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賀西林
六旬王鷹耕“墨田”
◎ 文/賀西林
王鷹是陜西畫壇實力派畫家之一,他的中國畫不僅在人物、花鳥、山水有深厚的造詣,而且書法、詩歌諸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他在《無求》寫道:“臨風窗前聞蟬聲,心似秋水朗月明”,《夜雨》中 “榮辱無心云帆過,禿筆一把任平生”,這正是王鷹對人生的詮釋,也是他作畫的心境!
步入花甲之年的王鷹,喜歡“六十起步”這四個字,在繪畫藝術道路上,他感到六十歲后更是進入創(chuàng)作最佳境界。王鷹和常人一樣,向往美好生活并努力工作學習,他愛家、愛藝術、愛生活,為人師表為人正派,無私、真誠、仁愛是對王鷹高尚情操的最大褒獎。
作為書畫藝術家,他是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以執(zhí)著的信仰開啟人們對事物的真正認識,無論是精神的、物質(zhì)的,還是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尤應以造福人類,提高素質(zhì),感知生命意義為己任建設人間凈土。王鷹深諳其理,故對藝術的探索負有一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期望以藝術作品的真善美來抒發(fā)生活中的真善、大美。
對于藝術追求,王鷹是苦學派。作詩、書法、繪畫(尤以人物畫)都下過苦功。他從不排斥其他藝術門類的表現(xiàn)形式,并善于接受新鮮事物,博采眾長,把汲取來的營養(yǎng)注入自己的藝術作品當中。創(chuàng)作的源泉在生活中,他所追求的是中華民族精髓所蘊含的生活之美。
他的畫作富有恢弘的想象力、悅耳的節(jié)奏、精密的思想、活潑的形式,雖然不追求石破天驚的氣勢、也沒有負載著沉重的歷史責任,但他的畫似抒情的詩,以悠美深邃的形式闡述著畫家詩人般的情懷。是的,畫家不一定是詩人,但一定要有詩心,要有充沛豐盈的真情,要有品味無窮的神韻。
自號“墨田農(nóng)夫”的王鷹,在中國畫壇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