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銀泉 陸雪梅(靖江史志檔案辦公室,江蘇靖江,214500)
靖江入黨第一人
——柳溥慶
姚銀泉 陸雪梅(靖江史志檔案辦公室,江蘇靖江,214500)
柳溥慶(1900-1974),1921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后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靖江入黨第一人。他由毛澤東介紹,到法國與周恩來、鄧小平一起留學。在莫斯科參加了中共“六大”的籌備工作,是中共“六大”指定代表。他是我國杰出的印刷先驅,為我國20世紀印刷、印鈔事業(yè)的現代化作出卓越貢獻。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戰(zhàn)士,為共產主義理想奮斗了一生。
柳溥慶1900年12月4日出生在江蘇省靖江市生祠鎮(zhèn)西街一個平民家庭里,又名柳圃青、柳步青、柳霖。其先祖在生祠堂開藥鋪二百余年,父親是個校對工人。1911年為生活所迫,柳溥慶全家遷往上海謀生。他12歲輟學,進中國圖書公司印刷廠鑄字部當澆字徒工,后轉入商務印書公司工作。在十里洋場,他耳聞目睹洋人橫行霸道,軍閥政府賣國無能,百姓怨聲載道。他經常閱讀《先驅周刊》、《新青年》、《覺悟》等進步刊物,提高了政治覺悟,決心走俄國革命道路,為中國工農翻身和中華民族解放奮起斗爭。16歲時,他就參加反袁稱帝和反日活動。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他和工人們積極行動,以美術和印刷為武器,參加示威游行,支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
1921年,柳溥慶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商務印書館也是上海市閘北區(qū)的第一名團員。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和工友成立同學儲蓄會,提倡工人互幫互助;建立上海工人第一個消費合作社,減少商人對工人的中間剝削;成立青年勵志會,開展文化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工人政治覺悟……在開展革命的同時,柳溥慶刻苦學習法語、英語和印刷技術,并從上海美術??茖W校畢業(yè)。受革命前輩蔡元培、吳稚暉的啟迪,1924年3月柳溥慶在親友及靖江縣教育局的資助下赴法國勤工儉學。臨行前,時為團中央領導的毛澤東為他書寫介紹信,并托其帶文件轉交已在法國的周恩來。柳溥慶先后在里昂、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巴黎印刷學校學習,成績優(yōu)秀,多次獲獎。
1924年7月,柳溥慶與周恩來、鄧小平、李富春、聶榮臻等一起,在巴黎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第五次代表會議,同年又以國民黨(左派)里昂支部執(zhí)委的身份與周恩來、李富春等參加了國民黨駐法國總支部第二次代表大會。當年周恩來編寫的《政治經濟學淺說》、《唯物史觀》等馬克思主義通俗讀本,都是由他和張西平利用課余時間幫助手工刻寫、印刷、裝訂和分發(fā)的。周恩來在法國的幾次重要演講,柳溥慶都前去做組織工作。1924年柳溥慶還與鄧小平一起創(chuàng)辦《赤光》雜志,宣傳革命真理。柳負責閱稿、設計、排版,鄧小平則負責策劃聯(lián)系并動手刻寫?!冻喙狻钒朐驴瘑柺篮?,期期有新意,深受旅歐讀者歡迎,他倆也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一年半后因組織調動兩人分開,臨別時鄧小平贈送了一張3寸全身照給柳溥慶。他一直珍藏著,后聽說鄧小平丟失了這張照片,便在1965年將照片翻拍放大回贈給鄧小平?!拔母铩逼陂g,這張照片也成了柳溥慶走“劉鄧路線”的“罪證”,使其吃足苦頭。
柳溥慶攝于1928年
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柳溥慶領導了在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瑞士等國的國民黨(左派)支部、西歐各國留學生和愛國華僑的反蔣運動,并于當年7月主持召開了國民黨駐法國總支部八屆六次大會,聲討蔣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
1927年初冬,柳溥慶奉組織之命到蘇聯(lián)中山大學學習,任年級黨支委。第二年3月,柳溥慶與同在中山大學留學的周砥結為革命伴侶。誰知,蜜月期間柳溥慶卻不辭而別,神秘失蹤。周砥多方打聽還不知其下落,直到當年7月底,柳溥慶才返校與其見面,但始終沒有透露自己的行蹤。后來,周砥才知道柳溥慶被調到共產國際中國代表團,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參加黨的“六大”籌備工作。當時柳溥慶是大會籌備小組成員,鄧穎超任組長。1927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蘇聯(lián)莫斯科郊區(qū)茲維尼果羅德鎮(zhèn)舉行,柳溥慶擔任大會秘書處工作。
會后,因反對王明宗派小集團的錯誤路線,柳溥慶受到王明一伙的無情打擊,于1930年被開除出黨。他向共產國際申訴無果。1931年柳溥慶回國后,王明一伙仍對他加以迫害,通知他“自謀職業(yè),等待聯(lián)系”,實際將其拒于黨的大門之外。但他對黨的信仰毫不動搖,利用其特殊身份,繼續(xù)為黨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yè)做了大量工作。
1934年,柳溥慶在上海三一印刷公司任工務部主任,國民黨委托該公司密印兩張“圍剿”江西中央蘇區(qū)和湖北、安徽革命根據地的大地圖。他將地圖悄悄復制后,由愛人周砥秘密交給上海地下黨轉送中央。1935年中共早期領導人瞿秋白被敵人殺害,柳溥慶從其胞弟瞿秋云那里得到他就義的照片后,立即翻版曬印轉交黨組織,為黨留下珍貴的史料。
抗戰(zhàn)期間,柳溥慶在上海的家成了地下黨的聯(lián)絡站、倉庫和招待所,常有革命同志到他家聯(lián)系工作、開會。留蘇同學陳祥生是中共上海地下黨城工部長,柳溥慶夫婦長期掩護他工作,還幫他秘密保管、分發(fā)大量的活動經費。新四軍一師政委劉炎到上海治病養(yǎng)傷,曾秘密住在柳家閣樓上。潘漢年的女交通員曾在柳家食宿四年多,與柳家大女兒柳倫同睡一床。他們還幫新四軍購買大量軍需品,印制宣傳品,巧妙保管槍支、無線電臺、硫磺等。1939年初,柳溥慶利用合法身份作掩護,機智勇敢地為新四軍印制“江南商業(yè)流通券”,對革命根據地的經濟發(fā)展作出了特殊貢獻。他還出生入死,為新四軍創(chuàng)辦江淮銀行印鈔廠,印制出被陳毅稱為“一流水平”的江淮銀行鈔票,在根據地流通數年。1946年,國共談判破裂,為保護《新華日報》社的印刷機器設備,柳溥慶夫婦受中共中央上海局負責人張執(zhí)一之命,籌資創(chuàng)辦華東美術印刷公司以作掩護。上海一解放,他們就將這些設備完好無損地交給組織,使《解放日報》及時和讀者見面。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柳溥慶夫婦由于有留蘇背景,柳曾經是中共黨員,因此日偽特務、國民黨特務對他們嚴加監(jiān)視。柳的留蘇同學李士群(汪偽清鄉(xiāng)委員會秘書長、偽江蘇省省長、76號特務機關頭子)曾以汪偽政府工業(yè)部長、婦女部長等職務引誘柳夫婦二人,遭到拒絕后,便懷疑他們是地下黨。一次李士群帶了十幾個特務登門,名義上稱“拜訪”,實則搜查。留蘇同學廖家傅(日偽特務、國民黨特務)時常來柳家串門打麻將。在1951年鎮(zhèn)反運動中,廖家傅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后交代:整個1940年代,他到柳家都暗中帶著手槍。他的任務是一旦發(fā)現柳家夫婦為共產黨工作,不用請示報告,立即槍殺。柳曾被懷疑印刷宣傳品先后遭日軍、國民黨逮捕。由于他嚴守黨的秘密,機智周旋,兩次都被無罪釋放,后經上海地下黨安排,柳溥慶夫婦離滬到香港。
解放前夕,時在香港從事地下工作的柳溥慶,為香港百姓印制了慶祝新中國誕生急需的毛澤東和朱德彩色標準畫像。1949年6月,接到黨組織“返滬工作”的電報,他毅然放棄優(yōu)職高薪,第二天就只身登船返回上海。他被任命為上海人民印刷廠524廠副廠長,印制人民幣、培訓技工,迎接新中國的誕生。
柳溥慶是我國出版界的杰出代表。他從事印刷工作60年,凡涉及印刷的各個領域,他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詣。為了黨的事業(yè)需要,他還堅持不懈地自學外語,能通曉法、英、德、日、俄等國語言,為業(yè)界所罕見,也為其趕超世界先進印刷技術打下了基礎。
早在留蘇期間,柳溥慶就顯示出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和杰出才干。在1929-1931年間,受周恩來的推薦,他先后到蘇聯(lián)莫斯科第十四印刷廠、《消息報》印刷廠、《工人日報》印刷廠、莫斯科中央彩色照相制作中心任技師,傳授先進技藝,使這些印刷廠的美術照相制版周期由兩個月縮短為兩周,不僅工效提高了四倍,而且質量顯著提高,受到蘇方高度贊譽。他是中國首位援蘇印刷專家。1957年,他赴蘇考察再訪莫斯科制版中心時,該廠對其在30年代作出的卓越貢獻仍念念不忘,專門贈送一塊鐫刻著“柳溥慶”三字的金表給他,以示感謝。
他于1933年發(fā)起、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印刷行業(yè)組織——中國印刷學會。創(chuàng)辦出版了我國第一份印刷雜志《中國印刷》,并擔任主編。柳溥慶于1935年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世界第一臺漢字照相排字機,被當時上海《申報》稱為“劃時代的創(chuàng)新”。
根據上海市委決定,柳溥慶于1950年2月重新入黨,1930年受王明迫害的事另行解決。
1924年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第三次代表大會31位代表在巴黎合影。其中有柳溥慶(二排左一)、周恩來(一排左四)、鄧小平(四排右三)。
1924年柳溥慶繪制的《赤光》封面
新中國成立第二年柳溥慶奉調進京,任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管理局總工程師兼印制技術研究所所長等職。1950年9月,新中國成立一周年前夕,政務院下達了在邀請各國駐華使節(jié)的請柬上印制國徽的緊急任務。他在兩周內研創(chuàng)了“先印金后壓印”的工藝新流程,印出的圖案清晰漂亮、富有立體感,得到周恩來的贊譽。不久應邀出席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大會。1956年他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二級總工程師(不設一級),這是當時印刷界最高級別,全國僅授予他一人。
1951年柳溥慶參加我國商務代表團赴民主德國訂購印鈔機。當時,該國是印鈔機械制造技術最先進的國家。1953年前去驗收時,他發(fā)現訂購的輪轉凹印機有缺陷,德方經過一個多月改進仍達不到要求,柳溥慶提出了“逆轉擦版法”原理的創(chuàng)新方案,德方采納試印成功。此法使中國率先在世界印刷領域完成了500多年來未能解決的一項技術難題,德方贊譽他是中國印刷“珍寶”,國家科委頒發(fā)了由聶榮臻簽署的發(fā)明證書。他還研制出我國印票史上首批“五星古錢水印鈔票紙”,進而在第二年研制出“天安門圖像”水印紙。后又研創(chuàng)成功鈔面施膠新工藝,使鈔票紙張的耐折度超過蘇聯(lián)的同類產品。當時用這種紙印制的第三套伍圓券人民幣,被國際印鈔界譽為“舉世公認的紙幣精品”。
柳溥慶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為我國出版印鈔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被公認為中國印刷界德技雙馨的知名專家、杰出代表,深受黨和人民的愛戴和尊重?!拔母铩逼陂g,柳溥慶一度被打成“叛徒”,但他仍然堅信黨。1971年秋天,柳溥慶被批準由干校返京治病期間,看到當時許多地區(qū)長期干旱,他立即給有關部門寫了一萬多字的《試驗人工造雨抗旱災、防冰雹災》的建議。1973年5月,當聽到國家要辦彩色報紙時,他又寫信給周恩來總理,提出利用北京人民印刷廠的機器印制彩色報紙的建議??吹絿矣煤芏嗤鈪R進口彩色膠卷時,他又開始計劃自制彩色膠卷。他還利用業(yè)余時間,研究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編纂了多本字帖,在全國印發(fā)了2500多萬冊。為了讓更多的人用上字帖,他還主動要求少拿稿酬,讓出版社將字帖的價格降到最低。柳溥慶在任中國人民銀行印制局總工程師和印制技術研究所所長時,全身心投入到研制高質量高水平人民幣的工作中。
柳溥慶在與印刷、印鈔事業(yè)為伴的60個春秋里,創(chuàng)造了多個業(yè)界第一。他是第一個為列寧畫像的中國印刷工人,20世紀二三十年代第一位援蘇的中國印刷專家;他印制出版的《美術畫報》被魯迅先生稱贊為“我國唯一印刷精美的刊物”;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漢字“照相排字機”;他為新四軍創(chuàng)建了根據地第一座印鈔廠;他創(chuàng)造了世界首次實現一次印成多色接紋凹印鈔票的新方法,研制出我國印鈔史上第一批水印鈔票紙——“五星古錢”水印紙。他因此也被后人贊為“印刷技術的活字典”,20世紀“中國印刷的泰斗”。
1974年10月24日,柳溥慶不幸病逝。1979年4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黨組作出《關于柳溥慶同志的平反決定》。198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決定“承認柳溥慶同志的黨齡從1926年算起。”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柳溥慶被評為新中國60年杰出出版家之首。在柳溥慶的傳奇一生中,他總是堅持為革命學技術,又用技術服務于革命,妥善地處理了紅與專的關系,用他的技術和知識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