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文勝
“抗大”改變胡耀邦一生
◎ 文/陳文勝
胡耀邦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是著名的“紅小鬼”,參加革命后多年從事黨領(lǐng)導下的青少年工作,為黨的青年工作貢獻了力量。1937年,胡耀邦離開青年團的工作,進入了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走上新的學習和工作道路?!翱勾蟆睂钜簧加兄匾挠绊?,甚至可以說改變了一生的道路。
胡耀邦
延安時期的胡耀邦
“抗大”是中國共產(chǎn)黨以培養(yǎng)軍事干部為目的設(shè)立的學校。它的前身是1933年冬成立于井岡山的紅軍大學。1936年到達陜北后,在瓦窯堡重新成立了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林彪、莫文驊分別被任命為校長和黨總支部書記。
1937年校址遷到延安,同年4月改為“抗大”。與過去不同的是,它除了培養(yǎng)紅軍干部外,在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這一新形勢下,培養(yǎng)革命的知識青年成為學校的主要任務(wù)。從1936年到1945年的9年中,“抗大”共辦了8期,培訓干部約2.9萬人。
胡耀邦是第二期學員。第二期“抗大”由大學部和步兵學校兩部分組成,大學部有14個隊,學生數(shù)量增加為1362人。第一隊和第二隊與第一期相同,大部分是紅軍的軍、師、團級高級干部,其中除胡耀邦外,重要人物有陳賡、何長工、楊得志、姬鵬飛、康克清、黃春圃、余秋里等。當時,陳賡被任命為隊長。胡耀邦經(jīng)學生選舉,擔任第一隊黨支部書記,表明他在那時已被看作精英人物中的精英——同期學生中,武有長征中搶渡大渡河的楊得志,文有法國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何長工。
1937年3月2日,“抗大”第二期在延安開學。毛澤東出席了開學典禮并講話。他為第二隊學員題詞:“要學習朱總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p>
延安時期的學校,是在革命的炮火中建立起來的,辦學條件極其艱苦,但它們就像一座革命的熔爐,擔負著培養(yǎng)和造就革命干部的任務(wù)。進入革命學校的學員們一切因陋就簡,露天上課,把場院當課堂,背包作椅凳,膝蓋當課桌。沒有教科書,講義都是印在又黃又粗的土紙上,或者廢舊的傳單背面。生活也十分艱苦,學員們除基本口糧外,每人每天只有三分錢菜金。毛澤東曾對“抗大”學員說:“你們是過著石器時代的生活,學習當代最先進的科學——馬克思列寧主義?!?/p>
胡耀邦在“抗大”不僅是一大隊、二大隊中最年輕的學員,且以手不釋卷而為眾人所知。他求知若渴,勤于思考,給包括校長林彪在內(nèi)的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抗大”領(lǐng)導人之一的王稼祥,對于胡耀邦這個人才的崛起十分注意,多次給予表揚。他在一次干部會議上向大家講,“你們要向胡耀邦同志學習,學習他刻苦攻讀的精神”。在“抗大”學習的日子里,因為有那么多高級干部的講授、指點和答疑,他自己又有了更扎實的工作經(jīng)歷,加以他有很高的悟性,所以這一時期的學習使他原有的基礎(chǔ)理論素質(zhì)和淳樸的革命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梢哉f,“抗大”的教育使他受益終生。
在“抗大”,胡耀邦有幸聽了毛澤東親自講授的100多個學時的“辯證唯物論”的課程,后來整理為著名的《矛盾論》和《實踐論》兩部哲學名著。毛澤東講課時經(jīng)常叫胡耀邦站起來發(fā)言,并對這個二十多歲青年頭腦之清晰、理解力之強十分贊賞?!翱勾蟆钡恼n程,除毛澤東外,還有其他中央負責同志講授。如朱德講授黨的建設(shè),董必武講授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張聞天講授中國革命基本問題,博古講授馬列主義基礎(chǔ)知識,羅榮桓、羅瑞卿等講授政治工作課等等。胡耀邦幾乎熟讀了當時能找到的所有關(guān)于列寧、斯大林的小冊子和政治理論書籍,這奠定了他堅實的馬列主義理論和哲學基礎(chǔ)。他本人后來也常說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抱負是在延安定型的,而進步最大的,就是在“抗大”學習那段時間。
“抗大”
“抗大”二期學員學習了五個月,盧溝橋事變爆發(fā)了。為適應(yīng)抗日前線對干部的迫切需要,“抗大”二期提前畢業(yè),學員們也都趕赴前方。可是毛澤東卻將胡耀邦留下,與另外27名同志一起編成“抗大”高級研究班,繼續(xù)學習,胡耀邦仍擔任黨支部書記。
大約是8月的一天,毛澤東要給“抗大”學員作報告,事先把支部書記都找去開座談會。會上,毛澤東又要胡耀邦發(fā)言,胡耀邦簡明扼要地談了學員中的一些自由散漫現(xiàn)象,毛澤東聽得津津有味。毛澤東提醒他說,要把黨支部工作做好,必須把??k起來。
受到毛澤東的點撥,胡耀邦自己動手組稿、排版、刻蠟板、校對、油印,一個星期后就出版了第1期校報——《思想戰(zhàn)線》。毛澤東看后不太滿意,指出沒有寫出自己的東西。胡耀邦隨即請毛澤東為校報寫篇文章,毛澤東不僅痛快地答應(yīng)了下來,而且很快就交了稿。9月7日,第2期《思想戰(zhàn)線》上刊登了毛澤東的這篇文章,就是后來編入《毛澤東選集》的那篇著名的《反對自由主義》。毛澤東在文章里針對干部中帶有普遍性的傾向,倡導“積極地思想斗爭”,分析了“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的種種“自由主義”,文章中所談的種種自由主義表現(xiàn),正是座談會上匯報的內(nèi)容。
領(lǐng)袖的支持,給了胡耀邦很大的鼓舞,他不僅挨著個兒地跑遍學員大隊,分送這期校報,在隨后《思想戰(zhàn)線》改名為《抗大》的第3期校報上,他還撰寫了讀后感式的《論自由主義與反自由主義》一文。他結(jié)合學員的思想實際,論述了自由主義的危害和反自由主義的重要性。由于他兢兢業(yè)業(yè),精雕細刻,刊物不但文章質(zhì)量高,而且形式也清新爽目。這年10月,毛澤東親自點名,要還不滿22歲的胡耀邦擔任政治部主任。
胡耀邦在“抗大”表現(xiàn)出的杰出才能,得到了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的高度評價。后來,胡耀邦與“抗大”第四期學員一起離開了“抗大”,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摘自《黨史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