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光軍, 初鳳娜, 崔 俐, 徐 丹
癲癇是神經系統(tǒng)常見病之一,口服抗癲癇藥是癲癇治療的首選方法,藥物在控制癇性發(fā)作的同時其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選擇既能夠控制癲癇發(fā)作又不影響患者認知功能的抗癲癇藥物成為提高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
1.1 研究對象 2008年8月~2009年4月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癲癇專病門診的患者40例,詳細詢問病史并記錄癲癇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姓名、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居住地、癲癇發(fā)作類型、發(fā)病年齡、平均發(fā)作頻率、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有無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癲癇家族史及癲癇的詳細治療情況),所有患者均符合1981年和1989年國際抗癲癇聯(lián)盟關于癲癇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1)年齡在16~50歲;(2)病程2年以內,未規(guī)律服用抗癲癇藥治療;(3)發(fā)作頻率1年≥2次。排除標準:(1)有進行性腦部器質性疾病如腫瘤、變性疾病者;(2)有嚴重心、肺、肝、腎、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3)有長期酗酒和藥物依賴者;(4)研究期間可能妊娠者。拉莫三嗪(LTG)組及傳統(tǒng)抗癲癇藥物(丙戊酸)對照組各20例。拉莫三嗪組男女比例為9∶11,平均年齡(24.9±7.7)歲,平均受教育年限(5.1 ±0.7),發(fā)作類型為部分性發(fā)作4例,部分性發(fā)作繼發(fā)全面性發(fā)作4例,全面性發(fā)作12例;丙戊酸(VAP)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0∶10,平均年齡(25.7±11.7)歲,平均受教育年限(4.6 ±0.9),部分性發(fā)作 3 例,部分性發(fā)作繼發(fā)全面性發(fā)作6例,全面性發(fā)作11例。上述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發(fā)作頻率、臨床分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 >0.05)。
1.2 研究方法
1.2.1 給藥方案 LTG組起始劑量為25mg/d,每周增加25mg,維持在150mg/d;VAP起始劑量500mg/d,均根據發(fā)作控制情況調整劑量。
1.2.2 認知功能測定方法 分別于治療前及用藥6個月后對各組患者進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評分和神經心理學指標比較。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同組治療前后的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間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類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用藥前LTG組及傳統(tǒng)抗癲癇藥物對照組認知功能評估(見表1)。
2.2 治療前、后LTG組及傳統(tǒng)抗癲癇藥物對照組神經心理學指標比較(見表2)。
2.3 蒙特利爾評估總分(見表3)。
表1 用藥前LTG組及傳統(tǒng)抗癲癇藥物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得分(±s)
表1 用藥前LTG組及傳統(tǒng)抗癲癇藥物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得分(±s)
由表1可以看出,藥物治療前,LTG組及對照組患者蒙特利爾認知評估得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項目 LTG組(n=20) 丙戊酸組(n=20)視空間/執(zhí)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語言功能抽象能力記憶力定向力測評總分4.35 ±0.48 2.95 ±0.22 5.20 ±0.61 2.40 ±0.75 1.55 ±0.51 4.35 ±0.48 6.00 ±0.00 27.10 ±0.78 4.40 ±0.68 3.00 ±0.00 5.50 ±0.51 2.15 ±0.74 1.60 ±0.59 4.60 ±0.50 5.95 ±0.22 27.25 ±0.85
表2 治療前、后LTG組及傳統(tǒng)抗癲癇藥物對照組神經心理學指標
表3 LTG組及對照組治療前、后認知評估總分關系
癲癇是神經系統(tǒng)常見病之一,據調查我國活動性癲癇患者約600萬,其中30% ~40%的癲癇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認知功能是指人們熟練運用知識的功能,包括警覺性、注意力、記憶力等多方面[1],認知功能損害與癲癇發(fā)作類型、發(fā)作持續(xù)時間及頻率、遺傳因素、發(fā)病年齡、癲癇灶的部位、抗癲癇藥的使用以及心理社會因素等多方面有關[2~7]。目前口服抗癲癇藥物(AEDs)仍是癲癇治療的首選方法,口服抗癲癇藥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AEDs在控制癇性發(fā)作、減少繼發(fā)性認知功能障礙的同時也會引起新的或其他類型的認知功能障礙,包括易疲勞和思維緩慢、記憶力和注意力障礙、情緒和行為的異常等。傳統(tǒng)的抗癲癇藥對認知功能的損害已有大量的研究報道[8~10],但對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新型抗癲癇藥物相關的認知功能的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探討新型抗癲癇藥物-拉莫三嗪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以指導臨床工作。
LTG是一種新型AEDs,其主要成分為3,5-二氨基-6-(2,3二氯苯基)-1,2,4-三嗪。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阻滯電壓敏感性鈉通道而穩(wěn)定神經元細胞膜,并抑制谷氨酸的釋放,由于其作用廣譜且有較好的抗癲癇療效,它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也備受關注。本研究顯示,LTG不影響癲癇患者的學習與記憶功能,且能一定程度提高學習、記憶功能,成績優(yōu)于傳統(tǒng)抗癲癇藥物組,差異有顯著性,與國外學者研究結果一致[11]。國外一項雙盲對照研究中將小劑量拉莫三嗪組、丙戊酸鹽組、安慰劑組在健康志愿者進行認知功能及情緒的對比,發(fā)現(xiàn)拉莫三嗪在測試簡單運動反應時具有情緒激活及改善認知行為的特性[12]。王曉鵬等[13]用隨機、平行、對照設計對7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進行認知功能試驗,發(fā)現(xiàn)拉莫三嗪在morris水迷宮試驗中較正常對照組和癲癇對照組都有明顯改善,進一步從動物試驗證實了拉莫三嗪對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Eriksson[14]等人通過腦電圖檢查發(fā)現(xiàn)LTG可以減少自發(fā)的癲癇放電,縮短癇性放電的時間。LTG可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可能與其減少了臨床下癇樣放電有關,臨床下癇樣放電指臨床上無癲癇發(fā)作,但腦電圖檢查可見癇樣放電。臨床下癇樣放電可引起認知功能的短暫惡化,而這種現(xiàn)象較為普遍。在發(fā)作間歇期進行神經心理測試,有異常放電但無任何臨床發(fā)作時,患者對刺激無反應或反應遲鈍,并出現(xiàn)短暫性認知功能損害。
拉莫三嗪在控制癲癇發(fā)作、改善認知功能的同時,對伴有精神癥狀的癲癇患者的療效相對其他抗癲癇藥物較好,Ettinger[15]等用LTG治療7例有精神退縮的癲癇患者,發(fā)現(xiàn)對癲癇患者的精神癥狀有陽性和陰性的雙重作用;陽性反應包括降低應激性、增加服藥順從性;陰性反應包括脾氣暴躁、靜息不能和活動過度。Mckeet[16]對67例伴精神退縮癲癇患者用LTG聯(lián)合治療后,其中90%患者社會功能穩(wěn)定或改善。
本研究結果顯示,拉莫三嗪在有效地控制癲癇發(fā)作同時不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對認知能力有激活作用,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Fisher RS,Vickrey BG,Gibson P,etal.The impact of epilepsy from the patients’perspective,Descriptions and subjective perspectionperceptions[J].Epilepsy Res,2000,41(1):39-51.
[2]洪 震,黃茂盛,王 蓓.癲癇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況分析[J].臨床神經電生理學雜志,2002,13:88-90.
[3]虞培敏,郭起浩,丁 玎,等.癲癇患者認知功能特點的研究[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6,14(5):494-500.
[4]董 斌,周 農,汪 凱.癲癇患者認知障礙的發(fā)病機制[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10):705-706.
[5]Van Rijckevorsel K.Cognitive problems related to epilepsy syndromes,especiallymalignant epilepsies[J].Seizure,2006,1 5:227-234.
[6]朱遂強,唐 敏,羅利俊,等.癲癇患者的認知功能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3,25(4):226.
[7]樊春秋,賈建平.難治性癲癇60例臨床分析[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7,24(5):555-557.
[8]Ortinski P,Meador KJ.Cognitive side effects of antiepi-leptic drugs[J].Epilepsy Behav,2004,5(Suppl 1):60-68.
[9]Salinsky MC,Storzbach D,Spencer DC,etal.Effects of topiramate and gabapentin on cognitive abilities in healthy volunteers[J].Neur ology,2005,64:792-798.
[10]Lee HwHW,Jung DK,Suh CK,etal.Cognitive effects of low-dose topiramatemonotherapy in epilepsy patients:a l year follow up[J].Epilepsy Behav,2006,8(4):736-741.
[11]Aldenkamp AP,Baker 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lamotrigine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J].Epilepsy Behav,2001,2:85-91.
[12]Aldenkamp AP,A rends J,Bootsma HP,etal.Random 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 study comparing cognitive effects of a low-dose lamotrig ine with valproate and placebo in healthy volunteers[J].Epilepsia,2002,43(1):19-26.
[13]王曉鵬,王維平,劉瑞春,等.抗癲癇藥物對戊四氮點燃大鼠認識功能影響的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6,31(10):988-990.
[14]Eriksson AS,Knutsson E,Nergardh A.The effect of lamotrigine on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drug-resistant epilepsy[J].Epilepsia,2001,42(2):230-236.
[15]Ettmger AB,W eisbrot DM,Saracco J,etal.Positive and negative psychotropic effects of lamotrigine in patientswith epilepsy andmental retardation[J].Epilepsia,1998,39(8):874-878.
[16]McKee JR,Sunder TR,F(xiàn)ineSmith R,etal.Lamotrigine as adjunct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epilepsy and mental retardation[J].Epilepsia,2003,4(4):38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