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賓 孫利生 宋大麗
▲沙苑子原植物
▲沙苑子藥材
沙苑子別名蔓黃芪、潼蒺藜。來源于豆科植物扁莖黃芪的干燥成熟種子。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尚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以粒飽滿、色褐綠者為佳。生于路邊潮濕地、陽坡灌叢中,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寧夏、甘肅等省區(qū)。
沙苑子原名潼蒺藜,為什么后來又叫沙苑子呢?傳說唐玄宗有一個寶貝女兒,這個公主自幼體弱多病,皇帝讓御醫(yī)進行診治,可是公主的病卻沒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轉。后來,唐朝爆發(fā)了安史之亂,玄宗帶著楊貴妃倉惶出逃。公主在出逃的過程中與家人失散了。公主來到了陜西沙苑一帶,遇到了一位叫做“東方真人”的道士。自此,公主就跟隨著他過活。與家人失散后,公主飽嘗了顛沛流離之苦,但民間卻也有著與皇宮不一樣的歡樂,沒有了宮中的諸多規(guī)矩,生活顯得那么地自由自在,安然暢快。
因為沒有了束縛,她可以與小伙伴們無拘無束地玩耍。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一起到沙灘上找潼蒺藜。她們把找到的潼蒺藜分成兩份,一份交給“東方真人”,另一份就用來泡茶喝。一晃三年過去了,公主出落得美麗大方,氣色非常好。后來,叛軍被打敗了,皇上回到皇宮,同時也開始派人尋找下落不明的公主。公主知道這個消息之后,決定返回皇宮與家人團聚。在公主臨走之前,“東方真人”送給公主一個葫蘆,葫蘆里面裝的就是潼蒺藜?!皷|方真人”告訴公主,回到皇宮之后可以泡茶喝,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公主回到宮中后,為了紀念在沙苑一帶難忘的童年生活,就將常喝的潼蒺藜改名為沙苑子。
沙苑子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30~100 cm。根粗壯,暗褐色,全體疏生柔毛,莖稍扁,多分枝,基部傾臥。羽狀復葉互生,葉柄短,小葉9~21,橢圓形,長0.7~2cm,寬3~8mm,下面有白色柔毛;托葉小,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有花3~7朵,花萼鐘形,萼齒5,有白色柔毛,花冠蝶形,子房密生白色柔毛,有短子房柄。莢果膨脹,紡錘形,長2~3.5cm,先端有喙。背腹稍扁,疏生短毛。種子20~30粒,圓腎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本品略呈腎形而稍扁,長2~2.5mm,寬1.5~2mm,厚約1mm。表面光滑,褐綠色或灰褐色。邊緣一側微凹處具圓形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子葉2,淡黃色,胚根彎曲,長約1mm。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性甘、溫。歸肝、腎經(jīng)。具有補腎助陽,固精縮尿,養(yǎng)肝明目之功效。用于腎虛腰痛,遺精早泄,遺尿尿頻,白濁帶下,眩暈,目暗昏花。
常見的偽品有兩種,分別為:豆科植物紫云英的種子及豆科植物華黃芪的種子。
紫云英種子性狀 呈腎狀斜長方形,明顯兩側壓扁,長0.25~0.35cm,寬0.15~0.2cm。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光滑。一端平截,向下彎成鉤狀,另一端圓或平截。腹面中央內陷較深,種臍長條形。質堅硬,不易破碎。氣微,味淡。
華黃芪種子性狀 與沙苑子類似,稍扁,稍大。長0.2~0.28cm,寬0.18~0.2 c m,厚0.1cm。表面暗綠色或棕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