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惠
(山西煤炭編輯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供需矛盾突出煤價下跌提升產品質量成關鍵
肖 惠
(山西煤炭編輯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今年5月以來,煤炭價格一直“跌跌不休”,據(jù)海運煤炭網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7月18日,環(huán)渤海動力煤價格連續(xù)第11周下跌,累計降幅達111元/ t。在如此炎熱的夏天,煤炭市場卻正遭遇著一股強大的市場“寒流”,那么如此強勁的“寒流”對整個煤炭市場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它又會持續(xù)多久?煤炭企業(yè)該如何應對,為此,《山西煤炭》近日走訪了業(yè)內專家——山西智誠達能源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俊華。
《山西煤炭》:最近,煤市正遭遇嚴重的“寒流”,那么,此次“寒流”對整個煤炭行業(yè)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沖擊?
馬俊華:煤炭被稱為大宗散裝貨,必須有一定的規(guī)模性,從表象上看此次“寒流”表現(xiàn)的是煤炭價格的直線下降,但其實際反映的卻是國內經濟的整體放緩,從鋼材到電力全局性經濟因素的低迷與放緩導致煤炭市場需求的大幅減少,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最近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粗鋼產量6月份增幅僅為0.6%,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1.3個百分點,創(chuàng)下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單月粗鋼產量最低增幅。而目前,秦皇島港及各大電廠庫存都相對較滿。
那么,此次“寒流”來襲,對產煤基地山西和內蒙古而言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就兩個地區(qū)來論,此次“寒流”對內蒙古的影響要稍大于山西。
山西與內蒙兩個地區(qū),不僅是煤炭生產基地,更是煤炭外調基地,2011年山西煤炭產量為8.7億 t,內蒙古的煤炭產量為9.8億 t,2011年山西的煤炭外調量達到5.8億 t,近三分之二的煤炭外調出省,山西省省內煤炭消費不到3億 t;而內蒙古煤炭的外調量達到了6.2億 t。雖然內蒙古在煤炭的產量及煤炭的外調量上都大大超越了山西,但是從煤質來看,內蒙古生產的大部分為動力煤,其中三分之一是低熱值煤,雖然其產量高,但整體銷售收入卻不高;相對而言,山西煤種較為齊全,熱值較高,而且山西省內有價值最高的無煙煤,另外,山西還是是焦煤的主要產地,因此,相對內蒙來說,山西的煤質好,煤價銷售收入也會相對較高。
但從全國的整體情況來看,山西此次受到“寒流”的沖擊也不容小覷,因為,國內市場的價格走勢與一直都與山西的產量大大相關,在煤炭庫存緊俏的時期,山西對全國煤炭價格的影響較為明顯,而在目前市場需求低迷的時候,山西的煤炭外調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外調量受阻一方面受到進口煤炭的價格沖擊,但其最主要因素還是煤炭市場需求的整體萎縮和下滑。因為煤炭行業(yè)的發(fā)展起來一是依靠其自身是稀缺資源,二是要依靠下游的鋼鐵、電力等行業(yè)的支撐。在中國,電廠70%都是依靠火力發(fā)電,如今以電力為代表的中國經濟呈放緩趨勢,再加之,今年雨水量大,水力充足,水力發(fā)電量增加,火力發(fā)電量的相對減少,也導致了煤炭市場需求的整體下滑。
《山西煤炭》:面對此次“寒流”限產保價是否可行?為什么?
馬俊華:限產保價之前是企業(yè)的一種戰(zhàn)略行為,就目前而言,整個煤炭市場需求低迷,導致了許多企業(yè)不得不自行限產,有些地方如山東已經提出來,如果下半年經濟不能轉好的話,將以行政命令來限制煤炭產量,如果不限制煤炭產量,會更容易造成市場秩序的進一步混亂。
此外,這次“寒流”導致內蒙古達拉特旗、東勝區(qū)發(fā)熱量4 000大卡以下的動力煤無人問津。目前煤炭價格一輪輪下跌,致使一些劣質煤已經退出了煤炭競爭的市場,限產只是企業(yè)迫不得已的辦法而已。
然而限產對于企業(yè)來說,是把雙刃劍,由于我國的煤炭格局為北煤南運,而國內的煤炭市場分布在兩廣、福建及華東地區(qū),而這些地區(qū)也是進口煤的主銷市場。從2010年以來,我國進口煤炭數(shù)量劇增,從2010年的1.2億 t,到2011年的1.8億 t,再到2012年上半年的1.4億 t,進口煤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也使得我國煤炭市場份額的相對減少。在煤炭出口量減少,煤炭進口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煤炭市場的競爭也會逐漸加大。如果企業(yè)在此時大幅限產,就會把自己企業(yè)所占領的煤炭市場拱手讓出。所以大多數(shù)企業(yè)在今年4月~ 5月價格非常不利的情況下,都在執(zhí)行讓價保銷售、保市場的策略,眾多企業(yè)也逐漸認識到市場的競爭已經變得越來越激烈,如果自己讓出市場后,還能否再重新占領市場,已成為眾多企業(yè)考慮的頭等大事。
此外,就目前煤炭市場價格走勢而言,保價的可能性是極小的,第三季度,價格止跌成為煤炭市場企盼的最大目標。
《山西煤炭》:時下,價格較低的進口煤對于我國煤炭行業(yè)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那么為什么長期以來國內煤價高于進口煤價?
馬俊華:進口煤價較低的因素有幾點:
一開采方式不同,影響到生產成本的不同。國外的煤炭生產和開采,首先會考慮其安全性,由此,他們大量進行的是露天礦的開采,比如澳洲、印尼、蒙古,露天礦的開采成本較低;在我國,露天礦較少,礦井大多數(shù)為井工礦,建設、開采成本相對露天礦來說較高,所以其成本也較高。
二是國內煤炭有一定的政策性稅費。
三是物流運輸方面的費用較高。國際貿易一般采用運輸量大且費用相對較低的海運方式。舉例說明,如果利用海運從澳洲運煤到廣州港,其運費為12美金/ t ~ 13美金/ t,而從我國內蒙古鄂爾多斯運煤到秦皇島港其鐵路運費為人民幣200多元/ t,那么再由秦皇島港以海運的方式運煤到廣州,其船運費為人民幣30元/ t ~ 40元/ t,因此,國內的物流成本相對也較高一些。
國內、國際煤炭市場的價格不能一概而論,二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國際煤炭市場動力煤的價格波動也相當大。國內的價格從三月份到七月份,降了111元/ t,而國際市場煤價從三月份的120美金/ t降到了現(xiàn)在的80美金/ t,一噸煤降了40多美金,即200多元人民幣,所以國際煤價從這段時間來看比國內的煤炭價格幅動要大。
《山西煤炭》:煤炭企業(yè)及煤炭行業(yè)應如何應對此次“寒流”?
馬俊華:首先,國內煤炭產能面臨逐漸增高的趨勢,企業(yè)之前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所以煤炭企業(yè)應該做好一個持久的戰(zhàn)略思想準備。
其次,煤炭企業(yè)現(xiàn)在應該重視市場需求,把客戶當成上帝,不斷提高自身煤炭的質量,不能只追求一時的短期效益,應建立起供需雙方的誠信機制以便供需雙方今后建立一個供需相對平衡,供應相對寬松的煤炭市場。
圖片提供:山西智誠達能源咨詢有限公司
編輯:張 輝
專家簡歷
馬俊華
山西智誠達能源咨詢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法人代表、總經理;煤炭研究網(www.coalstudy.com)創(chuàng)辦者。南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北京國際煤炭大會、亞洲煤炭氣化液化論壇和蒙古Coaltrans等國際性會議特邀演講嘉賓,美國GLG公司資深煤炭咨詢專家。2012年4月25日的山西經濟日報曾做專版報道。
擁有煤炭及相關行業(yè)20年從業(yè)經驗,曾在大型上市公司山西焦化、國外企業(yè)駐華代表處和大型民營企業(yè)負責煤炭、焦炭及其化工產品的銷售和貿易等業(yè)務,對于中國煤炭等能源市場具有一定的洞察力。曾先后為必和必拓、力拓、巴西淡水河谷、日本三菱等跨國公司提供項目評估和市場調研服務;與花旗、麥格理、瑞銀、建銀國際、法國巴黎資本等投資銀行合作,為香港證券市場煤炭IPO項目提供行業(yè)分析服務;為山西焦煤集團等煤炭生產企業(yè)提供循環(huán)經濟園區(qū)規(guī)劃、項目投資評估和市場研究等服務;為中科招商、太盟投資等基金類客戶提供項目投資盡職調查服務。
1672-5050(2012)08-0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