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后,張景婷跳槽到一家前景更好的公司擔任設(shè)計助理,并負責一小部分的發(fā)行工作。起初,她為自己換了個好平臺雀躍不已。一個星期后,她卻感到很不適應(yīng)。
小張對工作不熟,希望能向同事請教,但當她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別人時,每個人臉上都掛著客氣卻疏離的微笑。小張每天獨自一人面對繁重的工作,越來越疲憊不堪。她逼自己繼續(xù)干下去,但工作效率顯然不高,設(shè)計的圖片怎么看都不滿意,一遍遍推倒重來。她想起原來的小公司,一共八個人,雖然也是悶頭干活,可每天下午大家總會抽出半個小時一起喝下午茶,聊聊天,談?wù)勛约旱撵`感創(chuàng)意。在那里,大家的思想常常碰撞出火花,催生出更好的創(chuàng)意。
想到這些,小張?zhí)匾鈳硪恍┝闶撑c身邊的同事分享,并主動向他們請教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慢慢地,小張和一些同事成了好友,每天她都會和他們一起到會議室去坐一小會。談笑間,不少難題迎刃而解。每月一次的發(fā)行工作,她并不積累到最后再做,而是每天下午趁著談笑的時間,讓同事們一起幫忙。老板發(fā)現(xiàn)后,說小張不能獨立完成工作,批評小張影響大家工作。小張便把原來公司的一些做法介紹給了老板,除了每天的下午茶外,還有一些公司組織或私人發(fā)起的聚會,這些都加深了同事間的感情,讓那些原本游離于集體之外的同事、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或遇到困難的同事能夠融入到集體中,并將工作上的難題開誠布公地講出來,集思廣益,這比每個人獨自鉆牛角尖更有利于解決問題,提高效率。老板聽了后,沒說什么。但兩天后,小張赫然發(fā)現(xiàn),公司里多了兩臺咖啡機,且人力資源部發(fā)出通知,公司將每天下午的三點半至四點一刻辟為下午茶時間,提供咖啡和簡單的點心,員工可自行至會議室交流。
小張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在下午茶時間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她總是將自己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拿出來討論,并將初稿打印出來,請大家提意見。因為這種討論形式很輕松,大家暢所欲言,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討論中,一些同事還將一些貼封口、文件分類、批量蓋章等事情帶至會議室做。他們發(fā)現(xiàn),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思想極為活躍,做起事情來效果反而更好。
見辦公室的氣氛活躍了許多,有人建議將辦公室的格子拆掉,集體在一個開放的空間里工作。同時再設(shè)一些封閉的房間,讓在特定情況下需要安靜環(huán)境的同事進去工作。老板采納了這個意見。頓時,辦公室仿佛變成了一個大會議室,公司業(yè)績蒸蒸日上,員工之間的凝聚力越來越強,離職率也少了很多。
專家點評(劉振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
在緊張的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常常會覺得疲憊不堪,甚至對手頭的工作感到毫無頭緒。研究表明,一味躲避不是辦法,像小張這樣,給自己找到“組織”,融入其中,借助團隊的力量趕走疲勞,恢復生機,才是聰明之舉。這時候,人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解決手頭的問題其實不是什么難事。因為只要個體融入了大集體中,大集體所產(chǎn)生的團隊動能,就能夠推動團隊中的個體不斷前進,而且并不感到疲累。這種社會助長作用,對于消除人們的心理緊張感,幫助人們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恢復工作的積極性,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團隊中,還有一種潛在的競爭因素,比如粘信封、批量蓋章等相對機械的動作,會因為彼此間潛在的競爭感而更加快速。因此,任何個人都不應(yīng)該讓自己脫離組織,而應(yīng)竭盡所能,找到組織,融入其中,這樣才能夠做到事半功倍。
編輯 鐘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