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鵬,魏寶東
(沈陽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遼寧沈陽110866)
雙重抗性篩選輔酶Q10高產菌株
尹 鵬,魏寶東*
(沈陽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遼寧沈陽110866)
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sp11為出發(fā)菌株,利用紫外線誘變處理,以制霉菌素和維生素K3雙抗性為篩選標記,獲得制霉菌素抗性突變株Asp11-N006和制霉菌素及維生素K3雙重抗性突變株Asp11-N006-V01,其合成輔酶Q10的能力較出發(fā)菌株顯著提高。Asp11-N006和Asp11-N006-V01的輔酶Q10產量分別為28.27mg/L和38.46mg/L,較出發(fā)菌株分別提高了0.34倍和0.82倍,且遺傳性狀穩(wěn)定。
米曲霉,輔酶Q10,誘變,抗性篩選
輔酶Q10是生物體內廣泛存在的脂溶性醌類化合物,又稱泛醌、癸烯醌,它是呼吸鏈中NADH脫氫酶、Ain酸脫氫酶和維生素B-C復合物之間的脂溶性電子載體,是細胞能量代謝的生成要素[1-2]。作為與能量轉換有關的若干酶系統(tǒng)的輔助因子之一,它不僅是呼吸鏈上的氧化還原成分,更是生成ATP的必需輔酶[3]。輔酶Q10可與線粒體內膜相結合,在呼吸鏈中起載體作用;另外,因其醌式及側鏈異戊烯基結構等特點,還是重要遞氫體和細胞能量生成要素,并具有抗氧化和控制細胞內氧氣流動等性能,在生命體中發(fā)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4]。它不僅是細胞自身天然的抗氧化劑、細胞代謝的促進劑和呼吸的激活劑,對清除自由基及穩(wěn)定生物膜功能有著重要作用,還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預防心臟病、保護肝臟和抗癌等作用[5]。因此,輔酶Q10在用于臨床治療疾病、提高免疫力和延緩人體衰老等方面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6]。利用微生物發(fā)酵生產輔酶Q10是最具發(fā)展前途的生產方式。但是,有很多因素制約著發(fā)酵法工業(yè)化生產,而導致產量相對較低。其中,高產菌株的選育是目前發(fā)酵法生產輔酶Q10的研究關鍵。本實驗從篩選輔酶Q10高產菌株出發(fā),以米曲霉為出發(fā)菌株,定向篩選得到抗性突變株,以期能有所突破,提高輔酶Q10產量。米曲霉作為發(fā)酵生產輔酶Q10的新菌種,在國內外尚未見到相關報道。因此,通過本研究,以期為工業(yè)化生產輔酶Q10提供新的實踐基礎和理論依據(jù)。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本院實驗室保存;斜面培養(yǎng)基 PDA培養(yǎng)基(新鮮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蒸餾水1000mL,pH自然);發(fā)酵培養(yǎng)基(%) 葡萄糖2.5、蔗糖2.5、蛋白胨1、酵母浸粉2、KH2PO40.1、K2HPO40.05、MgSO40.05,pH6.5;抗性培養(yǎng)基 采用PDA培養(yǎng)基,分別加入一定量的制霉菌素和維生素K3;輔酶Q10標準品 北京夏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制霉菌素、維生素K3美國Genview;其他試劑 均為分析純和生化試劑。
PB-10 pH計 Sartorius Co.Ltd;恒溫振蕩培養(yǎng)箱 北京沃德電子實驗設備廠;CT14RD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 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RE-52A旋轉蒸發(fā)儀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TU-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1.2.1 孢子懸液的制備 取一支新鮮培養(yǎng)至孢子成熟的出發(fā)菌株試管斜面,加入5mL去離子水,輕輕振蕩試管,洗下斜面上的孢子,轉移至裝有10mL無菌水的三角瓶(內含玻璃珠)中,再加入5mL去離子水沖洗斜面,并一同轉入三角瓶,然后搖床振蕩30min以充分打散孢子團,最后通過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調整孢子懸液的濃度為107個/mL。
1.2.2 制霉菌素和維生素K3最小抑制濃度的確定 在PDA培養(yǎng)基中分別添加質量濃度為70、80、90、100、110、120、130、140μg/mL的制霉菌素,制成抗性平板,取0.2mL出發(fā)菌株制備的孢子懸液涂布于該抗性平板上,同時以未加制霉菌素的平板作為對照,30℃培養(yǎng)3~4d后觀察菌落的生長狀況。
在PDA培養(yǎng)基中分別添加質量濃度為120、130、140、150、160、170μg/mL的制霉菌素,制成抗性平板,將誘變得到的抗性菌株Asp11-N006制備孢子懸液,取0.2mL涂布于該抗性平板上,確定最小抑制濃度。在確定該濃度之后,在PDA培養(yǎng)基中添加該濃度的制霉菌素,同時添加質量濃度為320、340、360、380、400、420、440、460μg/mL的維生素K3制成抗性平板,取0.2mL抗性菌株Asp11-N006制備的孢子懸液涂布于該平板,同時以未加維生素K3的平板作為對照,30℃培養(yǎng)3~4d后觀察菌落的生長狀況。
1.2.3 紫外誘變 將20W的紫外燈開啟預熱20min,取5mL制備的孢子懸液于9cm的無菌培養(yǎng)皿中,置于紫外燈下垂直距離30cm處邊磁力攪拌邊照射,照射時間為5min,然后在紅燈下吸取1mL紫外照射的孢子懸液適當稀釋,涂布平板進行抗性篩選,同時以未經照射的空白組為平行對照。
1.2.4 平板初篩 將誘變后的孢子懸液適當稀釋涂布于抗性平板上,30℃培養(yǎng)3~4d,挑取菌落生長快、孢子數(shù)量多的單菌落轉接入斜面培養(yǎng)基,30℃培養(yǎng)后冷藏保藏,以備進一步搖瓶復篩。
1.2.5 搖瓶復篩 將初篩得到的抗性菌株按1.2.1的方法制備孢子懸液,調整濃度為109個/mL,然后按12%的接種量,直接將孢子懸液接到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30℃、180r/min恒溫振蕩培養(yǎng)72h。離心收集菌體,測定輔酶Q10產量。
1.2.6 產物分離測定 利用堿醇皂化法[7]從菌體中提取輔酶Q10。采用薄層層析(TLC)分離濃縮發(fā)酵液中的輔酶Q10,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8]測定發(fā)酵液中輔酶Q10的產量。
米曲霉為好氧型真菌,是重要且安全的工業(yè)發(fā)酵菌株[9]。將米曲霉作為出發(fā)菌株發(fā)酵培養(yǎng)后,對其菌體的萃取液進行濃縮,并定容于1mL無水乙醇中進行薄層層析分離,結果見圖1。
由圖1可以看出,出發(fā)菌株粗提品經TLC(薄層層析)分離,在與輔酶Q10標準品色帶相同的Rf值處,也分離出了色帶,刮下標準品色帶和出發(fā)菌株粗提品色帶,分別定容于3mL無水乙醇中,在190~330nm波長范圍內進行紫外掃描,結果見圖2。
由圖2可以看出,出發(fā)菌株粗提品的紫外吸收峰型和輔酶Q10標準品的吸收峰型相一致,這說明米曲霉能合成輔酶Q10,其出發(fā)菌株的產量為21.09mg/L。
圖1 輔酶Q10標準品與出發(fā)菌株粗提品的薄層層析圖Fig.1 Thin-layer chromatogram of coenzyme Q10standard and the starting strains crude products
圖2 出發(fā)菌株粗提品的紫外吸收光譜Fig.2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a of starting strain crude products
在PDA培養(yǎng)基中分別添加質量濃度為70、80、90、100、110、120、130、140μg/mL的制霉菌素,制成抗性平板,取出發(fā)菌株制備的孢子懸液涂布于該抗性平板上,同時以未加制霉菌素的平板作為對照,30℃培養(yǎng)3~4d后觀察菌落的生長情況,見表1。
表1 制霉菌素對菌體生長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nystatin on cell growth
通過表1可以確定制霉菌素的最小抑制濃度為130μg/mL,并以此濃度作為抗性篩選標記。出發(fā)菌株Asp11的孢子懸液經紫外誘變處理,適當稀釋后涂布于含制霉菌素濃度130μg/mL的抗性平板上,30℃培養(yǎng)3~4d,挑取生長良好的單菌落轉接于PDA斜面。再經搖瓶復篩,得到8株產量高于出發(fā)菌株25%的制霉菌素抗性菌株,見表2。其中,抗性菌株Asp11-N006的產量提高幅度最大,輔酶Q10產量為28.27mg/L,較出發(fā)菌株提高了0.34倍。再對該抗性菌株連續(xù)傳代十次,進行遺傳穩(wěn)定性實驗。結果顯示,隨著傳代次數(shù)的增加,各代菌株輔酶Q10產量從28.27mg/L到27.06mg/L,產量無明顯減少,說明該突變株的性狀能穩(wěn)定遺傳。
表2 抗性菌株的輔酶Q10產量Table 2 The production of coenzyme Q10from resistant strains
結果表明,選育制霉菌素抗性突變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輔酶Q10產量。推測原因,制霉菌素作為一種大環(huán)內酯類真菌抑制劑,能和真菌細胞膜中的麥角固醇結合,引起細胞膜損傷,從而使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能由于制霉菌素抗性突變株的細胞膜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從而增加了菌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有利于進一步合成輔酶Q10。
在PDA培養(yǎng)基中分別添加質量濃度為120、130、140、150、160、170μg/mL的制霉菌素,制成抗性平板,取上述誘變得到的抗性菌株Asp11-N006制備的孢子懸液涂布于該抗性平板上,同時以未加制霉菌素的平板作為對照,30℃培養(yǎng)3~4d后觀察菌落的生長狀況,確定制霉菌素的最小抑制濃度,見表3。
在確定該濃度之后,在PDA培養(yǎng)基中添加該濃度的制霉菌素,同時添加質量濃度為320、340、360、380、400、420、440、460μg/mL的維生素K3制成雙重抗性平板,取抗性菌株Asp11-N006制備的孢子懸液涂布于該平板,同時以未加維生素K3的平板作為對照,30℃培養(yǎng)3~4d后觀察菌落的生長狀況,見表3。
表3 維生素K3對菌體生長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Vitamin K3on strain growth
通過表3可以確定制霉菌素的最小抑制濃度為150μg/mL、維生素K3的最小抑制濃度為420μg/mL,并以此濃度作為抗性篩選標記。將抗性菌株Asp11- N006的孢子懸液進行紫外誘變處理,適當稀釋后涂布于含制霉菌素濃度150μg/mL和維生素K3濃度420μg/mL的抗性平板上,30℃培養(yǎng)3~4d,挑取生長良好、孢子數(shù)量多的單菌落轉接于PDA斜面。再經搖瓶復篩,得到5株產量高于出發(fā)菌株50%的制霉菌素及維生素K3雙重抗性菌株,其中,抗性菌株Asp11-N006-V01的產量提高幅度最大,輔酶Q10產量為38.46mg/L,較抗性菌株Asp11-N006提高了0.36倍,較出發(fā)菌株提高了0.82倍。再對該抗性菌株連續(xù)傳代十次,進行遺傳穩(wěn)定性實驗。結果顯示,隨著傳代次數(shù)的增加,各代菌株輔酶Q10產量從38.46mg/L到37.23mg/L,產量無明顯減少,說明該突變株的性狀能穩(wěn)定遺傳。
結果表明,以制霉菌素抗性突變株為出發(fā)菌株,進一步篩選得到制霉菌素及維生素K3雙重抗性突變株,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輔酶Q10產量。在輔酶Q10合成過程中可能存在終產物抑制,篩選抗結構類似物突變株可從遺傳角度解除微生物的正常代謝調控,有利于目的產物的合成。維生素K3是輔酶Q10的結構類似物,篩選出的突變株對維生素K3的耐受濃度提高,可能部分解除了終產物對參與輔酶Q10生物合成的有關酶的反饋抑制,從而提高了輔酶Q10的生物合成量。
圖3 輔酶Q10標準品與抗性菌株粗提品的薄層層析圖Fig.3 Thin-layer chromatogram of coenzyme Q10standard and resistant strains crude products
圖4 抗性菌株粗體品的紫外吸收光譜Fig.4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a of resistant strain crude products
將上述篩選得到的抗性菌株Asp11-N006和Asp11-N006-V01進行發(fā)酵培養(yǎng),發(fā)酵結束后離心收集菌體,采用堿醇皂化法提取菌體中的輔酶Q10,將所得粗提品定容至1mL無水乙醇中,進行薄層層析分離(見圖3),定性測定輔酶Q10產量,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測定發(fā)酵液中輔酶Q10的產量,結果見圖4和表4。
表4 抗性菌株的輔酶Q10產量Table 4 The production of coenzyme Q10from resistant strains
3.1 米曲霉為好氧型微生物,通過TLC(薄層層析分離)說明,在其生長代謝過程中能夠合成輔酶Q10。
3.2 本實驗選取了兩個抗性篩選標記,通過紫外誘變選育到制霉菌素抗性突變株Asp11-N006和制霉菌素及維生素K3雙重抗性突變株Asp11-N006-V01,對該菌株進行發(fā)酵培養(yǎng),其輔酶Q10產量分別為28.27mg/L和38.46mg/L。相較出發(fā)菌株而言,產輔酶Q10能力分別提高了0.34倍和0.82倍,為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薛茂云.輔酶Q10的營養(yǎng)作用及應用[J].江蘇調味副食品,2010,27(1):13-16.
[2]張惠展.途徑工程[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2.
[3]石若夫,熊璐璐.產輔酶Q10熱帶假絲酵母菌株C-1發(fā)酵過程優(yōu)化[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32(5):651-654.
[4]許芳,張淑榮,張鵬.酶解和凍融輔助超聲提取光合細菌中輔酶Q10的研究[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8(8):43-45.
[5]KelsoGF,PorteousCM,HughesG.Prevention of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damage using targeted antioxidants[J].AnnN YAcad Sci,2002,959:263.
[6]孟妤,單志萍.三孢布拉氏霉菌體中輔酶Q10測定方法的條件優(yōu)化[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9,30(9):162-164.
[7]張延靜,袁其朋,梁浩.產輔酶Q10酵母的發(fā)酵條件研究[J].微生物學通報,2003,30(2):65-69.
[8]柴瑞震,姜仕華,蔣順國,等.中國藥品檢驗標準規(guī)范與藥品質控工作法規(guī)全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620.
[9]劉川順,李平,李健.谷氨酰胺合成酶產酶菌株的篩選及酶學性質[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0(7):4-7.
Screening coenzyme Q10high-yielding strain with double resistance screening label
YIN Peng,WEI Bao-do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
Aspergillus oryzae(Asp11)was used as the starting strain,through UV mutagenesis,obtained resistant mutants Asp11-N006 and Asp11-N006-V01 with double resistance of Nystatin and vitamin K3as screening label,and production of coenzyme Q10performance marked higher than the starting strain.The production of coenzyme Q10reached to 28.27mg/L and 38.46mg/L,improved into 0.34 times and 0.82 times by comparing with the starting strain.The mutant strains had stable genetic traits.
Aspergillus oryzae;coenzyme Q10;mutagenesis;resistance screening
TS201.3
A
1002-0306(2012)07-0150-04
2011-06-01 *通訊聯(lián)系人
尹鵬(1985-),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