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冬林
《詩經(jīng)》里寫蘆葦,寫得風雅婉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毕胂笾钱嬅妫簼M河、滿溪的蘆葦。青碧茫茫,綠葉上的露水已經(jīng)凝成了薄霜,秋色漸深,晨氣微涼得叫人憂傷。那個美好的女子,還在秋水的那一邊呀,一春一夏的時光蕩漾過去,都還未能抵達她的身旁,惟有一片浩瀚的深秋蘆葦渲染成了一場相思的薄涼底色。
其實,不是蘆葦有那么風雅,那么兒女情長,而是我們的先民風雅。他們的生活和情感,浪漫得讓后人嫉恨,即使憂傷,也憂傷得那么婆娑有姿。即便是一段幽暗的情懷,也能被那些草木襯得生出明麗的綠光來。來到了沙家浜,來到了阿慶嫂的茶館里,隔窗看那些蘆葦,就全然是另一種氣象了。
沙家浜的蘆葦大氣磅礴、莽莽蒼蒼,是大手筆、大寫意,是千軍萬馬奔騰的綠。蘆葦在水里、在岸上、在湖中的島上、在林蔭小道的兩旁。憑依木橋,放眼望,湖水泱泱,滿目是五月的濃碧,不知道是蘆葦將湖水攬在了臂彎里,還是湖水擁蘆葦在懷抱,這真是蘆葦?shù)牟柯?
正是初夏??椿ɑㄒ崖?,賞果果還未成,這樣的寥落時節(jié),卻是蘆葦最好的時候。在沙家浜,在蘆葦最好的年華里趕來與它相遇,這是幸事。它們亭亭如修竹,俊逸如世外雅士。微微搖曳的葉子像綠色修長的手臂,輕輕撫摩白色的飛鳥、狹長的流云和青灰的天空,它們又和飛鳥、流云以及天空融在一起,融成了水底琥珀一般的倒影。我們在蘆葦叢里穿越,拂面的是蘆葦?shù)娘L,呼吸的是蘆葦贈予的空氣。夾雜著濃郁草本植物氣息的空氣,使我們一時間忘了路途、失了方向,卻也閑閑淡淡地不著急。
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边@里以蘆葦為喻,突出入之脆弱,可見蘆葦也是脆弱的。我想,從某根蘆葦個體來說,確乎脆弱,即便長到竹木的高度,可觸摸天空。到底還是一根葦草,逃不掉草本植物難經(jīng)風霜的命運。
但沙家浜的蘆葦又是頑強的。千萬根蘆葦在水泊,那就是敢于改天換地的英雄好漢啊!狂風經(jīng)過,蘆葦在水面掀起洶涌綠浪;風雨之后,蘆葦們又一根根挺起筆直的脊梁。即使被砍伐、被火燒,來年春風一喚,一根根又從泥土之下舉起尖尖的綠戟。
京劇《沙家浜》里那位敏銳機智又勇敢的阿慶嫂,就是借一片茂盛的蘆葦蕩掩護了新四軍。誰會想到,這樣清水綠蘆的好地方,竟是與敵斗智斗勇的戰(zhàn)場!那些臨水生長的一根根葦草,在血雨腥風的年代,都生了膽氣與豪氣,成了一個個殺敵除寇守衛(wèi)家園的戰(zhàn)士。是啊,一根蘆葦是渺小脆弱的,千萬根蘆葦站在一起,就布起了陣勢,就有了戰(zhàn)斗的力量。千萬根蘆葦密密生長,就長成了蘆葦?shù)暮?,就呈現(xiàn)出了蓬勃的生命大氣象,就展現(xiàn)出了永摧不折的民族大精神。沙家浜的蘆葦書寫的不是《詩經(jīng)》里小兒女的小情調(diào),而是一種關(guān)乎民族大義的大境界。
在面對著眼前那一片蒼茫無邊的蘆葦之海時,我想,生命短促如朝露,也許惟有將倏忽之間的生命融入一樁熱愛的事業(yè)中去,孜孜不倦,全力以赴,生命才會呈現(xiàn)一種恒久而遼闊的魅力。
在沙家浜,真想做一根蔥碧無花的蘆葦,亭亭而立,靜靜生長。至于此后的榮枯與浮沉,就交給江湖上的風雨和日月來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