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麥
電影《金陵十三釵》還未公開上映,女一號玉墨的扮演者倪妮,被各大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興最濃的一顆“新星”。
人們不禁納悶兒:倪妮,一個北京傳媒大學(xué)主持播音系2007屆學(xué)生,憑什么就能得到幸運之神如此的眷顧和青睞,竟然可以“未登臺人先紅”?難道是傳說中的“有背景”嗎?
原來,倪妮讀大二的時候,偶然聽說張藝謀導(dǎo)演不久將要為電影《金陵十三釵》公開海選女主角,心里不禁為之一動。經(jīng)過短暫的規(guī)劃和籌謀,倪妮決定“先聲奪人”。她很快找來了劇本,潛心閱讀后,她發(fā)現(xiàn)《金陵十三釵》和《花樣年華》的歷史背景同樣是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不同的是,一個故事發(fā)生在時為總統(tǒng)府的南京,一個故事發(fā)生在被譽為花花世界的上海。但在江蘇長大的她非常了解,上海和南京是臨近城市,一直以來,兩個城市的服飾、時尚潮流和達人裝扮都大致相同。于是,她又搜羅反映那個時期風(fēng)土、人情的影像資料,對照劇本的人物、情節(jié),認真揣摩,細心體悟,對要“逐鹿”的角色進行熟悉和了解。
憑著自己的靈性,半年多后,她就把“目標”的衣飾、姿態(tài)等一些外在的東西,領(lǐng)會了八九分。剩下的一個“坎”,就是主角墨玉的一口南京土話。于是,她利用自己所學(xué)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優(yōu)勢,求助于南京電視臺《聽我韶韶》節(jié)目組。
“韶韶”,南京方言,意思就是用標準的南京話,播報一些與民生相關(guān)的時事新聞。而主持人吳曉平前輩,對20世紀30年代的南京話也頗有研究。倪妮誠懇、謙恭地拜吳曉平為師,利用寒暑假,專門學(xué)起了南京方言。同時,她又請了一名外教,強化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
初春的一天,古城南京處處繁花似錦,鶯囀鳥鳴。而市中心一家五星級酒店,亦猶如一座大花園般群芳爭艷,姹紫嫣紅。這里,以張藝謀為“頭”的《金陵十三釵》電影劇組,正在嚴格地進行選“美”。可是,一上午過去了,“目標”都沒有出現(xiàn),考官無精打采地喊出:“下一位?!?/p>
應(yīng)聲而入的,是一位渾身散發(fā)著“民國”范兒的“閨秀”。瞧她:齊肩外翻的黑發(fā),高挑豐滿的身材,裹一襲暗花墨綠色旗袍,一手輕甩著白手絹,考官們眼前一亮,繼而恍惚:是時光倒流,還是置身夢境,竟然“邂逅”民國妞?
“各位老師好!”墨綠旗袍女子盈盈一笑,微微屈膝,款款側(cè)身,給全場道了個萬福說:“我叫倪妮,是……”張藝謀從椅子靠背上坐直身子,調(diào)侃道:“閆妮還是燕妮?噢,是倪妮!”
“是滴哎,窩叫倪妮?!蹦吣萦脴藴实哪暇┰捛纹さ卣f。
張藝謀拍手,咧嘴笑,豎起耳朵說:“哎,小姑娘南京話說得不錯,再來兩句我聽聽?!_詞自定,別拘束?!?/p>
倪妮把白手絹一甩一收,喬裝慍色說:“哎喲喂,大導(dǎo)演,你不要拿橋(擺譜)哎。你看窩行不行?窩要是不行的話,你直接說話。”
“哈哈哈……”原本沉悶的考場爆發(fā)出一陣會心、快意的大笑。
接著,早就敲定好的美國籍男主角貝爾,用英語問了倪妮幾個生活問題。倪妮不慌不忙,落落大方地用標準的美式英語對答如流。貝爾連連贊嘆:“美女的英文說得棒極了!”一旁的張藝謀頻頻點頭。然后,拿起筆,在面前攤開的劇本名單“玉墨”后邊寫上倪妮。
機會,向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倪妮正是憑著自己積淀起來的實力,征服了“各色”導(dǎo)演張藝謀,也征服了大眾。
(圖/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