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海 楊校飛 李美換 王艷斌 馬棟浩 劉丙欣
久星18號是平頂山市園藝科學研究所最新培育的特抗寒型韭菜新品種。母本95-12-7是桂林大葉韭通過60Co輻射處理,從變異單株中系選的優(yōu)良株系。父本95-23-5是從久星1號韭菜中系選的優(yōu)良株系。1998-2005年,通過8年4代的組合、測定,篩選出穩(wěn)定的優(yōu)良株系,2005年定名為久星18號。2004年以來,已在河南省鄭州、平頂山、周口、安陽、南陽,河北省樂亭,遼寧省遼中,山東省濟南,山西省運城,江蘇省鹽城,廣東省湛江等地進行了試種推廣,獲得了很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
久星18號株型緊湊,葉片直立,生長勢強,生長速度快,尤其是抗寒性特強。平均株高51.4 cm,葉長 38.36 cm,葉寬 1.8 cm,葉鞘長 14.1 cm,葉鞘粗0.8 cm,葉片數(shù) 9.16 片,單株質(zhì)量 10.86 g。年收割 7次,二年生韭菜年產(chǎn)青韭1 2981.36 kg/667 m2,抗寒、抗逆性強,適應性廣,適合保護地及露地栽培。
①育苗 當?shù)販胤€(wěn)定在12~20℃時為最適播種期。河南地區(qū)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育苗。每667 m2露地播種量 1.5~2 kg,保護地 3~4 kg。
苗床在整地前施腐熟農(nóng)家肥5 000 kg/667 m2,使土壤肥沃,有利于根系健壯生長,然后深耕細耙,耬平作畦。一般畦長 8~10 m,寬 0.8~1 m。
苗床澆足底水,然后將浸泡4~6 h后的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播后覆土1 cm厚,用地膜覆蓋,保持土壤中的溫濕度。約有30%的種子出苗后及時揭去地膜,以防燒傷嫩葉。
②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做到前促后蹲。前期以促為主,視墑情澆水,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3葉期后要以蹲苗為主,減少澆水,下雨后及時排除苗床積水,防止爛秧現(xiàn)象發(fā)生。整個苗期要及時拔除雜草,避免出現(xiàn)“草吃苗現(xiàn)象”,達到培育壯苗的目的。
韭菜移栽定植的適宜時期為苗高20 cm以上,長出3~4片真葉時。移栽密度為每667 m2基本苗在30萬~35萬株,移栽后,澆一次小水。
韭菜定植一般要避開多雨、高溫季節(jié),以免造成土壤水分過多,氧氣含量不足,影響新根產(chǎn)生和傷口的愈合,或因氣溫過高,蒸騰過剩,引起葉失水,影響緩苗。
①夏季管理 韭菜不耐高溫,夏季以養(yǎng)根為主,一般不澆水,注意雨后要及時排水防澇,避免植株倒伏和腐爛,勤中耕除草。
②秋季管理 秋季是韭菜旺盛生長的第二個時期,一般間隔7~10天澆一次水,收割后及時追肥,要求在收割后3~4天,新葉長出地面1 cm左右時,施充分腐熟的人糞尿2 000 kg/667 m2或尿素20 kg/667 m2,提高青韭的產(chǎn)量與品質(zhì)。
寒露(10月8日或9日)后,氣溫下降減少澆水,保持地面不干為宜,可適當中耕幾次。在土壤封凍前,深鋤一遍,澆足封凍水。全年露地栽培的上面可覆蓋一層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以防凍害和提高肥力。如果進行保護地栽培需要在霜降(10月23日左右)前后扣棚。
③冬季保護地管理 棚室內(nèi)最適溫度保持在白天 20~25℃,夜溫 5~15℃。
韭菜越冬栽培在扣塑料薄膜后,第一茬生長期間,一般不澆水。第二茬韭菜生長期間可根據(jù)土壤墑情和氣溫情況澆1~2次水,以后隨著外界氣溫升高,設施中土壤的水分蒸發(fā)量增大,應增加澆水次數(shù),保持土壤見干見濕。
韭菜需肥量大,每次澆水的同時每667 m2可施復合肥20 kg或尿素15 kg。
④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為韭菜灰霉病,發(fā)生初期可用72.2%普力克 (霜霉威)400~600倍液或50%農(nóng)利靈1 0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是韭蛆,可用1.1%的苦參堿 3~4 kg/667 m2或 48%毒死蜱 1 000~2 000倍液防治,藥劑注意交替使用,并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和使用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