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軍
談談德國的“現(xiàn)代警犬技術”
單 軍
本文作者先后兩次赴德培訓考察,多次在國內與德國警犬技術專家進行過技術交流,為此歸納了對德國警犬技術工作的了解和體會——
裝備數(shù)量:北威州警犬訓練學校阿赫蒂姆警官介紹,德國警察共有3200頭警犬,而北威州有354頭警犬,分布在不同的警犬基地,其中搜毒犬有149頭,搜爆犬40頭,其它警犬165頭。斯圖加特警犬訓練學校皮特校長介紹,斯圖加特有380頭警犬,分布在35個警犬基地,這些警犬基地少的有5名帶犬警察,多的有55名帶犬警察。柏林警犬技術學校赫范警官介紹,柏林有380多頭警犬。以上數(shù)字表明,德國警察機關按警察人數(shù)比例裝備警犬的數(shù)量遠遠大于我國,在一定意義上也說明警犬在德國警察警務工作起到的重要作用。
帶犬警察:在德國,能成為帶犬警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選拔帶犬警察時,首先要考察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要熱愛犬,尤其是愿意從事警犬事業(yè);二是要有從事相應警務工作的經驗;三是要有把警犬帶回家飼養(yǎng)的條件。帶犬警察分為帶護衛(wèi)犬的警察和帶特殊犬的警察兩種,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與考核。在德國,帶護衛(wèi)犬的警察在帶犬警察中占有較大的比例,主要是從事帶犬巡邏等警務工作。帶特殊犬的警察在帶護衛(wèi)犬的警察中產生,需要個人提出申請,再經過訓練特殊犬的培訓與考核,才能成為帶特殊犬的警察。如果要成為警犬培訓教官,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如在北威州,要經過3年的培訓,并必須經考核合格??赡苁苋朔N的因素影響,筆者感覺到所接觸的德國帶犬警察的平均年齡要比我國帶犬警察的平均年齡大許多。如給我們上課的教官中有三位介紹了他們的年齡,分別是52歲、52歲和57歲,他們都是在一邊訓練警犬,一邊擔任教官。
警犬分類:德國警犬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護衛(wèi)犬,另一類是特殊犬。護衛(wèi)犬的訓練時間為55天,分為 A(20 天 )、B(15 天 )、C(20天)三個階段;訓練內容為搜索、服從和護衛(wèi)等三項,三項訓練內容在每個階段可以平行進行;訓練考核是一項嚴肅而重要的工作,通過前一階段的考核是進入下一階段訓練的前提,只有通過最后階段的考核,才能成為警犬,就可以與帶犬警察共同參與相應的警務活動。特殊犬是指搜毒犬、搜爆犬、鑒別犬、搜救犬、搜尸犬、火災物證搜尋犬、紙幣搜尋犬、人體氣味追蹤犬等,一般情況應是參加過相適應警務活動的護衛(wèi)犬,才有資格接受特殊犬的訓練,特殊犬的訓練時間根據訓練科目的不同,通常在45天~65天之間。相對而言,德國警犬的培訓時間要比我國的時間要長一些。
培訓機構:在德國,警犬訓練學校是培訓警犬和帶犬警察的主要機構,幾乎每個州都有一所,有的州還有兩所。警犬訓練學校的人員規(guī)模一般在10人左右,但占地都很大,有較為完善訓練設施。如巴登符騰堡州有兩所警犬訓練學校,其中斯圖加特警犬訓練學校有6名教官,負責對所轄警察機關的220頭警犬進行培訓。聯(lián)邦警察學院有兩所附屬警犬訓練學校,分別在布萊凱德和巴伐利亞。北威州警犬訓練學校隸屬于北威州警察學校,有36名教官,內設護衛(wèi)犬培訓辦公室、特殊犬培訓辦公室、幼犬培訓辦公室等,屬于規(guī)模比較大的。巴伐利亞州有兩個警犬訓練學校,其中的赫爾佐高警犬訓練學校隸屬于巴伐利亞州警察培訓學院,共有8名教官。從德國警犬訓練學校的數(shù)量與分布情況分析,表明警犬教學訓練工作在德國警犬技術工作中所處的重要地位。相比較,我國幾乎每個省級公安機關都有警犬基地,但其教學培訓的專業(yè)程度明顯不如德國的警犬訓練學校。
教學培訓:每個警犬訓練學校都有嚴格的教學計劃和要求,我們所到的警犬學校在介紹教學計劃時,雖在培訓時間等安排上也有些差異,但總體基本一致。在柏林,針對警犬和帶犬警察的不同情況,又將課程分為A、B、C三項,其中A課程為新帶犬警察和新訓犬的培訓課程,培訓周期14周(含實習4周);B課程為有經驗帶犬警察和新訓犬課程,培訓周期為6周;C課程為特殊技能培訓課程,即警犬專項能力培訓,培訓周期為8周,受訓犬為經過護衛(wèi)訓練的工作犬。嚴格的考核制度是教學培訓的重要內容,每個州的警犬訓練學校主要負責在學校訓練的警犬考核;正在服役的警犬考核,多數(shù)由分屬片區(qū)的考官進行。如北威州警犬訓練學校要專門培訓考官,每年負責考核200多頭警犬。巴登符騰堡州每個警犬訓練大隊有統(tǒng)一的培訓大綱和考核手冊,實行訓、考分離,考官也都經過了嚴格的專業(yè)培訓。在交流中,德國教官反復強調,只有嚴格的考核,才能保證警犬在實戰(zhàn)中有出色的表現(xiàn),在這方面,我國明顯不足。
技術創(chuàng)新:在北威州警犬訓練學校,約翰彼得警官介紹了研究人體氣味追蹤犬的情況。2006年,德國內務部長要求立題研究人體氣味追蹤犬,解決警犬追蹤受地面條件限制的難題,可在樹林里追蹤,也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追蹤。按照內務部長的要求,北威州警犬訓練學校由約翰彼得警官牽頭,成立了7人研究小組,在政府經費的支持下,從2006年11月至2008年10月,完成了人體氣味追蹤犬的研究,目前人體氣味追蹤犬技術已在德國全面進行推廣。人體氣味追蹤犬的使用條件為:一是要確定追蹤對象最后出現(xiàn)的位置;二是要有合適的氣味附著物品,要確定物品要留有追蹤對象的人體氣味;三是追蹤時間一般不超過36小時。在巴伐利亞州警察培訓學院赫爾佐高警犬訓練學校,他們根據警犬反應水下尸體的情況,還請有關專家研究了依據水流計算尸體位置的公式,也引起了我們重視,這種新的計算方法對潛水員按照警犬反應的位置下水搜尋尸體有極大的幫助。
品種變化:德國牧羊犬在德國警察的警犬中占有的比例呈現(xiàn)明顯的下降趨勢,主要是受SV協(xié)會品種發(fā)展方向的影響,民間繁育的德國牧羊犬與警察需要作為警犬的德國牧羊犬的差距越來越大,德國警察選擇馬里努阿犬作為警犬的數(shù)量在明顯增加。如在斯圖加特,380頭警犬中,德國牧羊犬所占比例已經不足50%。北威州警犬訓練學校是德國唯一開展繁育的警察機構,繁育的犬種只有馬里努阿犬,繁育的馬里努阿犬有70%可以成為警犬。在傳統(tǒng)追蹤中,德國牧羊犬獨占天下的局面也被德國警察自己顛覆,獵犬優(yōu)勢明顯,已經沒人愿意選擇德國牧羊犬去訓練人體氣味追蹤犬了。
警犬使用:柏林警犬訓練學校成立于1971年,一直從事警犬訓練與使用。柏林共有380多頭警犬,2011年已經執(zhí)行任務1000余次。在德國,警察使用的護衛(wèi)犬應占半數(shù)以上,參與街面巡邏、維護社會治安、制止群體事件是警犬和帶犬警察日常的主要任務。同時,他們也在盡可能訓練每頭警犬具有雙重性,即在護衛(wèi)犬的基礎要成為特殊犬,這樣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警犬的實戰(zhàn)效能。如巴伐利亞就要求警犬具有雙重性,他們的經驗是有護衛(wèi)犬的基礎,訓練特殊犬就更容易,并可以節(jié)約警犬技術投入資金。除護衛(wèi)犬外,德國警察使用較多的是搜毒犬、搜爆犬、鑒別犬、人體氣味追蹤犬、搜尸犬、火災物證搜尋犬等。關于警犬鑒別,斯圖加特與北威州警犬訓練學校是德國警察機構具有警犬鑒別資格的兩個單位,他們由3頭鑒別犬同時認定的結果,只要法官同意就可作為法庭證據使用。在交流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搜索血跡訓練與使用方面,德國較我國廈門的血跡搜索犬技術要落后許多,他們對我們的研究成果表示驚嘆,對我們在使用中能夠在門外直接發(fā)現(xiàn)屋內的血跡表示不理解。
裝備保障:警犬是德國警察的一種裝備,不受任何人為因素的影響。同時,在業(yè)務交流中,筆者深切的感覺到,盡管我們與德國警察關于對犬的認識方面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但他們對警犬技術的信任程度明顯強于我們的相關從業(yè)人員,給筆者留下對警犬技術堅信不疑的深刻印象。
職業(yè)素養(yǎng):德國嚴格的選擇帶犬警察的制度,使得我們感覺到所接觸的帶犬警察都表現(xiàn)出了優(yōu)良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聯(lián)邦警察學院附屬警犬訓練學校,我們了解到帶犬警察的特殊待遇主要有兩項,一是每天45分鐘在家護理警犬的加班;二是每月120歐元的補貼。他們也表示特殊待遇與訓練和飼養(yǎng)警犬所付出的相比是微不足道,關鍵是出于對警犬熱愛。
訓練規(guī)范:規(guī)范嚴謹?shù)慕虒W培訓,是警犬適應實戰(zhàn)、發(fā)揮作用的基本保證。尤其是訓練天數(shù)與訓練進度有機結合,以及新帶犬警察與新警犬、老帶犬警察與新警犬等有所區(qū)別的訓練計劃,護衛(wèi)犬與特殊犬遞進的訓練要求等,都表現(xiàn)出警犬訓練的嚴格性。
考核嚴格:德國堅持訓練與考核分離的制度,由于嚴格執(zhí)行考核制度,才能夠保證警犬在實戰(zhàn)中有出色的表現(xiàn)。我們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德國的考核制度嚴格但并不繁瑣,如搜爆犬,必須要訓練16種~17種炸藥,但考核只是隨機選擇一種,一次考核合格即視為通過,與我們的考核相比要簡單得多。
功效多重:護衛(wèi)犬是德國警察使用警犬的基石,占較大比例,其在于警務工作中所具有的威懾作用是無人懷疑的,而特殊犬又根據警務工作實際,保持著合適的發(fā)展規(guī)模。如鑒別犬,并不是每個警察機構都擁有鑒別犬,全德國就集中在斯圖加特和北威州兩個警犬訓練學校,數(shù)量符合法庭的鑒定需要即可。而巴伐利亞州現(xiàn)有360頭警犬,追蹤犬只有13頭,他們介紹已經足夠了。這種以護衛(wèi)犬為基礎,科學發(fā)展特殊犬的模式,使得德國警犬技術能夠更加發(fā)揮功效多重的作用,同時又不濫竽充數(shù),增強了警犬技術的常規(guī)功效和特殊功效。
明確目標,科學構建我國警犬裝備模式。從2001年起,公安部提出警犬作為裝備配發(fā)的發(fā)展思路,至今已經有10個年頭了。借鑒德國現(xiàn)代警犬技術的發(fā)展經驗,我國警犬裝備發(fā)展思路所指的應面向多警種,這是從管理體制的角度。結合我國實際,我認為在擔任治安巡邏等警務任務的警種中裝備治安巡邏犬是貫徹公安部把警犬作為裝備配發(fā)思路的基礎與重點,應該至少占我國警犬總數(shù)的50%,搜毒犬、搜爆犬、搜救犬等裝備數(shù)量可占我國警犬總數(shù)的30%左右,而鑒別犬、追蹤犬、血跡搜索犬等刑偵犬的裝備數(shù)量占我國警犬總數(shù)的20%左右即可。
提高認識,切實增進對警犬技術的信任。長期以來,對警犬技術的種種懷疑態(tài)度一直困擾著我國警犬技術的發(fā)展。在德國考察培訓,筆者體會到德國警察與我們掌握、了解的有關警犬技術的基礎理論是一致的,但他們卻遠比我們表現(xiàn)出對警犬技術的信任與信心。如警犬鑒別,德國是在上個世紀80年引進的,而我國建國以來恢復警犬技術工作就有警犬鑒別,但我們現(xiàn)仍處于在有用沒用的爭論之中,而德國卻用警犬鑒別的實際結果贏得了社會的認可,警犬鑒別結論已具有法律效力。
以人為本,積極強化帶犬民警素質教育。必須要結合國情積極強化帶犬民警的職業(yè)素質教育,姑且不論把好進人關,要善于采取有力措施培養(yǎng)已經從事警犬技術人員的愛崗敬業(yè)精神。愛崗敬業(yè)不是憑空而生的,入門時第一次接觸警犬技術的培訓尤其重要,這與教學培訓質量密切相關,與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緊密聯(lián)系。同時,適當?shù)慕鉀Q帶犬民警的待遇,借鑒德國帶犬警察特殊待遇的經驗,為帶犬警察天天與警犬保持親密接觸,天天付出智慧與體力,穩(wěn)定與提高警犬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
完善培訓,有效強化警犬技術師資體系。再規(guī)范的教學計劃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也是無法實現(xiàn),要進一步強化部屬警犬基地、所、校教師隊伍建設,并要重視省級警犬基地教學培訓職能的發(fā)揮。訓練警犬,絕不僅僅是書本知識的傳授,關鍵是訓練技能技巧的傳授,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訓練與使用警犬的實踐基礎,豐富的輔導人與犬的培訓經驗,還要能夠貼近實戰(zhàn)指導訓練。
重視實踐,組織精干力量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警犬技術的實戰(zhàn)效果,關鍵取決于警犬的訓練水平。目前,人體氣味追蹤技術也需要我們進一步體會、實踐,這是推進我國刑偵用犬的新方向,要盡快組織精干力量掌握訓練方法,盡快在全國進行推廣,這項技術在偵查破案中的適用性將會更廣。同時 警犬鑒別技術也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借鑒德國經驗,選擇若干個警犬技術單位,組織力量訓練優(yōu)質鑒別犬,使鑒別犬在數(shù)量上要形成符合鑒定使用的規(guī)模,逐漸形成警犬鑒別的區(qū)域中心。
嚴格訓練,建立健全警犬技術認證制度。規(guī)范警犬技術培訓體系,完善考核和監(jiān)督機制,針對人與犬的實際,安排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訓練要保證質量,嚴格帶犬警察和警犬的考核制度,加強警犬技術考官隊伍建設,逐漸推進教、考分離,全面實行警犬技術持證上崗制度,以此促進和提高警犬技術服務實戰(zhàn)的水平。
(作者單位: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210012)
(本文圖片由鮑偉江提供)
(編輯:李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