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曦熠 谷伊寧 |
如果沒有“非典”,鐘南山在公眾視線里應該一直是默默無聞的。盡管在2003年之前,他已經(jīng)做了7年工程院院士。然而,十年前那場突如其來的疫病,讓鐘南山這個名字一夜間家喻戶曉,人們記住了這位堅持說真話的醫(yī)生。
2012年9月13日,鐘南山出現(xiàn)在成都,參加由衛(wèi)生部主辦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大會,并做了主題發(fā)言。今年已經(jīng)70多歲的他,看上去比非典的時候清瘦很多,但精神很好。
鐘南山說話時總是慢條斯理,但當媒體再次提起“非典”時,他的語速突然變得快速而高亢?!癎DP與民生的問題”、“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一個個看似與非典無關的詞從他嘴里跳出來。剛才在臺上那個滿口醫(yī)學名詞的院士,似乎轉(zhuǎn)眼成了一個社會學專家。
這名出身名門的院士,曾在大學時代作為跨欄選手參加全運會并打破全國男子400米欄紀錄。非典于他來說,是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跨欄”。
1936年,鐘南山出生在一個醫(yī)學世家。父親鐘世藩是著名的兒科醫(yī)生,鐘南山說,正是父親影響了他的一生。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鄰居街坊時常會帶著孩子到家里找父親看病,就像是互相幫助吧。過幾天孩子病好了,家長就會非常高興,很感謝父親。那時候從來沒聽說過,把人的病治好了就來送禮送錢的,多謝一聲就完了,所以好有成就感。我就是因為這個,后來才學醫(yī)的?!闭劦阶约旱母赣H,鐘南山的聲音變得低沉又緩和。
隨后,又忽然抬起頭來補充道:“我的父親是很有名的兒科醫(yī)生,北京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就低林巧稚一級?!?/p>
“一個孩子,怎么會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以后要做什么?”1955年,還在上高三的鐘南山代表廣東省參加上海全運會,400米跑了個全國第三,后因家里絕不同意其從事專業(yè)體育,才補課去考了大學。
“大學三年半吧,其實沒學什么。大學還沒畢業(yè),我就被分去做基礎醫(yī)學。無所謂了,服從分配吧。‘文化大革命’之后,家庭也是四分五裂?;氐綇V州之后,我還是想做臨床,想從慢性呼吸道疾病做起?!?/p>
在講述自己成長經(jīng)歷的時候,鐘南山并沒有提自己在“文革”中被打成“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的后代”,后當過工人、校報編輯、甚至被分去從事宣傳工作,更沒有提自己的母親、廣東省腫瘤醫(yī)院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廖月琴,因不堪紅衛(wèi)兵和大字報的羞辱而自殺。話說到這里,鐘南山只是微微低下頭,輕輕地嘆了一口氣,仿佛所有的往事,都在這輕輕的、幾乎無從察覺的嘆息中。
“我真正從事臨床醫(yī)學,是從1971年開始的。到1978年,就趕上教育部送第一批留學生出國,我記得很清楚,全國統(tǒng)考英文我考了52.5分!當時就以為自己沒戲了。沒想到全國的學生都很差,45分就及格。我們16個學生坐了九天的火車才到英國愛丁堡?;疖噺谋本┏霭l(fā)到蒙古烏蘭巴托,再到西伯利亞,繞過貝加爾湖,一直往西走……”描述這段旅程時的鐘南山,言語中有著平日面對媒體時極少見的溫柔。
“那是我第一次出國,一切都很不一樣……真的很不一樣?!彼杂种埂?/p>
跨過人生最重要的一道坎,鐘南山在2009年當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他得到了如此評價:在關系抗擊非典成敗的重大問題上,他能置自身榮辱得失于度外,力排眾議,堅守科學家的良知……
鐘南山絕非一個“書呆子”,他一直關心國計民生。他說:“人不能只活在現(xiàn)實中,還需要理想?!狈堑湟灰郏沧屗羁痰卣J識到,很多事情,單純埋頭研究是無法解決的,需要抬起頭,看得更遠,更深。
這10年,鐘南山“高調(diào)問政”的風格一直沒變,只是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醫(yī)學領域:
2008年,他批評珠三角空氣污染:“無論是有病沒病,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2009年“兩會”,他直言:“很多代表10分鐘的發(fā)言,8分鐘用來對報告、對自己歌功頌德。我感覺這樣的氣氛不太好?!?/p>
2011年,他又讓人意外地質(zhì)疑廣州花2000多億辦“亞運會”。
2012年,他贊成開征城市交通擁堵費。
因為時常發(fā)表質(zhì)疑觀點,他一度被封為“炮王”。
鐘南山對此有些郁悶,他說自己也不是“亂開炮”,“政治要能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是講政治,做好本職工作也是講政治?!?/p>
“以人為本,起碼要從講真話開始。就像我們醫(yī)生,對病人講真話,才能讓人信任你。真話和真藥一樣重要?!辩娔仙竭@樣說,“非典之后,幾次重大疫情如禽流感,政府的信息公開都非常及時?!?/p>
此外,他還感受到了“非典”之后黨和政府對民生問題前所未有的重視。這之后,政府對民生方面的決策和投入都有所傾斜,這種認識一直持續(xù)到今天。
日前,鐘南山出現(xiàn)在成都,參加衛(wèi)生部舉辦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啟動儀式,他成了全場的焦點。
在記者眼里,他是全國呼吸疾病當然的“發(fā)言人”。這天,他是啟動儀式上第一位做主題演講的專家。
在會上,鐘南山講到,中國慢阻肺疾病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慢阻肺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就診都晚于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大多數(shù)病人到中晚期才注意到疾病的嚴重性,才去醫(yī)院就診。
“我想最重要的是要轉(zhuǎn)變一個觀念,抽煙的時候咳嗽是很普遍的,當人真的覺得氣緊了再去看的時候,往往已經(jīng)很晚了。在這個時候做一些檢查的話,說不定已經(jīng)患上了‘慢阻肺’,所以這個病不是非常明顯的時候,就該去問診。我建議社區(qū)醫(yī)生的診臺上就可以放一臺肺功能監(jiān)測儀,老百姓來就診時,吹一口氣就可以篩查出毛病來,比心電圖還方便。對眾公來說,預防最重要的是戒煙、拒絕二手煙。這是一個有效的防范措施。”鐘南山說:“人的肺損害不超過50%的時候,是沒有感覺的,所以不少人不重視,我希望,在肺開始有損害的時候,就要警惕,就像高血壓一樣,不能等中風了才去看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