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成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郫縣 611700)
新建南(寧)廣(州)鐵路為有砟軌道,I級干線,雙線電氣化,設計時速250km,線路全長577.1公里。南廣鐵路5標二分部管段內(nèi)分部23座橋,位于廣西東部藤縣境內(nèi),丘陵地區(qū),全橋位于R-5500和R-6000的曲線上,橋面寬度設計12.2m,孔垮設計為32m和24m。橋面防水包括橋面道砟槽板和橋面電纜槽的防水。橋面道砟槽(橋粱擋渣墻之間的橋面,含擋渣墻根部)防水層施工包括:基層處理、涂刷基層處理劑、鋪設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澆筑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保護層。橋面電纜槽防水層電包括:基層處理、涂刷聚氨酯、澆筑保護層施工。
全面掌握《客運專線鐵路常用跨度梁橋面附屬設施》通橋(2008)8388A中的有砟軌道橋面防水設計。結(jié)合設計要求熟悉《客運專線橋梁混凝土橋面防水層暫行技術條件(科技基[2007]56號)》中的相關要求。二分部橋面采用長度小于33m,寬度100cm,厚度4.5mm的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
統(tǒng)計原材料規(guī)格型號及數(shù)量,列出各種材料的性能指標及檢驗頻次。主要防水材料是RWB-801鐵路橋、涵專用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基層處理劑、聚氨酯防水涂料。
橋面排水方向(詳見通橋[2008]8388A-61),有砟軌道橋面采用雙側(cè)擋水,擋砟墻內(nèi)側(cè)人字排水坡度2%,擋渣墻外側(cè)電纜槽內(nèi)從粱邊到粱中心設置2%排水坡度。示意圖如下:
2.1、地端子按照“鐵路綜合接地系統(tǒng)通號(2009)9301”檢查數(shù)量、位置,進行電阻檢測,單體電阻值不大于4Ω為合格。
2.2、橋臺臺頂?shù)理牟郯甯哂谠O計高程的,人工處理臺頂至設計高程;臺頂?shù)陀谠O計高程的采取加厚防水保護層的方式解決。
2.3、擋渣墻倒角修整施工完畢。
2.4、擋渣墻管篦全部安裝完成,安裝前應在過水孔底部涂刷防水涂料且需鋪設防水層。預留孔洞孔徑不滿足安裝要求的,人工處理完畢,安放管篦。
2.5、梁上及橋臺落水管蓋全部安裝到位。
2.6、梁體預留的提梁孔采用與梁同等標號的C50砼封閉。
2.7、粱面基層的浮漿、水泥硬皮、灰塵及污漬清理干凈。
2.8、電纜槽的防水處理在槽內(nèi)的接地完成、槽內(nèi)基面找平后進行。
橋面道砟板防水層是指橋粱擋渣墻之間的橋面(含擋渣墻根部)的部分,包括:基層處理、涂刷基層處理劑、鋪設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澆筑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保護層,防水布置如下圖。
道砟板防水層施工是橋面防水的關鍵部位,也是施工的難點部位。
3.1 基層面檢查及處理
1 )防水層施工前先對基層面進行驗收,在驗收中,將采取各種措施進行缺陷項目的處理:發(fā)現(xiàn)橋面上有浮漿、雜物或者剝落、松散的部位,采用鋼刷進行清除;在發(fā)現(xiàn)擋砟墻、豎墻或者梁面上有灰塵、砂粒等殘留物,采用高壓風吹掉灰塵或高壓氣槍沖掉砂粒;在出現(xiàn)有大面積油污的部位,采用購買的蘇打水進行清理。
2 )基層面要做到平整,平整度的要求:用1米長靠尺測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每米不應超過一次。
3.2 涂刷基層處理劑
1 )涂刷高聚物改性瀝青基層處理劑時,基層要保持清潔干燥。
2 )高聚物改性瀝青基層處理劑每平方米用量不少于0.4kg。
3 )在基層上涂刷高聚物改性瀝青基層處理劑,應涂刷均勻、不露底面,不堆積。
3.3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鋪設
1 )防水層結(jié)構(gòu)型式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防水體系構(gòu)造示意圖(道砟槽內(nèi))
2 )基層表面必須干凈,無灰塵;不得有明水,嚴禁雨中施工。
3 )采用多臺噴燈同時烘烤熱熔鋪貼卷材。
4 )當基層處理劑干燥不粘手時,方可進行卷材的鋪貼。
5 )防水卷材縱、橫向的搭接長度均不得小于100mm。在已涂刷基層處理劑并干燥的基層表面,留出搭接縫尺寸,將鋪貼卷材的基準線彈好,以便按此基線記性卷材鋪貼施工。
6 )卷材鋪貼應從一端開始,橋面橫向由低向高順序進行;點燃噴燈,烘烤卷材底面的瀝青層及基層上的處理劑(烘烤噴燈以距離卷材輥30cm左右為宜),烘烤要均勻,將卷材底面瀝青層熔化后,即可向前滾鋪。為保證卷材與基層的粘結(jié),卷材熱熔鋪貼過程中,應邊鋪貼邊滾壓排氣粘合,滾壓工具可采用15~20kg重,1m長,直徑約為15cm的鋼輥。
7 )卷材底面熔化以瀝青接近流淌,呈黑亮為度,不得過分加熱后燒穿卷材。
8 )卷材搭接處的上層和下層卷材應完全熱熔粘合,已保證搭接處粘貼牢固,搭接縫處應有自然溢出的熔融瀝青。
9 )卷材鋪貼到梁體周邊收口部位時,滾壓后應有自然溢出的熔融瀝青。采用刮板抹平密封收口。
10 )防水層鋪設施工環(huán)境溫度不宜低于零下20℃。
11 )制作防水層時不得應流濺或其它原因而污染梁體。
3.4 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保護層
1 )澆筑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保護層時一定弄清排水方向、流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詳見通橋[2008]8388A-61)。有砟混凝土橋面道砟槽內(nèi)保護層設計為6cm厚。
橋面設計人字形排水,排水坡度2%。測量沿橋梁中線每4m布一個保護層標高控制點(此點在里程上距橋面泄水管2m),澆筑10cm*10cm混凝土小墩,其頂面與保護層頂面平齊,沿橋梁中線保護層高程控制點拉線沖筋;在擋砟墻靠道砟槽一側(cè)的根部,在泄水孔中心里程處,相鄰泄水孔中間分別測量保護層頂面高程,標記在擋砟墻上,(兩相鄰泄水孔中間保護層頂面高程比泄水孔處高4cm,按照2%的匯水坡度計算)。分別以擋砟墻根部和橋梁中線的高程控制點基準拉線,并結(jié)合5m長的鋁合金收面尺控制保護層頂面標高。
2 )防水層鋪貼完成后30分鐘,即可澆筑保護層。
3 )澆筑混凝土保護層時,其施工用具、材料必須輕吊輕放,嚴禁碰傷已鋪設好的防水層。
4 )保護層采用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拌合、澆筑和養(yǎng)護應符合《客運專線高性能混凝土暫行技術條件》的有關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
5 )橋面保護層縱向每隔4m、同時沿縱向在中間作一寬約10mm、深約保護層厚度的斷縫。當保護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時,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將斷縫填實、填滿,不得污染保護層及梁體。
6)保護層表面應平整、流水暢通。
7)應采用強制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3min,注意纖維拌和均勻。
8)采用平板振搗器搗實,振搗時間為20秒左右,并無可見空洞為止。
9)混凝土接近初凝時方可進行抹面,抹刀應光滑以免帶出纖維,抹面時不得加水,抹面次數(shù)不宜過多。
10)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采取保水養(yǎng)護。冬季施工應加入防凍劑。自然養(yǎng)護時,橋面應采用草袋或麻袋覆蓋,并在其上覆蓋塑料薄膜,橋面混凝土灑水次數(shù)應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濕。當環(huán)境相對濕度小于60%時,自然養(yǎng)護應不少于28d;相對濕度在60%以上時,自然養(yǎng)護應不少于14d。
電纜槽防水施工包括:基層處理、涂刷聚氨酯、澆筑保護層
4.1 基層處理
見道砟板防水層的基層面檢查及處理。
4.2 涂刷聚氨酯
1)聚氨酯防水涂料總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約2.4kg。
2)準備圓形拌和桶、220V電源、手持式攪拌器、量具。
3)涂料主劑(甲組份)、固化劑(乙組份)須按產(chǎn)品說明進行配制,每種組份的稱量誤差不得大于±2%。
4)基層表面要干凈,不得有明水,嚴禁雨中施工。
5)采用金屬鋸齒板(應保證涂膜厚度達到2.0mm)將涂料均勻涂刷于基層表面?;鶎右髨怨?、平整、無雜物、充分干燥,陰、陽角要做成弧圓形,陰角直徑大于50mm,陽角直徑大于10mm。
6)采用人工涂刷配制涂料時,按照先主劑、后固化劑的順序?qū)⒁后w倒入容器,并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攪拌時間3~5min。
7)攪拌時不得加水,必須采用機械方法攪拌,攪拌器的轉(zhuǎn)速宜在200~300轉(zhuǎn)/分。
8)涂刷時應分2次進行,以防止氣泡存于涂膜內(nèi)。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層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時內(nèi)使用金屬鋸齒板進行第二次刮涂。刮涂后應隨即灑砂一層,砂粒直徑20~40目為宜。
9)配制好的涂料應在20分鐘內(nèi)用完,隨配隨用。
10)對擋砟墻、豎墻等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輥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
11)不得使用風扇或類似工具縮短干燥時間。
12)涂刷后12小時內(nèi)須防止雨淋及暴曬。
13)在膠粘材料固化前不得在其上行走或進行下道工序作業(yè);防水層完全干固后,方可澆筑保護層。
4.3 澆筑保護層
澆筑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保護層時一定弄清排水方向(詳見通橋[2008]8388A-61)。保護層設計4cm厚,必須彈墨線控制流水方向和高程。
無聲屏障的橋梁在梁體兩端電纜槽內(nèi)設置擋水臺10cm寬,10cm高(高出保護層4~5cm即可)。
在接觸網(wǎng)基礎及擋水臺處的保護層統(tǒng)一做成20cm~25cm長的斜坡,可保證電纜線布設豎向坡度不大于30cm,斜坡頂面與臺階頂面平齊。
電纜槽底部混凝土保護層表面必須平整、收光。
5.1 靠道砟槽內(nèi)擋砟墻根部防水處理
道砟槽內(nèi)橋面的防水卷材鋪至擋砟墻根部,在擋砟墻根部處加鋪卷材附加層,附加層沿擋砟墻彎起高度5cm,沿橋面水平寬度15cm,防水卷材上澆筑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詳見通橋[2008]8388A-40)。防水卷材搭接處采用粘結(jié)劑(聚氨酯)封邊處理。在擋砟墻根部,距梁體頂面5cm處,彈一墨線(與縱坡一致),用以控制卷材彎起高度。
5.2 泄水管處防水處理
橋面泄水管處防水按照下圖進行,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在管口處無需貼卷材附加層,直接將泄水管處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然后翻貼切開,然后翻貼至泄水管內(nèi)壁(詳見通橋[2008]8388A-40),按照B詳圖施工即可(詳見通橋 [2008]8388A-47)。泄水管處的保護層設置45°倒角,以便積水快速流到泄水孔(詳見通橋[2008]8388A-02)。
5.3 擋砟墻、豎墻排水孔
擋砟墻、豎墻過水孔底部及兩側(cè)涂刷聚氨酯(見通橋[2008]8388A-47),并澆筑 C40細石聚丙烯腈纖維混凝土保護層,排水坡度2%。
5.4 靠電纜槽側(cè)擋砟墻根部及豎墻根部防水處理(有泄水管)
對擋砟墻、豎墻等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輥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
電纜槽內(nèi)保護層與擋砟墻及豎墻接縫處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封邊,封邊寬度大于8cm(見通橋[2008]8388A-40)。注意在電纜槽內(nèi)的擋砟墻及豎墻根部豎向(不是水平向)無需防水涂料,水平方向有聚氨酯涂料。
6.1 防水層及保護層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按照《客運專線橋梁混凝土橋面防水層暫行技術條件(科技基[2007]56號)》進行。
6.2 防水涂料應涂刷均勻,無漏刷、無氣泡。鋪設完成后,用橡膠測厚儀檢查涂層厚度,每孔梁檢測10處。
6.3 防水卷材的鋪設應平整、無破損、無空鼓,搭接處及周邊均不得翹起。
6.4 保護層達到設計強度后,應鉆取芯樣進行混凝土與卷材或涂料的粘結(jié)強度檢測,每孔梁檢測3處。取樣后的孔洞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填滿。
6.5 保護層表面不得出現(xiàn)裂縫,防水卷材先試鋪,再大面展開。
6.6 施工時段安排在晴朗天氣進行施工,盡量避免雨季施工,事先準備好各種防雨材料,在施工時如遇暴雨即可進行遮蓋,防止雨水侵襲施工面。
6.7 在橋面保護層的養(yǎng)護期內(nèi),在橋臺臺尾處封閉,禁止一切車輛上橋。
[1]韓翠霞.滬杭高鐵CRTSⅡ型板式無砟軌道梁面防水層施工技術 [J].中國建筑防水,2012(02).
[2]牛斌,崔冬芳,徐升橋,鄧運清.客運專線橋梁混凝土橋面防水層暫行技術條件[A].全國第十次防水材料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