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鳴
“2011中國·蕪湖首屆‘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于2011年11月27日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辦。本次大展是由中國雕塑學會、中國美術學院與蕪湖市人民政府三方聯(lián)合主辦的國際性大型雕塑藝術活動,并由中共蕪湖市委宣傳部、蕪湖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雕塑學會展覽部以及中國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聯(lián)合承辦。
大展以我國現(xiàn)代雕塑事業(yè)的奠基人劉開渠先生的名字冠名。這既是紀念劉開渠先生不朽的成就,彰顯其代表的開拓進取、勇敢創(chuàng)新的學術態(tài)度,弘揚先生畢生為國為民的偉大人文精神和情懷,支持與激勵廣大藝術工作者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同時也是為踐行先生融貫東西方文化的崇高理想,把中國的文化和藝術真正推向國際,大力促進國際間的人文交流,為世界藝術文化的發(fā)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大展由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蕪湖市市長楊敬農任組委會主任,許江、曾成鋼兼任藝委會主任。
本次展覽的藝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介紹說,今年共有66件作品參加“2011中國·蕪湖首屆‘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其中國外作品10件,國內作品56件。這些作品是經過大展評委會從來自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21名藝術家的逾2017件投稿作品方案中認真遴選而出的,在此次征集活動中,許多國外藝術家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熱情。112名國外藝術家共提交了521件作品,平均每位外國藝術家提供了近5個設計方案。作者不僅有當代國內、國際雕塑領域的領軍人物,也不乏雕塑界的后起之秀。他們的作品緊扣大展“超越、創(chuàng)新”的主題,同時又體現(xiàn)了各自完全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貌,具有極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
展覽組委會副主任、蕪湖市副市長洪建平說,城市雕塑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它融藝術和技術于一體,對于營造和諧的城市空間、建設優(yōu)美的城市環(huán)境和高品位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城市雕塑活動,可提高廣大市民和建設業(yè)務對公共藝術的認知程度;可把城市的歷史、文化、自然及生活場景通過雕塑藝術自然展現(xiàn),貼近百姓,接近生活;可提高市民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對城市的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還可以借此擴大城市的影響力,提高蕪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本次國際雕塑大展的成功舉辦,必將對蕪湖城市文化氛圍的營造、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潛在影響,進一步激發(fā)人們對生活、對城市的熱愛和追求。這次展覽所有獲獎作品將在蕪湖城市雕塑公園和其他景區(qū)內永久性展示。
本屆大展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出了一個專業(yè)性學術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新路子,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孫振華譽之為“蕪湖模式”。孫振華認為,蕪湖國際雕塑大展為當今中國戶外雕塑的建設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我們相信,隨著這種合作和探索的深入,“蕪湖模式”將在中國城市雕塑建設史上留下它應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