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萬寶 陳海燕
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乙肝能有效抑制HBV DNA復制,改善臨床癥狀和肝組織學改變。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出現(xiàn)病毒變異的機率增加[1]。拉米夫定最早應用于治療乙肝的治療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發(fā)生YMDD變異后,需要更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治療方法,現(xiàn)將46例拉米夫定耐藥患者治療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門診和住院的46例經(jīng)拉米夫定治療后出現(xiàn)耐藥的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齡20~60歲,平均(35.5±17.8)歲,診斷符合2000年西安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診斷標準[2],排除同時感染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HIV及合并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惡性腫瘤、嚴重心腎功能不全、HIV感染者及孕期、哺乳期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將46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其中治療組26例,對照組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治療組加用阿德福韋酯(10 mg/d)聯(lián)合拉米夫定(100 mg/d)治療,對照組停用拉米夫定,換用阿德福韋酯(10 mg/d)治療,觀察48周。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治療后12、24、36、48周檢測肝功能、HBV-DNA定量,觀察生化學、病毒學應答情況。
1.4 檢測方法 肝功能采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HBV-DNA采用熒光定量PCR法(廣州達安基因公司)檢測。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采用方差分析和t檢驗,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分別檢測兩組患者在12周、24周、36周、48周ALT水平,治療組各時期ALT值均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治療后2組患者ALT(U/L)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治療后2組患者ALT(U/L)檢測結果比較(±s)
注:P<0.05
images/BZ_125_235_320_2239_370.png治療組 26 178.2±64.8 98.4±38.7 65.7±29.8 52.1±31.2.8 57.2±22.4 42.2±18.5對照組 24 175.3±62.8 124.2±47.8 100.2±38.1 80.9±26
2.2 治療組HBV-DNA下降速度較對照組快,轉陰率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治療后2組患者HBV-DNA轉陰率比較(例,%)
慢性乙肝治療的總體目標是最大限度長期抑制HBV,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肝臟失代償、肝硬化、HCC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改善生活質(zhì)量和延長存活時間。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diào)節(jié)、保肝和降酶、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該進行規(guī)范的抗病毒治療。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在慢性乙肝治療中起到重要作用,因療效確切、口服方便,臨床應用較廣。但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各種藥物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病毒耐藥,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預后。尤其是拉米夫定應用于治療慢性乙肝已10余年,臨床資料豐富,抗乙肝病毒作用強,但單用耐藥率高,出現(xiàn)YMDD變異的患者逐年增加,治療1年發(fā)生耐藥的比例可達32%,4年后可達70%或更高。且某些拉米夫定耐藥患者可發(fā)生重型肝炎和肝病進展[3,4]。隨著近幾年優(yōu)化治療的深入研究,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慢性乙肝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阿德福韋酯是新型核苷類抗HBV的藥物,它抗病毒的機制可能與腺苷酸競爭性摻入病毒DNA鏈,作為DNA鏈的終止物抑制DNA聚合酶,而使病毒的復制受到抑制,另一方面還可以誘導內(nèi)生干擾素A,增加自然殺傷細胞的活力和刺激機體的免疫反應,因此有較強的抗HBV作用[5,6]。臨床研究表明阿德福韋酯不僅對野生HBV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對拉米夫定YMDD變異株也有顯著抑制作用[7]。但單用阿德福韋酯同樣會出現(xiàn)病毒耐藥,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對拉米夫定耐藥患者改用阿德福韋酯單藥治療,1、2年后阿德福韋酯耐藥的發(fā)生率為6.4% ~18%和22% ~38%[8]。對于拉米夫定耐藥患者,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可減少耐藥發(fā)生率,提高療效。國內(nèi)外研究證實,拉米夫定治療后出現(xiàn)YMDD變異位點主要是rtM 204V/I,而阿德福韋酯的耐藥變異位點主要是rtA181V和rtN236T,兩者有良好的互補性。兩藥聯(lián)用,由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兩藥的耐藥位點不交叉,從而可提高耐藥基因屏障[9]。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YMDD變異患者,肝功能恢復及HBV下降速度均優(yōu)于單用阿德福韋酯組,起到快速抑制病毒復制,減輕肝臟炎癥反應,恢復肝功能。能降低阿德福韋酯基因型耐藥的發(fā)生風險,能明顯降低再次HBV耐藥的發(fā)生,預防病毒學和生化學突破優(yōu)于阿德福韋酯單藥治療。因此,采用兩藥聯(lián)合治療耐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療效好,優(yōu)于單用拉米夫定或單用阿德福韋酯治療。
[1] 姚光弼,王寶恩,崔振宇,等.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三年療效觀察.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3,42(06):382-387.
[2]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肝病雜志,2000,8(06):324-329
[3] FUNG SK,LOK AS.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an tiviral resistance Antivir Ther,2004,9:1013-1026.
[4] KIM JW,LEE HS,WOO GH,et al.Fatal submassive hepatic necrosis associated with 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motif mut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fter long-term lamivudine therapy.Clin Infect Dis,2001,33:403-405.
[5] 茅益民,曾民德.抗乙型病毒性肝炎新藥-阿德福韋酯.中華肝臟病雜志,2004,12(1):61.
[6] 蔣曄,徐智儒,張曉青,等.抗乙肝新藥阿德福韋酯的研究進展.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4,23(6):373.
[7] 沈龍,彭晉.阿德福韋和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比較臨床薈萃,2006,4:235-237.
[8] YEON JE,YOO W,HONG SP,et al Resistance to adfovir dipivoxil in lamivudine resistant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reated with adefovir dipivoxil.Gut,2006,55:1488-1495.
[9] 邱源旺,蔣祥虎,黃利華.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YMDD變異的慢性乙型肝炎療效相關因素分析.實用肝臟病雜志,2009,121(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