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華:城市化更要重視遺產保護
城市的文化建設,隨著我們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引起大家的關注。我們國家也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從1982年開始,我們國務院就陸續(xù)把有價值的、有悠久歷史的、有豐富遺存的歷史文化加以保護,到今年已經是整整30年,我們已經把170座城市納入國家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系。這些年來,經過我們積極探索,在快速城市化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保護住了一批優(yōu)秀的遺產,也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完整法律體系和技術標準規(guī)范。
但是我們也看到,隨著我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城市盲目地追求建設速度,盲目地追求現代化,對一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造成了破壞,形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損失,我們的一些歷史街區(qū)被整片地開發(fā),我們一些城市的歷史建筑被拆除,這些都對我們歷史遺產保護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還有一些地方拆除真古董,建設假古董,建設一些仿古的街道,建設明星一條街,為了簡單的、低層次的旅游開發(fā),粗制濫造,毫無價值;也有一些城市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采用真實的規(guī)模、真實的材料、真實的技術和真實的工藝,全面地恢復一些古城,力圖再造一個完整的古城。這些現象都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城市不僅是我們生活的場所,更是人們的精神家園,是一個文化場所。
特別是六中全會專門提出要復興文化建設,要實現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那么我們又面臨著快速地城鎮(zhèn)化,在未來20—30年我們仍將處于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那么在這一段時間內,如果不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立即糾正一些錯誤的做法,那么可能在20年,或者在30年之后我們將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度。我們會建立一批沒有文化的城市,千層一面。要避免這些悲劇的發(fā)生,必須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要重新認識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我們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它不僅具有文化價值,還具有相當高的精神價值,這些遺產都是我們先人在長期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通過反復實踐,被認為是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適合當地風土人情的,這包括我們城市的選址、布局、建筑的制式等,它們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記錄著我們城市發(fā)展的脈搏。所以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就是一部厚重的史書,是一部歷史,所以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它的價值,應該加以保護。
我舉一個例子??赡茉?2年前,住建部仇保興副部長在做市長的時候,他有一天在杭州河坊街跑步的時候,他發(fā)現這條河坊街已經實現了“三光”,房子分光,地分光,樹砍光,人也走光,即將被房地產商開發(fā)。他回來以后立即召開市長辦公會,對這條街道由開發(fā)變成保護性修復。所以當時主持這項工作的一個副市長都感到很難適應,突然從一個極端,要從開發(fā)轉到保護。但是這條街道被保護下來了。去年,一個世界國際組織在評估它現在的價值,已經值幾百個億了。
現在有一些尋寶鑒寶的欄目,很多老百姓拿著些壇壇罐罐去參加。這至少反映我們老百姓都對古董、對古物的價值有一些認同,況且我們這些珍貴的歷史街區(qū)、歷史建筑,這些古城,它是我們公共財產,是無價之寶,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它的價值。
第二,我們必須堅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保護。要制定科學的保護規(guī)劃,要在規(guī)劃中劃定需要保護的核心區(qū)的范圍,要劃定需要控制的控制地帶的范圍。這就是我們建設系統所說的城市子線,必須認真地劃定,必須在建設當中嚴格地實施,這也是我們開展保護的依據。
第三,必須要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系。我們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它不同于國家文物。文物是遵循著嚴格保護,不許改變原狀的原則,我們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它是活態(tài)的,它是有人生存的,它是歷史,一種生活的延續(xù),所以我們在保護當中是允許適度的進行利用的,這樣才能給它注入新的功能,注入新的活力。所以,要堅持保護和利用有機結合,在保護中促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促保護。
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說平遙古城、內江古城,因為它保護得非常完整,現在都是旅游勝地,成為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支柱。所以,我們要正確地處理好這兩方面的關系。
第四,還是要有賴于我們的媒體和我們的宣傳機構,包括我們的主管部門,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要讓全社會認識它的價值和保護它的意義,要弘揚我們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
我們這些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名城,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個故事。我們曾經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能有一家媒體能夠把我們國家這117個歷史文化名城逐個地娓娓道來,要把它宣傳給全國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因為文化的東西它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它還是全人類的。一方面要宣傳它的價值;另一方面,也喚起人們對保護它的重視。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規(guī)劃司副司長馮忠華
在未來2 0—3 0年我們仍將處于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那么在這一段時間內,如果不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立即糾正一些錯誤的做法,那么可能在2 0年,或者在3 0年之后我們將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度。
這方面還有一個非常有特點的例子。去年香港發(fā)展局的局長林鄭月娥(音)女士率領了幾百人的代表團,到洛陽舉辦了香港和內地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專門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來進行了討論,當時林局長說她正在香港主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他們把具有50年以上的歷史建筑都納入到保護范圍。但是她又說,她說:“馮司長,我感覺非常不好意思,因為在大陸100年以上的建筑隨處可見,你看我們50年就要保護?!碑敃r我是這么回答她的,我說:“林局長,我要特別感謝你,50年的建筑,再過50年,它也是百年建筑。如果100年的建筑,你不加珍惜,也許明年它就不復存在了。我們保護的不是一個建筑,我們保護的是一種文化,我們傳遞的是一種理念,你的這個做法對我?guī)椭艽?。我要向我們整個管理部門,向各級政府來宣傳、推廣你的做法,我要把你當成一個正面的教材,來教育、感化我們各級領導們要加強保護工作,要重視這項工作?!?/p>
因此,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個功德無量的事情,是一個越來越應該得到重視的事情,是一個全社會都應該參與的事情。
(2月23日,國際城市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會在中國深圳舉行。會上,馮忠華談及文化保護與城市發(fā)展的問題,本文為他答記者問。)
□ 編輯 崔銀娜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