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 博
嚴冬時節(jié),感冒患者明顯多了起來。感冒作為一種最常見的外感病,目前臨床常用的解熱鎮(zhèn)痛、消炎、抗病毒等療法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追求自然、綠色療法的深層需求。中醫(yī)認為感冒多為正氣不足,外邪(風寒濕暑等)乘機侵襲肺衛(wèi),阻滯太陽經脈,致使肺失宣肅、營衛(wèi)失調、衛(wèi)表不固所致。根據(jù)這一病機特點,向大家介紹一種方便實用的中醫(yī)防感健身操,共包括以下七節(jié)。
兩腳平行站立,與肩等寬,兩臂自然下垂,頭中正,兩眼平視前方,自然呼吸,安靜放松。心中默念:扶正固表,防治感冒。
接預備式,兩手臂從體側抬起,手背向上,至與肚臍水平線等高,兩手自然并攏,立腕,手指上翹,兩肩胛骨向內上收縮,帶動伸直的兩肩向內上拱起,同時,頭微后仰,頸項向下回縮,尾閭向后上翹,臆想全身上下左右之氣向兩肩胛內側區(qū)域聚攏。停留片刻之后,頭頂向上領起,下頦回收,頸項微上拔,使頭部中正,尾閭自然放松,同時,兩肩、臂放松下落,兩手仍翹起,與肚臍水平線等高,臆想體內之邪氣自手指散出。重復以上動作5-9次,以兩肩胛內側區(qū)域有明顯酸脹或溫熱感為度。結束后,回復至預備式。
該節(jié)的努肩縮項動作,能夠按摩頸背部督脈、膀胱經的風池、風府、大椎、大杼、風門、肺俞等穴位,尾閭上翹能夠提振督脈陽氣,手臂伸直、手掌上翹能夠抻拉手部三陰經。意念引氣內收與外散,能夠加強肺氣的宣發(fā)肅降功能、調整皮膚腠理的開合,意守兩肩胛內側區(qū)域則可補益肺氣,預防感冒。
接預備式,左臂手從體側抬起,手背向上,至與肩等高,手掌翹立,掌心向左外撐。同時,右手經體前上升,經胸前轉肘尖向下,掌心向上,指尖向右,繼續(xù)上升,以掌心托住下頦,向右后方緩慢輕推,下頦及頭部隨手慢慢向右后方轉動。停留片刻之后,左手掌放平,與手臂一起下落至體側,同時,右手托下頦向左回復至原位,下頦及頭部隨手慢慢回復至原位,面向正前方,右手經胸前下落至體側。然后,右臂手從體側抬起,至與肩等高,手掌翹立,掌心向右外撐,同時,左手經體前上升,經胸前轉肘尖向下,掌心向上,指尖向左,繼續(xù)上升,以掌心托住下頦,向左后方緩慢輕推,下頦及頭部隨手慢慢向左后方轉動。停留片刻,右手掌放平、與手臂一起下落至體側。同時,左手托下頦向右回復至原位,下頦及頭部隨手慢慢回復至原位,面向正前方,左手經胸前下落至體側。重復以上動作5-9次,以頸項左右兩側及兩手臂有明顯酸脹感或溫熱感為度。結束后,回復至預備式。
伸臂外撐能夠抻拉手三陰經,托頦輕推能夠活動頸椎、抻拉頸項部肌肉,二者并用,可收暢通經脈、開張肺氣、舒筋解肌、散寒解表之功。此外,本節(jié)還可預防頸椎疾患。
接預備式,兩手從體側抬起,至頭頂上方,十指交叉,按于頭后玉枕骨處,兩肘尖指向身體左右方向,在保持頭部用力后仰,兩手用力前推,頭與手緊密接觸的同時,左肘尖向左下方畫弧轉動,帶動頭頸與右手臂一同向左側傾斜45 度至90 度,停留片刻,以對側背部舒適的抻拉感為度。再以右肘尖帶動,向右轉動,回復中正位置后,右肘尖繼續(xù)向右下方轉動,帶動頭頸與左手臂一同向右側傾斜45 度至90度,停留片刻,以對側背部舒適的抻拉感為度。再以左肘尖帶動,向左轉動,回復中正位置。重復以上動作5至9次。交叉的雙手向下滑動,按于頭后項部大椎穴附近,在保持項部用力后仰,兩手用力前推,項部與手緊密接觸的同時,兩肘尖向前并攏,停留片刻,以項部有一定的按壓感為度,兩肘尖向兩側展開。重復以上動作5至9次。結束后,回復至預備式。
兩手叉于頭項之后,兩臂肘前攏后開,可以充分按摩頭項部的風池、風府、啞門、大椎等穴位;左右搖擺,能夠抻拉背部脊柱、督脈與膀胱經,起到通陽散寒、理肺清熱、舒筋解肌的作用。
接預備式,左手經體前上升,至頭頂上方,轉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時,右手叉于右側腰肋部,四指向前,拇指向后。隨著左手臂微微彎曲,左腿微微抬起,左腳離地。然后,掌心用力上撐,左腳用力跺地。如此交替進行5至9次,兩手還原體側。右側按左側動作做5至9次。如此反復,以手臂微微酸痛,腳微微麻熱,全身微微汗出為度。結束后,回復至預備式。
手臂上撐,可以抻拉包括手太陰肺經在內的手三陰經;足跺地可以振動全身;手叉左右側腰肋部能夠通暢帶脈,激發(fā)足少陽膽經之氣。本節(jié)能夠鼓舞全身陽氣,振暢經脈,使皮膚腠理毛竅開合正常,驅散外感邪氣,達到散熱解表、防治感冒的功效。
接預備式,兩手經體前上升,至胸前,兩掌相合,手指向前,用力前后搓動10至30次,速度適中,至兩手掌紅熱,停止搓動,將兩手掌迅速敷于面部鼻翼兩旁,手指自然敷于兩眼及額部,體會熱力向面部滲透的感覺,停留5至9個自然呼吸的時間。手指沿兩眉向外推按,至太陽穴,兩手中指、食指和無名指以順時針的方向按揉太陽穴5至9次,再以順逆時針的方向按揉5至9次,速度適中,至兩太陽穴微熱酸脹,停止揉按。兩手沿兩頰向下,至嘴角旁轉向上,以兩手中指、食指和無名指以順時針的方向按揉鼻翼兩側迎香穴及其附近5至9次,再以順逆時針的方向按揉5至9次,速度適中,至兩迎香穴微熱酸脹,停止揉按。兩手中指、食指和無名指沿鼻梁上下搓動5至9次,速度適中,至鼻梁微熱脹,停止搓動。兩手沿鼻梁兩側向上輕摩,指根部至兩額,平轉向外,至太陽穴,沿兩頰向下,至嘴角旁轉向上,沿鼻梁兩側向上輕摩,如此循環(huán),輕摩面部5至9次,速度適中,至面部及兩手微微熱脹,停止輕摩?;貜椭令A備式。
手部魚際穴為手太陰肺經所過之處,搓動此處可以加快肺經氣機運行,預防并治療感冒。按揉太陽穴能散寒熱、祛頭痛。鼻旁迎香穴為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按揉之可以宣通鼻竅。此外,肺開竅于鼻,上下搓動鼻梁,對于感冒流涕、鼻竅不通等有很好的預防與治療作用。輕摩面部,可以暢百脈、升清陽、散寒熱。
兩腳平行站立,與肩等寬,兩手敷于肚臍,頭中正,兩眼輕輕閉合,自然呼吸,安靜放松。默念:神氣充足,健康輕松。
中醫(y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感冒系由人體衛(wèi)外之氣不固,邪氣乘虛侵襲肌表,肺衛(wèi)不和所致。防感健身操緊緊抓住這個主要矛盾,通過導引鍛煉,激發(fā)人體正氣,鼓舞經脈陽氣,促進氣機的流通運行,加強肺衛(wèi)功能,起到增強體質、防治感冒的健身祛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