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春
(廣東粵嘉電力有限公司,廣東 梅州 514032)
廠用電在發(fā)電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一系列廠用電設備、機組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因此,廠用電快速切換裝置在越來越多的發(fā)電廠廠用電系統(tǒng)中應用。本文對不同廠用電運行方式下,廠用電快速切換裝置的動作情況進行分析。
某電廠的電氣主接線如圖1所示,在正常運行時,#3主變壓器110 kV側1103開關斷開;#1啟動備用變壓器(以下簡稱啟備變)6 kV側608開關在合閘狀態(tài)。在機組正常運行時,各臺機組的廠用電由各自的高壓廠用變壓器(以下簡稱高廠變)供電,高壓備用電源從110 kV系統(tǒng)經(jīng)#1啟備變提供,#1啟備變正常處于聯(lián)鎖熱備用狀態(tài)。#3,#4機組的高壓備用電源的自投均通過南京東大金智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MFC2000-2型廠用電快切裝置實現(xiàn)。
圖1 某電廠電氣主接線圖
為判斷工作電源和備用電源的電氣量,廠用電快切裝置取有3路電壓:工作電源電壓取自各發(fā)電機機端PT,廠用母線電壓取自各6 kV母線PT,備用電源電壓取自110 kV 2段母線112PT。當#1啟備變運行或正常聯(lián)鎖備用時,廠用電快切裝置能滿足要求;但在#1啟備變檢修期間(某廠為提高高壓廠用電源的可靠性,一般選擇在#3機組停機時進行#1啟備變的檢修),該電廠會選擇合上663或664開關,高壓備用電源通過220 kV 1段→#3主變壓器→#3高廠變→6 kV 3A或3B段→6 kV備用1段供電。在這種運行方式下,當#4高廠變因故需退出運行或#4機組需停機時,就需將#4機組的高壓廠用電源由工作電源供電轉為備用電源供電。按操作規(guī)程的要求,正常情況下的廠用電切換采用“先并后切”的方式操作。因#4機組廠用電快切裝置檢測的備用電源電壓是110 kV 2段母線的電壓,而實際向6 kV備用1段母線供電的是#3高廠變,這時,#4機組的廠用電快切裝置將無法監(jiān)視實際的工作電源與備用電源的電壓相角差、頻差。同理,在#4高廠變故障跳閘后,廠用電快切裝置進行串聯(lián)切換,如快速切換、同期捕捉切換、殘壓切換等,均需檢測廠用6 kV工作母線的電壓與備用電源電壓的相角、頻率。很顯然,這時廠用電快切裝置檢測到的備用電源電壓還是110 kV 2段母線的電壓,而不是實際向備用母線供電的#3高廠變6 kV側電壓。所以,在#1啟備變檢修期間,高壓廠用電系統(tǒng)在這種運行方式下進行工作電源與備用電源切換時,有可能因工作電源電壓與備用電源實際電壓相角差、頻差過大而造成設備損壞。
對接入廠用電快切裝置的接線不做改動,但在廠用電備用電源由#3高廠變供電期間,需對#4機組的高壓廠用電進行切換時,因#3,#4機組廠用電快切裝置檢測的都是本機的工作電源電壓與110kV 2段母線電壓,具有同一參照量,所以可以觀察#3,#4機組廠用電快切裝置檢測的相角差、頻差參數(shù),進行比較后判斷出#4機組高壓廠用電工作電源與實際備用電源之間的相角差、頻差參數(shù),然后再進行操作。但這種方案實際上只能滿足廠用電正常電源的轉換,在廠用電進行事故切換時,因動作快、時間短,操作人員根本沒有時間判斷相關參數(shù),無法滿足廠用電事故切換的需要。
將接入廠用電快切裝置的備用電源電壓改由6 kV備用1段母線66PT引接,這樣,6 kV備用1段母線無論是由#1啟備變供電還是由#3高廠變供電,廠用電快切裝置檢測到的都是實際高壓備用電源母線電壓。該方案實施后,可滿足不同運行方式下廠用電電源的正常轉換和故障時的正常切換。
[1]陳淑琴,張獻輝,劉宏,等.主變壓器倒送電前快切系統(tǒng)動態(tài)調試的新方法[J].華電技術,2011,33(10):66-68.
[2]阮俊豪.廠用電快切裝置改造[J].華電技術,2008,30(1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