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輝 張乾中 張國存
旱地全膜雙壟溝甜玉米—甘藍—辣椒一膜三茬免耕栽培技術
王本輝 張乾中 張國存
王本輝,高級農(nóng)藝師,甘肅省慶城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慶城縣南大街小南門巷4號,745100,E-mail:wtp823@163.com
張乾中,張國存,甘肅省慶城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甘肅慶城地處隴東東北部,海拔1000~1600m,年降雨量450~550mm,屬于典型的旱地蔬菜種植區(qū)域。以全膜壟溝覆蓋為核心的集雨保墑技術在蔬菜生產(chǎn)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解決了蔬菜生產(chǎn)受制于水而產(chǎn)量不高、商品率低的問題,擴大了旱地蔬菜生產(chǎn)區(qū)域,使得特色蔬菜產(chǎn)業(yè)不斷發(fā)展,其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經(jīng)過試驗研究,探索出旱地全膜壟溝甜玉米—甘藍—辣椒一膜多茬免耕栽培技術。平均每667m2甜玉米鮮穗產(chǎn)量1600kg,產(chǎn)值4200元;甘藍3200kg,產(chǎn)值1280元;鮮椒2800kg,產(chǎn)值5600元,一膜三茬總產(chǎn)值可達11080元,與一膜一茬蔬菜相比,每667m2減少地膜、耕作成本360元,產(chǎn)值增加6008元;與一膜兩茬比較每667m2減少地膜、耕作成本280元,產(chǎn)值增加4000元。
1.1 要有適合于一膜三茬的長壽地膜 一膜三茬栽培歷時兩年,地膜的壽命對于保墑、集雨、增溫作用至關重要。因而一定要選用耐老化的長壽地膜。
1.2 要有適合于一膜三茬的最佳模式 一膜三茬的效果要體現(xiàn)節(jié)本增效,一般要選擇第一、二茬生育期短,第三茬的生育期相對長的作物,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合理安排播種、育苗、收獲,提高種植質量。
1.3 要有適合于一膜三茬的配套技術措施 一膜三茬是一次覆膜,多茬種植,后兩茬作物均屬于免耕栽培,不便于松土、施肥,因而,在一膜三茬栽培中必須有耕作、施肥、品種、播期、機械、時令等配套的技術措施。
2.1北方旱地蔬菜一年一熟改為兩年三熟 全膜覆蓋技術改變了旱地土壤理化性狀,為改變耕作制度奠定了土、肥、水基礎,實現(xiàn)了耕作制度的創(chuàng)新。
2.2 旱地蔬菜每茬必耕改為少耕免耕 全膜覆蓋技術的推廣應用,改變了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蔬菜長期產(chǎn)量低,受降雨量制約的瓶頸,實現(xiàn)了旱地蔬菜創(chuàng)高產(chǎn)的目標。
3.1 整地 由于甜玉米(特別是超甜玉米)種子籽粒較癟、粒小,發(fā)芽、拱土和出苗能力比普通玉米種子困難,因此宜選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力中上等、保肥保水能力較強的地塊,前茬作物應優(yōu)先選擇豆類、小麥、馬鈴薯,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耕翻20~30cm深,精細整地。
3.2 施肥 一次覆膜三茬種植的基肥使用非常重要。因而第一茬必須深耕,大量使用長效優(yōu)質農(nóng)家肥,一般每667m2施優(yōu)質農(nóng)家肥5000kg左右。同時再施用尿素15~20kg、磷肥40~50kg、鉀肥5~10kg、鋅肥1.0~1.5kg,或玉米專用肥40kg,結合整地全田施入或在起壟時集中施入窄行壟帶內(nèi)。
3.3 選用良種及種子處理 選擇適用性強、抗病、優(yōu)質、早熟且商品價值高的品種,如奧甜8201甜玉米。每2.5kg種子拌15%三唑酮5g。
3.4 土壤處理 地下害蟲為害嚴重的地塊,整地起壟時每667m2用40%辛硫磷乳油0.5kg加細沙土30kg,拌成毒土撒施。起壟覆膜前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50~70g,兌水30kg全地面噴霧,以防除膜下雜草。
3.5 劃行起壟 每行分為大小雙壟,大壟寬70cm,高10~15cm,小壟寬40cm,高15~20cm。每個播種溝對應一大一小兩個集雨壟面。
用齒距為小行寬40cm,大行寬70cm的劃行器進行劃行,大小行相間排列。
一般在3月上中旬耕作層解凍后起壟,用步犁來回沿小壟的劃線向中間翻耕起小壟,將起壟時的犁臂落土用手耙刮至大行中間形成大壟面。人手較少時可用起壟機起壟(圖1),起完壟后再一次性鋪膜;人手較多時可用起壟覆膜機一次性起壟覆膜。
圖1 起壟機
3.6 覆膜 整地起壟后,每667m2用寬120cm、厚0.01mm的加強地膜7.0~7.5kg,全地面覆膜。膜與膜之間不留空隙,兩幅膜相接處在大壟的中間,用下一壟溝或大壟壟面的表土壓住地膜,膜與壟面、壟溝貼緊(圖2)。每隔2~3m橫壓土腰帶,以防止大風揭膜并攔截壟溝內(nèi)的降水徑流。覆膜后,要防止人畜踐踏、弄破地膜,并經(jīng)常檢查,如有破損,及時用細土蓋嚴,及時打開滲水孔,以便降水滲入。
圖2 旱地蔬菜全膜覆蓋一膜三茬栽培模式
3.7 隔離種植 種植甜玉米時,要與其他普通玉米品種進行嚴格隔離,以避免品種間相互串粉而降低果穗品質。可采用空間隔離(種植區(qū)外300~400m范圍內(nèi)不種植其他玉米品種;如有林木、山崗等天然屏障,可適當縮短隔離間距)和時間隔離〔不同玉米品種的播種期間隔時間一般為20~25d(天),如成片種植甜玉米,可適當降低隔離標準,以不同玉米品種花期不相遇為原則〕,以空間隔離為好。
3.8 適時播種 在4月25日前及時播種。甜玉米一般均需密植以增加產(chǎn)量,播種密度按照各地土壤肥力高低確定。株距26~30cm,每667m2保苗4000~4600株。
3.9 田間管理 ①及時查苗補苗。幼苗3~4片葉間苗,4~5片葉定苗,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及早追肥,早施、重施攻穗肥。一般每667m2深施尿素30kg,分別在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各追施15kg。
②及時去雄。去雄的植株果穗色亮、鮮嫩、穗行整齊。去雄過早,容易帶出頂葉;去雄過晚,營養(yǎng)消耗過多,失去去雄意義。一般在雄穗散粉后2~3d(天)最佳。去雄時間以上午8:00~9:00和下午16:00~17:00為宜,有利于傷口愈合。一般每隔1~2d(天)去雄1次,分2~3次去完。為了生產(chǎn)出高品質、高合格率的果穗,必須去除多余的小穗,只保留最大穗,分蘗可以保留不去除。
3.10 病蟲害防治 大小斑病用50%甲基硫菌靈懸乳劑500~8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黏蟲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拌成毒砂田間撒施防治;紅蜘蛛用73%炔螨特(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莖腐病于拔節(jié)期至抽雄期進行防治,可選用甲霜銅或丁戊己二元酸銅(DT)按規(guī)定量于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16:00~18:00時噴藥為宜。
3.11 適期收獲 甜玉米籽粒含水量達66%~71%時采收為宜。過早收獲,籽粒內(nèi)含物較少,口感不佳;收獲過晚,籽粒果皮變硬。一般以吐絲后17~23d(天)為宜;若以加工罐頭為目的可早收1~2d(天);以出售鮮穗為目的可晚收1~2d(天),采收期6d(天)左右。收獲后及時收割玉米秸稈,秸稈茬一般留4~5cm。玉米秸稈及時運出田間地頭,以備冬季覆蓋田間保護地膜,同時也可起到良好的保墑作用。
4.1 選擇良種 旱地全膜雙壟溝第二茬甘藍栽培應一般選早熟品種,如中甘15號。
4.2 播種 旱地全膜雙壟溝第二茬甘藍一般可在甜玉米植株行間壟溝底稍上側直播。一般在玉米果穗收獲上市前的30d(天)進行點播。甘藍播種出苗一般在7月下旬,苗期恰遇夏季高溫,在玉米植株中間壟溝底稍上側播種甘藍,可以利用玉米葉片為甘藍遮陰。播種時用點種器破膜點播,每穴3~4粒種子,種孔用潮濕的草木灰覆蓋,有利于出苗防板結。4.3 苗期管理 出苗后2~3片葉時間苗,6~7片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苗,每667m2保苗4000~4500株。在甘藍蓮座期,用追肥器距離植株15cm進行追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20~30kg。
5.1 選用良種 旱地全膜雙壟溝第三茬辣椒栽培一般根據(jù)當?shù)叵M習慣選用品種,嗜辣地區(qū)一般選用高產(chǎn)品種,如湘研6號、航椒5號。
5.2 育苗移栽 旱地全膜雙壟溝第三茬辣椒可在上年甜玉米根茬附近栽植。在全膜覆蓋辣椒栽植前的60~80d(天)用溫床育苗,移苗前進行煉苗。一般在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定植,每667m2定植4000~4600株。
5.3 苗期管理 在辣椒定植緩苗后20d(天)開始追肥,用追肥器距離植株10cm進行追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30~40kg、磷酸二胺20kg、硫酸鉀15kg,尿素可分兩次追施,坐果后每667m2追施20 kg。雨前、雨后及時追肥。
2012-05-02;接受日期:201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