī)則方向交結而成,加之成品蠶絲宣紙表面的偶然形態(tài)紋理的不可復制性,增加了贗品仿制的難度。
[1] 劉仁慶.國寶宣紙[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33-38.
[2] 潘吉星.中國造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5.
[3] 趙翰生.中國古代紡織與印染[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66-67.
[4] 方曉陽,吳丹彤,盧一葵.安徽涇縣“千年古宣”宣紙制作工藝調查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8(12):1-8.
[5] 吳冠中.宣紙戀[N].北京晚報,1985-08-10(3).
[6] 吳世新.論宣紙生產的三大關鍵工序[J].中華紙業(yè),2010(13):76-78.
Study on the silk rice paper craft
DING Zhi-ping1,2, MIAO Hai-qing1, NIE Kai-wei3, MO Sen-yao4, CAO Jian-qin5(1. College of Ar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2. Jiangsu Silk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Suzhou 215123, China; 3. Suzhou Silk Museum, Suzhou 215003, China; 4. China Silk Museum, Hangzhou 310002, China; 5.Cao Rice Paper Co.,Ltd., Jingxian 242500, China)
In order to make silk rice paper, we have done many repeated tests using the prepared pulp,training white silk and dyeing silk, which are mixed in various proportions. The suspension silk of pulp wellproportioned inlaid in the paper pulp fibers, and due to hydrogen bond to produce fastness, silk rice paper was made through wet compression, dry, edging, temperature ironing process and other crafts. In addi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rice paper, silk rice paper has other good properties, such as visual aesthetic feeling of texture, absorbing ink, color, breathable and translucent color.
Silk; Rice paper; Production process
TS149;TS75
A
1001-7003(2012)02-0018-03
2011-09-10
丁志平(1960- ),男,工程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主要從事絲綢織印圖案、工藝設計、新品研發(fā),絲綢工藝美術新品研發(f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