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慶國 孔令銳 畢作鵬
[摘要] 高負荷訓練法即大運動負荷量和強度的訓練方法,它的終極目標就是在無限可能的挖掘運動員的運動潛能的過程中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它明顯區(qū)別于低負荷量高負荷強度與大負荷量低負荷強度兩種訓練方法,使運動員在運動量和強度上都接近或高于實際比賽。高負荷訓練法在田徑訓練中的合理運用關系到訓練的實際效果,本文通過資料文獻法、邏輯分析法對高負荷訓練法的特點和它在田徑訓練應用中的實施條件、適宜對象、具體形式以及實施效果加以研究,對可能導致的訓練劣變的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措施,以期對田徑訓練實踐有所指導。
[關鍵詞] 田徑訓練高負荷訓練法應用研究
1. 高負荷訓練法特點
高負荷訓練法是一種大運動負荷量和強度施加于運動員以提高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的訓練方法。通過定義即可得知它以大負荷量和大強度為顯著特點,它明顯區(qū)別于低負荷量高負荷強度與低負荷量低負荷強度兩種訓練方法,使運動員在運動量和強度上都接近或高于實際比賽。在這種訓練負荷影響下,機體產生的適應性變化,對運動員適應大強度的比賽實踐有著積極意義。
2. 高負荷訓練法在田徑訓練中的應用
2.1高負荷訓練法在田徑訓練中的實施條件
田徑運動是集高度技能與體能于一體的項目群,具體比賽時的運動強度之大、技能要求之高非比尋常,根據(jù)具體專項特征有針對性把高負荷訓練法引入田徑訓練實踐中,對提高運動員體能、技能以及在比賽時高強度運動下技能的穩(wěn)定性具有積極地作用。高水平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是每一位田徑教練員和運動員的不懈追求,這就要求比賽的高強性成為我們訓練時最佳的選擇,高負荷訓練法恰恰是遵循了這一原則。
2.2高負荷訓練法在田徑訓練中的適宜對象
訓練方法在具體操作中,面對特點不一的運動員,應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首先,絕對的高負荷訓練因其負荷的量和強度之大,對田徑運動員的一般身體素質、專項技能和專項體能要求很高,若生搬硬套,將可直接影響田徑運動員的技能的學習、體能的提高,甚至導致訓練劣變的發(fā)生,由此觀之,具有一定專業(yè)訓練年限的運動員在競技能力的上升期可以采用。其次,即所謂的相對高負荷訓練,相較于運動員現(xiàn)有的運動負荷,訓練負荷有大幅度提升,但還在運動員可承受負荷范圍之內,亦可采用。因此,合適訓練對象的選擇是實施高負荷訓練法并實現(xiàn)訓練效果的基礎。
2.3高負荷訓練法在田徑訓練中的具體形式
高負荷訓練法的具體訓練形式,應根據(jù)訓練的目的和具體項目特點不同而有所差別。
若是增強跳遠運動員比賽時的抗干擾能力,可在其訓練時,設置高強度的干擾訓練,用以提高其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若是提高跳遠運動員的抗阻能力時,可在沙坑末端放置鼓風機,在其助跑時,根據(jù)情況適當調整鼓風機的輸出功率,用以調整阻力的大小。
由于田徑運動項目繁多,并不能完全按照單一模式來運作。例如,800m項目的專項訓練課限時跑10次800m時,若采用高強訓練法時,可安排12次800m適當縮短限時時間和間歇時間,這是典型的高負荷訓練法。而鉛球訓練時,可以適當增大鉛球的重量和調高每次投擲后遠度的限制。
此外,最常見的高負荷訓練法就是“以賽代練”模式,由于具體比賽時所體現(xiàn)出的負荷量與強度是訓練時難以模擬的,所以它就成了很多教練員與運動員的選擇,而密集的賽事是安排此模式的前提。高原訓練是長跑運動員常采用的以少氧量的自然環(huán)境使機體承受更大的負荷用以發(fā)展有氧、無氧和力量耐力。
2.4高負荷訓練法在田徑訓練中的實施效果分析
高負荷訓練時作用于田徑運動員的負荷是非常規(guī)的,它對機體將產生更為深刻的影響。根據(jù)訓練學的超量恢復理論,當運動員在大負荷量與強度訓練的恢復后競技能力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當負荷量和強度超過運動員的承受極限時,將導致訓練劣變。然而,訓練實踐并不是完全按照計劃進行的,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就是田徑訓練實踐的不確定性,當問題發(fā)生時,我們加以糾正,訓練效果仍然能奏效。相較于其他兩種常用訓練方法—低負荷量高負荷強度與大負荷量低負荷強度,高負荷訓練法的定位是發(fā)展更高的專項競技能力,更貼近比賽實戰(zhàn)的訓練方法,因此,高負荷訓練法的應用成效是更為顯著的,應在田徑訓練實踐中得到足夠的重視。
3. 應對高負荷訓練法的劣變成因及措施
3.1高負荷訓練法在田徑訓練劣變成因分析
任何訓練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在高負荷訓練法的田徑訓練實施中可能產生訓練劣變,我們根據(jù)導致訓練劣變成因與田徑訓練實踐的主體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關系,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3.1.1主觀因素
由于田徑訓練過程中由教練員和運動員雙主體組成,在這中特殊的狀況下,我們可將他們均納入訓練劣變的主觀因素來考慮。
首先,教練員作為田徑訓練實踐的主導者,在制定訓練目標、訓練計劃、訓練內容以及時序安排時都帶有主觀傾向性。教練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專業(yè)知識都影響訓練的效果,可能出于急功近利的驅使,在田徑訓練時,刻意安排大負荷訓練內容,使動員盡早出成績,而沒有遵循訓練的循序漸進原則以及運動員的生理年齡特點,致使訓練劣變的發(fā)生。
其次,運動員作為田徑訓練的主體,是具體訓練過程的實施者,訓練效果的體現(xiàn)者,運動員對專項的理解以及對訓練計劃和訓練內容的完全實施都會對訓練效果產生影響,運動員可能由于負荷量與強度過大產生主觀排斥或由于對訓練不夠重視,從而導致訓練劣變。
3.1.2客觀因素
客觀因素很多,主要體現(xiàn)在場地器材、氣候、訓練環(huán)境、團隊管理和社交人文等等。
場地器材是運動員訓練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它的質量問題可能導致技術變形、傷病產生等訓練劣變的發(fā)生,將對訓練效果產生嚴重影響;氣候作為不可忽視的因素,在應用高負荷訓練法對田徑運動員進行訓練時,應考慮到運動員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從而科學合理安排訓練;訓練環(huán)境,包括外在的自然條件,田徑隊伍整體水平等等都會影響訓練水平;田徑隊伍的管理是一件宏偉的工程,它需要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經濟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對訓練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后勤保障,它關系到訓練的方方面面,沒有良好的隊伍管理,再好的訓練方法只能是空談;運動員和教練員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他們的交際圈都會影響到他們對專項的理解以及對訓練方法的重視程度,這又是另一影響訓練方法施效的因素。
3.2應對措施
3.2.1主觀方面
田徑運動教練員和運動員,在提升自身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的同時,加強自身文化修養(yǎng),提高道德素質,遵循田徑訓練的客觀規(guī)律,本著長遠眼光來安排訓練。
3.2.2客觀方面
在整合現(xiàn)有的訓練資源的情況下,充分考慮到環(huán)境條件、氣候、隊伍管理和社會人文等客觀因素,針對具體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田徑訓練活動,以做到田徑訓練的最優(yōu)化,防止訓練劣變的產生,實現(xiàn)最佳的訓練效果。
4.結語
任何訓練方法在具體應用時都具有兩面性,高負荷訓練法在田徑訓練中也是如此,它對于田徑訓練來說無疑是一把雙刃劍,要想趨利避害,只有遵循了田徑訓練的客觀規(guī)律,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合理的訓練內容,并及時處理訓練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