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輝 孔范平 高利平
(1.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2.內蒙古建筑材料設計研究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某水泥廠提升機設備基礎平面尺寸為3.6 m×2.4 m,2011年10月提升機設備混凝土澆筑完畢,施工方于2012年3月在其基礎上部安裝了提升機設備。2012年5月施工方發(fā)現設備東側發(fā)生不均勻沉降,根據施工方提供的沉降數據顯示設備基礎東側下沉了12 mm,設備基礎其余部位未發(fā)現有不均勻沉降現象。
該設備的巖土工程勘察情況按自上而下的順序分別敘述如下:
1)粉土:棕紅色,層底埋深0.3 m ~3.0 m,承載力特征值為170 kPa。2)粉質黏土:棕紅色,層底埋深 3.0 m ~10.0 m,承載力特征值為220 kPa。3)花崗巖:白灰色,層底埋深大于10.0 m,承載力特征值為50 MPa。
經過實地勘察分析后,認為造成設備地基基礎下沉的主要原因:
1)設備西側基礎坐落在圓筒倉的承臺基礎上,東側基礎本應坐落在原狀土上,而施工方未能將回填土分層碾壓密實,造成土體之間間隙太大。2)集中降雨,雨水滲至碎石混粘性回填土層,碎石混粘性回填土層飽水后,因自重增加而產生的自重固結加劇了地基的下沉。
1)人工挖孔樁法加固基礎地基。在設備基礎地基東側設置橢圓形人工挖孔樁。待人工挖孔樁達到一定強度后,將兩樁之間地圈梁用鋼結構進行加固,使加固地圈梁支撐點完全坐落在人工挖孔樁之上。2)壓力注漿法加固處理地基。用壓力讓水泥混合漿通過灌漿孔注入回填土內,在周圍土體中形成漿脈結石,灌漿孔形成樁柱體與壓實的地基土形成復合地基。人工挖孔樁法加固處理后,基礎坐落于樁基之上,回填土沉降對基礎影響不大,但由于人工挖孔樁施工在原有建筑物下部,施工難度大,且在成樁過程中可能出現周圍塌孔現象,存在安全隱患,且施工必須間隔進行,施工工期相對較長。壓力注漿法加固是在設備基礎以外鉆孔,且孔徑較小,不影響施工過程中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而,經綜合比較,決定選用壓力注漿法進行加固處理。
地基壓力注漿加固前,要詳細查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了解施工現場平面圖、控制點的測量與制作。確定詳細加固方案,主要包括注漿材料,注漿機械及配套設備、施工工藝及注漿參數、注漿效果及質量指標、注漿效果評估方法和檢測方法等。
圖1為施工平面圖。
圖1 提升機基礎地基壓密注漿灌漿孔平面布置圖
1)沿基礎外側均勻布置注漿孔,孔深以進入原狀土為依據。根據地基的情況,確定注漿孔距離基礎邊的距離,施工結束后根據注漿效果可增加布置適量的注漿孔。2)注漿孔間距一般為1.0 m~2.0 m。考慮到回填土不太密實,并且夾雜很多碎石,直徑較大,妨礙打孔,綜合各方面條件,注漿孔間距按1.0 m考慮,沿基礎均勻布置。3)孔口處的壓力視鉆孔深度、土的滲透性以及水泥漿的稠度等而定,一般為0.3 MPa~1.0 MPa。注漿壓力范圍控制在0.5 MPa~1.0 MPa,注漿流量范圍控制在7 L/min ~10 L/min。4)注漿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漿的水灰比控制在0.8~1.0,每孔采用全程一次性注漿工藝,孔徑80 mm。
1)施工工藝流程。確定鉆孔位置前進行地下管線仔細的確認,成孔利用ZLJ-250鉆機成孔,鉆孔孔徑80 mm,深度為3.5 m~5.0 m,;成孔后將注漿射管塞入施工孔內,注漿管內徑20 mm,注漿射管管壁上鉆有注漿孔,在射管與施工孔之間用編織袋填塞,上部用水泥砂漿填實。注漿管底口下入至孔底0.5 m處,防止水泥漿液從孔口外溢,裝好壓漿管后進行漿液配制和注漿,注漿采用 BW-150型泥漿泵,注漿壓力為0.2 MPa~0.45 MPa,用壓漿泵將水泥漿射管透入土層孔隙中。水泥漿連續(xù)一次壓入不中斷。在達到設計注漿壓力要求穩(wěn)定一段時間后進行拆管。拔出注漿射管,用1∶2水泥砂漿填塞密實。
2)注意事項及質量保證措施。在對設備基礎地基進行注漿之前,應認真檢查設備基礎地面是否有空隙,空隙用1∶3水泥砂漿填塞。在注漿過程中要對每個注漿孔的水泥漿用量值做好記錄。注漿時水泥漿液由稀至濃,壓漿過程中,遇地層松散或孔隙大,注漿量超常增大時,暫停注漿,待水泥漿液凝固一段時間后再進行注漿。在土質較密實的情況下,壓漿時在規(guī)定的壓力下,水泥漿液難于滲透時,適當減少注漿量。注漿過程中應隨時觀察地面的情況,當水泥漿液從孔口及其他地方冒出,應暫停注漿,待采用封堵注漿孔措施后再進行注漿。注漿施工中注漿壓力達到規(guī)定值(0.5 MPa~1.0 MPa)穩(wěn)定一段時間后,可結束注漿。
1)在注漿過程中,檢查注漿孔周圍地面,發(fā)現設備基礎周圍地面有突起現象;2)開始注漿前要進行沉降觀測,注漿完成后每隔7 d進行一次沉降觀測,一個月后要每個月定期進行沉降觀測,持續(xù)三個月,觀測數據表明未有局部沉降現象。
通過對某水泥廠設備基礎的不均勻沉降原因分析,最終確定了壓力注漿法加固設備基礎的地基,由開始注漿前到加固注漿結束后三個月的沉降觀測數據,可以看到未有局部沉降現象,設備基礎周圍大部分地段被抬升了1 mm~2 mm左右,加固效果良好。
[1]JGJ 123-2001,既有建筑地基處理加固技術規(guī)范[S].
[2]JGJ 79-200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