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楊
TIAN Yang
(遼寧工程職業(yè)學院,鐵嶺 112000)
在數(shù)控車加工中,往往遇到非圓曲線軸類零件的加工,例如拋物線類零件、橢圓類零件和雙曲線類零件。加工這類零件大多數(shù)采用仿形后層層切削的方法,這種方法增加了走刀路線,增加了空運行時間。這里的走刀路線是指刀具刀位點相對于工件運動的軌跡,也稱為進給路線,走刀路線對零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要合理的選擇加工路線,應盡量使加工路線最短,以減少加工路線的距離,減少空運行的時間,提高加工效率,而且應盡量簡化數(shù)學處理時的數(shù)值計算量,以簡化編程工作[1]。
其中:k=-m/xn,m/x1,b=x2。
優(yōu)化目標函數(shù):
圖1 拋物線類零件切削區(qū)域
設橢圓方程為:z2/a2+x2/b2=1,直線方程為:x=kz+w,在橢圓的上方,A點坐標為(x1,n),B點坐標為(m, x2)。同樣以/A、B點坐標確定直線方程,使切削區(qū)域剩余面積最小,即圖中陰影部分面積最小。圖中橢圓為已知條件,設由橢圓與x軸和z軸圍成的面積為SA,直線與x=m,y=n圍成的面積為SB,剩余面積為SC,則SC=m×n-SA-SB,其優(yōu)化條件與拋物線方程的類似要求兩方程聯(lián)立后Δ≤0。因為加工橢圓類方程可能涉及到加工橢圓中心兩側的加工區(qū)域,但是因為橢圓關于x、z軸對稱,所以本為只介紹橢圓中心右側的加工路徑,左側同理。
優(yōu)化目標函數(shù):
圖2 橢圓類零件切削區(qū)域
設雙曲線方程為z2/a2-z2/b2=1,直線方程為x=kz+w,A點坐標為(m1,n1),B點坐標為(m2,n2),需確定點c使得切削區(qū)域三角形面積最大,也就是說剩余面積最小,由雙曲線與z=m1,z=m2及x軸所圍成的面積為SA,ΔABC的面積為SB,剩余面積為SC,SC=(m2-m1)(n2-n1)/2-SA-SB,設c點坐標為(x1,x1),
其優(yōu)化模型為:
圖3 雙曲線類零件切削區(qū)域
本文選拋物線類零件p=20,m=10,n=10,按照優(yōu)化后路徑進行宏程序的編制,應用復合形法得出最優(yōu)化結果為:x1=15.03,x2=5.05。拋物線類零件具體程序見表1。
圖4 仿形法加工路徑
圖5 優(yōu)化后路徑
通過仿真軟件將仿形法和優(yōu)化后編制程序進行仿真加工,圖4為用仿形法編制程序的模擬路線圖,圖5為利用優(yōu)化結果編制程序的路線圖,在對兩種方法用同樣的進給量,用同樣的背吃刀量的情況下,對其進行仿真加工,結果,仿形法編制的程序用時1分31秒,而用優(yōu)化后編制的程序用時41秒。
表1 拋物類零件程序
在拋物線類零件、橢圓類零件和雙曲線類零件加工中,通過以最小剩余切削面積為目標函數(shù),建立數(shù)學模型。本文通過以拋物線為實例對其進行加工,操作簡便,編程程序段少,由仿真加工對比可知優(yōu)化后的路徑要比仿形法編制程序運行的路徑用時縮短了54%,說明加工路徑縮短,提高了生產效率。
[1]何成文.基于宏程序的拋物線曲面加工程序應用研究[J].煤礦機械,2006,27(12):116-117.
[2]陳立周.機械優(yōu)化設計方法[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4:89-124.
[3]翟瑞波.數(shù)控車床編程與操作實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