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乾坤
(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廈門 361004)
大量海難事故的統(tǒng)計表明,海上事故中有80%以上與人為因素有關。IMO和相關組織為了尋求減少或是降低人為因素在海難事故中占很大比重的解決之道,一直在進行相關的調查與研究,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公約、規(guī)則、標準和修正案。比如IMO早在1993年就開始關注人為因素對船舶航行安全和海洋防污染的重要作用;1997年發(fā)布了“人為因素統(tǒng)一術語”;1999年提供了海事中人為因素調查的方法與程序等。但海難事故中涉及到的人為因素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為此機艙資源管理(Engingroom Resource Management,ERM)就應運而生,并正式寫入于2010年6月IMO馬尼拉外交大會上通過的STCW公約修正案的A部分(強制部分),因此我國才有了關于ERM的履約培訓。
STCW 78:主要關注技能;STCW 78/95:駕駛臺資源管理(BRM)寫入B部分;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BRM和ERM并列寫入A部分,從重視技能素質(智商)到技能素質和技巧素質(情商)并重。此演變過程可近似如圖1所示。
控制船員職業(yè)技術素質和值班行為,控制人為因素對海難事故的影響。與SOLAS、MARPOL和MLC合稱航運業(yè)的四個“支柱性”國際公約。
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把機艙資源管理(ERM)列入規(guī)則A部分,作為操作級和管理級輪機人員的適任強制要求。機艙資源的內容有人力、設備、消耗、信息、環(huán)境資源等,而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中強調的是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從STCW公約推演出的能力公式中我們發(fā)現,能力C(Capacity)要最大化則態(tài)度A(Attitude)必須好,否則可能為零甚至釀成事故?!皺C艙資源管理(ERM)”就是對態(tài)度A(Attitude)進行有效的正放大化,使輪機員通過“機艙資源管理(ERM)”的學習,樹立正確工作態(tài)度,加強責任意識,改正錯誤行為,提高業(yè)務能力,調節(jié)輪機團隊內部關系,發(fā)揮機艙每個成員在團隊中的作用,根據公司安全管理體系(SMS)對機艙成員進行行政與技術管理,以保證船舶安全航行,減少和避免潛在的人為事故[1]。
圖1STCW公約的演變進程與從STCW推演出來的能力公式Fig.1 The evolution and the ability formula from The STCW Convention
2012年1月1 日生效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規(guī)定履約過渡期為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2011年12月27 號交通部12號令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fā)證規(guī)則》(簡稱11規(guī)則)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2011年12月29 號中國海事局發(fā)布《關于做好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履約準備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培訓內容和要求的調整情況進行明確說明。要求在2013年7月1日前配備滿足相關要求的場地、設施、設備與教學人員,組織開展過渡期培訓和相應的學歷教育培訓。
2012年2月29 號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fā)證規(guī)則>實施辦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2012年2月29 號發(fā)布《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過渡規(guī)定實施辦法》,并規(guī)定2012年7月1日起開始按“11規(guī)則”進行海船船員適任證書發(fā)證、簽證和換證工作;2016年7月1日起停止按“04規(guī)則”簽發(fā)證書。
2.2.1 中國海事局確定履約培訓原則
ERM作為輪機部操作級和管理級船員的一個適任強制項目,包括理論考試和實操評估。制定了過渡期ERM理論綱要和實操綱要。要求統(tǒng)一教學大綱、統(tǒng)一教學內容、統(tǒng)一考核要求。規(guī)定了開展補差培訓及進行“11規(guī)則學歷教育”的教育培訓機構的準入門檻。
2.2.2 中國海事局為履約培訓安排了分步推進
首先是確任師資班教員:進行集體備課、參加海事局組織的首期培訓,如2012年5月12日~13日,國家海事局在青島召開了“履約培訓師資班授課教員集體備課研討會”,來自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集美大學和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的專家、教授參加了會議。討論制定了“機艙資源管理”(師資)培訓大綱、執(zhí)行計劃與考核標準;“機艙資源管理”(船員)培訓大綱、執(zhí)行計劃與考核標準。
再次是確任培訓班師資:由首期師資班教員擔任教師培訓各船員教育培訓機構師資(各船員教育培訓機構師資必須滿足教育培訓機構的準入門檻持證師資數)。
最后是各船員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履約培訓:補差培訓和“11規(guī)則”學歷教育。
解并熟知ERM的理論體系;(4)運用ERM在工作中。
對于ERM的培訓主要分理論與實操兩部分。
3.2.1 理論培訓
包括基本知識介紹和案例分析。一般的定義、概念、方法等作簡要介紹了解。例如:人為因素、資源與管理、機艙資源的構成、輪機部團隊、情景意識等。在理論培訓過程中涉及到的案例分析要化整為零,融合到理論知識培訓中。在ERM的不同要素點進行不同的案例分析,要求每組培訓人員都選定場景案例進行演練。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案例考核方式是每組先進行本組案例情況大致介紹,再由教員和其它組的學員提問與其選擇的案例主題有關的問題,時間可設定為5分鐘。案例如:警報處理中的情景意識(相似:棋圣能預想十步棋)。
3.2.2 實操培訓
實操培訓一般就兩種方式:利用輪機模擬器訓練平臺和Face to face的桌面模擬。不管那種方式其步驟大致如此:設定情景→寫出腳本→分組訓練→評估考核。在培訓中要抓住ERM的精神,其注重的是任務分派、組內閉環(huán)溝通、并注意細節(jié)(比如在環(huán)節(jié)中加入意外的故障情境),而不是偏重專業(yè)技術。學員先分組,每組先確定場景,再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進行任務分派并寫出適合演練的話劇小腳本,進行演練。當然,對于學歷教育的在校生來說專業(yè)知識還不夠全面與扎實,實際經驗就更無從說起,演練的場景就可以只設一個固定的了,達到感受ERM的精神就行。這樣不僅可以帶來老師對場景設置情況的進一步細致完善而有助于其提高教學技能,還可以對學生在組與組間進行比照,促使每組更加規(guī)范演練達到更深領會ERM精神的目的。
履約ERM應重點培訓與演練的5要素(表1)。
表1ERM的5要素Tab.1 5 main factors of ERM
要素名稱 培訓要點 要點概述第三要素:決斷力和領導力第四要素:情景意識的獲得和保持包括領導力、決斷力、執(zhí)行力;主要講述領導力是一種使他人服從的藝術,其構成要素有指導、協(xié)調、激勵;決斷力是指領導者善于審時度勢,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抉擇;執(zhí)行力是一旦抉擇就堅決地去貫徹執(zhí)行的意志品質實操剛要 研討如何提高輪機長的領導力、調研國內船與國外船在體制、ISM體系不同時輪機長的執(zhí)行力比較設定場景 兩個輪機員因設備管轄權不清而起爭執(zhí)、輪機員與駕駛員因工作而起爭執(zhí)等其它要點 為了提高輪機長的領導力,要做到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技術過硬,有一定的領導藝術,熟知公司體系文件、善于與部門、公司溝通等理論剛要 包括情景意識、事故鏈的破斷;主要講述情景意識的含義及對安全的影響、機艙管理中情景意識的獲得與保持、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鏈、人為失誤的預防等實操剛要 如何通過外在表象特征預知判斷情況,并能針對性的采取果斷措施設定場景 機艙聽到異常聲響、聞到特殊氣味、感到異常震動、看到異常溫度等理論剛要其它要點 當然情景意識的來源要靠非常多的知識積淀、豐富的經驗積累(專業(yè)化與非專業(yè)化),還跟態(tài)度、性格、觀察與分析能力有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第五要素:團隊工作包括團隊、輪機部團隊、團隊精神、高效團隊;主要講述團隊的5P構成要素(目標purpose、人people、團隊定位place、權限power、計劃plan)、高效團隊的特征、團隊的作用、團隊成員的角色及作用、團隊工作的定義、團隊精神的內容、培養(yǎng)和體現等實操剛要 輪機部團隊的協(xié)調與配合設定場景 常規(guī)備車、癱船啟動、掃氣箱著火、加油時溢油、故障停車、全船跳電、應急演習等理論剛要其它要點一個沒有組織紀律沒有服從意識的船員,即使他的能力再強,也勢必會給船舶的整體工作帶來危害;一個沒有團隊精神的船員只能導致不和諧的工作局面。船舶是一整體,船員是一個團隊,任何個體只能依托整體和團隊才能發(fā)揮有效作用
為了提高機艙管理水平,必須提高人的機艙資源管理能力。通過ERM培訓,使輪機員在團隊與團隊工作、通信與溝通、領導與決策、情景意識的培養(yǎng)和保持等機艙資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強并提高。但要注意的是ERM的培訓中要輕理論、重實訓。同時ERM實訓方面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任務。通過不同任務訓練來實現提高輪機部的團隊意識,各小組成員的情景意識、決策能力、溝通配合能力、執(zhí)行應變部署能力??傊?,我們的輪機人員一定要好好把握此次ERM培訓的契機,好好培養(yǎng)我們的情景意識,努力提高我們的機艙資源管理能力,為將來的船上工作作好準備[3]。
[1]蔣德志,李品芳.機艙資源管理[M].第1版.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1.
[2]傅愛慶.ERM體系框架構建及其評價體系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2005.
[3]方泉根.駕駛臺資源管理[M].第1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