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慧 王彬
反復呼吸道感染多見于嬰幼兒,是兒科常見的一種臨床現(xiàn)象,占門診呼吸道感染的30%,它不僅影響兒童的生長和發(fā)育,而且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1],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普遍認為其機體的免疫功能低下是發(fā)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筆者所在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應用復可托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30例,觀察其臨床療效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60例均為住院患兒,診斷均符合全國小兒呼吸道疾病學術會議擬訂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2]。男32例,女28例,年齡6個月~3歲。6個月患兒就診前近半年呼吸道感染1~3次。近期均未接受過激素、免疫抑制劑、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疫調節(jié)劑治療,并排除Ⅱ度以上營養(yǎng)不良、先天性心臟病及其他嚴重并發(fā)癥。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1.4±0.8)歲,病程1~3年,平均2.6年,每年患呼吸道感染5~12次,平均8.5次;治療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1.6±1.0)歲,病程1~3年,平均2.5年,每年患呼吸道感染7~11次,平均9次。兩組呼吸道感染的類型均為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和肺炎,其癥狀為反復發(fā)熱、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喘等。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抗感染及對癥治療。治療組在相同抗感染及對癥治療基礎上,給予復可托(浙江豐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2 mg/d,睡前涼開水沖服,30 d為1個療程。
1.3 免疫學檢測指標及方法 兩組患兒在首次就診時、口服脾氨肽口服凍干粉1個療程、治療后3個月分別采血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血清IgG、IgA含量測定用透射免疫比濁法。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PEMS 3.1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療前后IgG、IgA濃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對照組治療前后以上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治療組治療前后免疫抗體檢測情況
表2 對照組治療前后免疫抗體檢測情況
現(xiàn)代醫(yī)學多認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是以免疫功能異常為主要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尤其是嬰幼兒,其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成熟,患病期間更易受大量致病原反復刺激,而致免疫反應降低。研究發(fā)現(xiàn),呼吸道感染致病原可作用于T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使其活性降低,造成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而使患兒再次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形成惡性循環(huán)[3]。免疫功能降低,表現(xiàn)為IgG、IgA等的降低,引發(fā)了病毒或細菌反復感染。因此對嬰幼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不僅需要抗感染對癥等處理,適當使用免疫調節(jié)劑更為重要。脾氨肽口服凍干粉是從健康新鮮動物脾臟中提取,主要成分為肽及核苷酸類復合物,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免疫調節(jié)因子,具有免疫調控作用[4],能夠特異地將供體某一特定細胞免疫轉移給受體,非特異的增強受體的細胞免疫體系,改善單核細胞與含有Ig復合體結合的能力;具有促進干擾素及淋巴因子釋放的功能,提高了機體的免疫功能,誘導了體內淋巴細胞轉化和白細胞誘生干擾素,激活單核-巨噬系統(tǒng)的活性,提高了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血清IgG和IgA水平,并對組織中病原體的復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本組資料中治療組30例給予服用1個月的脾氨肽口服凍干粉,治療前后分別測定患兒免疫球蛋白等變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證實脾氨肽口服凍干粉確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降低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病率,是一種有效的生物調節(jié)劑。口服給藥與注射給藥相比,簡單方便,經濟安全,患兒及家長容易接受,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是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較好選擇。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559-621.
[2] 胡吉儀.反復呼吸道感染診斷依據(jù)[J].中華兒科雜志,1988,26(1):41.
[3] 劉亞莉,武康,黃慧君,等.胸腺肽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治療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0,29(8):80.
[4] 盧海儒.復可托[J].中國新藥雜志,1999,8(12):845-846.
[5] 方德剛,肖清華.支原體感染免疫研究進展[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6,23(8):1276-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