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毅
(重慶市電力公司萬州供電局,重慶 404000)
輸電線路狀態(tài)檢修方式的提出是針對傳統意義上的輸電線路檢修計劃而言的,在傳統輸電線路的檢修過程中,通常都是以整個線路作為單元,僅僅從檢修的周期性上考慮,就已經跟目前輸電網路化發(fā)展相背離,在這種發(fā)展形勢下,新型的輸電線路狀態(tài)檢修必然成為最為主要的電力設備檢修的發(fā)展方向。
傳統的輸電線路檢修維護工作是一個以進行定期的預防性以及一定周期性檢修的制度模式,具有較強的受制約性。按照一定周期進行線路的檢修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對輸電線路的實時運行狀態(tài)無法進行控制。而采用了輸電線路實時狀態(tài)檢修不僅大大提高輸電線路檢修的工作效率,而且也極大地提高了整個電網運行的安全穩(wěn)定性。
若將狀態(tài)檢修技術與定期檢修技術作一對比,則可發(fā)現定期檢修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如:周期長,一般要隔1年才檢修1次;效率低,常因檢修內容不全面而影響維修效率;成本大,大范圍的檢修并不能掌握故障的具體狀況,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采取狀態(tài)維修之后,其能夠發(fā)揮出檢修工作的多方面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定期維修通常都是大范圍的檢修,不管輸電線路是否存在故障均全面檢查,這顯然增加了檢修工作的盲目性。狀態(tài)檢修則是有目的性的檢修工作,其能夠借助于狀態(tài)檢測發(fā)現的故障狀況處理問題。如:狀態(tài)檢測可盡早檢查到設備問題,讓技術人員找出故障原因以針對性地處理故障。
傳統檢修方式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的消耗較大,直接導致了企業(yè)檢修成本增多。狀態(tài)維修技術在維護輸電線路正常運行的同時,也能發(fā)揮出“節(jié)約”作用,形成了科學的框架體系。比如:狀態(tài)維修可確定輸電線路故障的具體線路段,這就避免了全面搜查的時間消耗,縮短了檢修周期。
傳統檢修技術都是在故障發(fā)生之后才對輸電線路故障進行檢測維修,多數都是事后故障處理。而狀態(tài)維修則是對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測,可及時根據傳輸信號預測可能發(fā)生的故障,具有較強的“預測性”功能。如:該技術可參照狀態(tài)監(jiān)測和診斷技術的信息預測設備故障。
狀態(tài)檢修的可靠性表現在其參考依據的多樣性,220kV輸電線路中可以結合多方面的資料信息進行診斷檢修,例如:在線監(jiān)測設備的發(fā)熱程度、參數指標、程序指令等。當收集到足夠的信息資料后,還能結合檢修、調試、試驗等情況綜合檢修,掌握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態(tài)及絕緣性能,其檢修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狀態(tài)檢修流程圖
從最近幾年狀態(tài)檢修技術的推廣使用情況來看,這種先進的檢修技術對電力企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型檢修模式的運用不僅規(guī)范了電能傳輸的秩序,也增強了輸電線路的安全性、可靠性、穩(wěn)定性。導地線是220kV輸電線路的主要結構之一,也是故障發(fā)生率較高的組成部分。輸電線路狀態(tài)檢修技術中,導地線檢修流程為:
2.1.1 線夾處理
導地線檢修中應準確地將線夾打開,然后結合相應的檢測儀逐一排查。在操作中也需根據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遇到一些比較關鍵的導地線線夾時需加大檢測力度,如:線路出現雷害、污閃、覆冰等情況。而有的線夾檢查僅需一般的處理即可,如:輸電線路荷載過大等情況。
2.1.2 線傷處理
對于輸電線路存在劃傷情況的處理,則需根據劃傷的具體程度有效修補。導地線劃傷處理前要對損傷處棱角與毛刺用0#砂紙磨光,然后才能實施修補或更換。導地線劃傷處理技術應該根據輸電線路的實際故障選用,其常用于:金絞線單絲損傷深度在1/2直徑內,損傷截面積在5%以內。
2.1.3 纏繞處理
選擇單絲纏繞的方法對導地線故障處理時,應嚴格按照輸電線路檢修技術的操作標準。對于導地線上存在的損傷需參照檢修標準處理,如:先保持受損位置的平整性,選擇的修補材料應與原材料相適應,纏繞處理時要保證足夠的緊密性等等,這樣才能讓導地線損壞處得到有效處理。
2.1.4 修補處理
修補處理主要選擇補修管完成,其能夠對導地線的多個異常狀態(tài)有效處理。修補過程中:把損傷處的線股保持在原絞制狀態(tài),保證補修管能將受損位置蓋住,選擇液壓、爆壓等修補管材料。在修補操作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國家技術標準規(guī)定的內容,如:SDJ276-1990等文件里的條款。
2.1.5 切斷處理
輸電線路維修期間,對于受損程度嚴重的導地線則應采取切斷處理的方法,然后再將導線重新連接使用。遇到下列情況時應將導地線切斷處理,如:導線受損范圍大于補修管維修范圍,鋼芯、內層鋁股產生巨大的變形而難以修復時,這些情況都要求技術人員對導地線進行切斷處理。
新時期檢修技術的運用促進了電力輸電線路使用性能的提升,這種先進的檢修模式大大降低了線路維修的難度。然而,狀態(tài)檢修是一項綜合性的電力系統工程,其必須要借助于管理制度、運行方案、檢修技術、條件保障等方面才能全面運行。桿塔是輸電線路的主要支撐結構,桿塔故障的發(fā)生也會迅速中斷輸電線路運行。其狀態(tài)檢修內容包括:
2.2.1 常規(guī)處理
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電力企業(yè)應安排人員定期檢修桿塔狀態(tài),對輸電線路運行期間出現的問題有效處理。在常規(guī)處理方法中要根據桿塔的狀況制定管理系統,如圖2所示。若發(fā)現桿塔存在問題后則需盡快測量檢查,將具體的數據指標傳達給檢修人員處理。
圖2 桿塔管理系統流程
2.2.2 裂縫處理
對于混凝土結構的桿塔需重點進行裂縫的檢修處理,若發(fā)現桿塔裂縫時則應盡快搶修處理,以防裂縫擴大而造成塔身損壞。通常桿塔裂縫的處理方法為:參照具體狀況選擇相應的加固、修補處理,如:設置套筒、添加抱箍等,以此來有效控制裂縫的擴大。
2.2.3 傾斜處理
桿塔傾斜會影響到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且容易造成倒塌等意外事故。對傾斜問題的處理方法為:調整桿塔位置前先將拉線布置好,調整桿身垂直度時需結合相應的機械設備調控。傾斜處理時不得安排人工拉線,以防止受力不足而引起倒塌。
2.2.4 防腐處理
經過一定周期的使用后,桿塔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現象,若不盡早處理也會給輸電線路造成危害。對桿塔采取防腐處理一般選擇涂刷防腐漆的辦法,對電桿鋼圈接頭的防腐則要采用先進的抗腐蝕材料。目前,常用的防腐處理依賴于油漆,其需按照除銹-底漆-面漆等流程進行。
2.2.5 桿材處理
如果桿塔使用時間較長或超過壽命期限,在狀態(tài)檢修過程中要注意桿塔材料的更新,用新的材料代替舊桿塔。在檢修時需掌握好每個操作步驟,如:換用新的鐵塔零部件時,固定螺栓時要保證足夠的扭矩;對過度變形的桿塔結構需及時調整、矯正,以防整體桿塔受力不均而發(fā)生故障。
絕緣子在輸電線路中是不可缺少的絕緣控件,其是決定架空輸電線路絕緣性能強弱的重要因素。此外,絕緣子可以避免輸電線路在電能傳輸中出現漏電現象,維持了輸電運行的安全性。對絕緣子采取狀態(tài)檢修技術有助于保持輸電線路的安全作業(yè),這一部分的檢修工作要按照相應的流程進行:檢測→清理→更新→驗收。詳細的操作流程如下:
2.3.1 檢測
絕緣子在輸電線路中是一種小體積的裝置,但其需要檢修的內容是多方面的。電力人員在檢測時需涉及到的內容有:連接金屬銷的脫落、銹蝕,瓷質絕緣子的開裂、受損等。檢查的重點在于絕緣子自身質量是否完好,對出現損壞的絕緣子應作為檢修的重點對象。
2.3.2 清理
將絕緣子上面的雜質清理干凈可保持其絕緣性能,如:灰塵、冰塊等。清理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作業(yè),其包括:停電清掃、帶電清掃兩 種方式,帶電作業(yè)時要參照標準完成任務,如圖3所示。為了安全起見,在清理時主張“停電清理”,如:清理玻璃絕緣子時切斷電源,可結合適量的清潔劑將絕緣子表面清理干凈。
圖3 帶電作業(yè)的方法
2.3.3 更新
使用的新產品必須經過詳細的質量檢查,確保質量合格后才能運用到輸電線路中。如:對瓷絕緣子的絕緣電阻則選擇5 000 V絕緣搖表完成檢測,保證電阻值超過500 MΩ。安裝過程中要保護導地線以防脫硫,如:絕緣子串鋼帽、絕緣體、鋼腳應在同一軸線上。
2.3.4 驗收
考慮到狀態(tài)檢修的質量問題,在安裝完成后要對絕緣子性能實施檢測,確保絕緣子的正常使用。驗收工作應根據《電力輸電安裝標準》逐一檢查,對絕緣子的安裝位置、安裝數量、線路連接等情況全部檢查到位。對驗收中出現的問題,技術人員也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狀態(tài)維修技術的推廣可以對220kV輸電線路進行全程監(jiān)測,發(fā)現故障后可及時進行診斷處理,是一種在線監(jiān)測、維修的新技術。電力企業(yè)技術人員僅需根據狀態(tài)檢修裝置傳遞的信號,則可及時掌握線路故障狀態(tài),制定檢修方案,才能保證輸電線路檢修工作高效的運行。
[1]蔣凱.淺談輸電線路的狀態(tài)檢修[J].中國科技財富,2011.
[2]吳志成.輸電線路檢修裝置的異物剪切裝置.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泉州電業(yè)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