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向東
“飯局”是人際交往中最常見的方式之一,不少企業(yè)家正是在這種情境中見微知著、識人用人的。
李嘉誠喜歡在選座位中識人,吃飯時,如果有哪位喜歡選領(lǐng)導(dǎo)身邊的位置坐,他覺得此人過于“積極”,可能心術(shù)不正;而那些老是挑離領(lǐng)導(dǎo)最遠位置的人,要么太膽小,要么心里有鬼,他也不看好。
王石更注意別人吃什么。早年,一位想和他合作的老板請他吃飯,席間,老板讓人牽來一只猴子,接著掄起鐵錘就向猴子腦袋砸去。一聲慘叫,猴子腦袋被砸開,那人便拿起勺子掏猴子的腦汁吃。王石被此人的殘忍震驚,認定與他合作肯定是極其危險的。后來,這位老板果然在與別人合作時卷款而逃。
馬云喜歡看人在飯桌上喝酒的表現(xiàn):“自己不會喝酒,但好強硬撐,結(jié)果3杯未下肚,就面紅耳赤,開始手舞足蹈,之后又爛醉如泥、丑態(tài)百出,這類人我不會重用;自己很能喝,但裝著不會喝,還想方設(shè)法唆使別人喝,不看到別人爛醉不罷休,只有看到他人丑態(tài)百出才痛快,這類人陰險、狡詐,我也不會重用;那種自己會喝酒,依自己的酒量去喝,對別人不勸酒、不唆使,悉聽尊便的人,則可以放心重用?!?/p>
潘石屹有一次想招聘一名財務(wù),看中了一個小伙子??梢淮纬燥垥r,這個小伙子看到桌上有一包名牌香煙,便很主動地拿著煙發(fā)給大家。但很多人不抽煙,只有他一根接一根地抽。吃飯結(jié)束時,煙還剩下不少,他便把剩下的煙放進自己口袋帶走了。就這樣,潘石屹否定了此人。
格力集團的董明珠很在乎吃相。她自己跑營銷時坐火車就不吃東西,她不喜歡女孩子吃東西不注意形象,比如在路上看到有烤紅薯,便買來在大街上吃。有的人喜歡吃魚,可是魚往往有很多刺,吃起來就沒形象了。有一次,一名銷售一邊吃雞蛋一邊說話,很不注意形象,最后沒有被她重用。
(摘自作者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