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高達93億英鎊的倫敦奧運會從一開始就面臨資金不足的窘境。全球金融危機令倫敦奧運會兩個主要基建工程預算10億英鎊的奧運村和4億英鎊的媒體中心開發(fā)商資金一度長時間無法到位。為了節(jié)省開支,倫敦甚至取消了4項臨時場館的修建計劃,而把賽事轉移到現有場館內進行。
另外,英國包括射擊、排球和水球在內的部分奧運會和殘奧會運動隊的經費被大幅壓縮,比例高達50%甚至更多,另有4個殘疾人運動隊的經費也大幅縮水。經費的嚴重不足可能導致個別運動隊無法堅持訓練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之時。一些英國人因此擔心,倫敦奧運會上有可能出現英國無法參加所有奧運會比賽項目的尷尬局面。
為了舉辦奧運會,倫敦當地必須調整原先的規(guī)劃方案,于是政府部門不得不面對“拆遷”這道難題。為了照顧到將近300位“動遷戶”的需求,政府方面必須支付大量的費用。但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倫敦針對籌辦奧運會的預算也遭到了削減,從而影響到了動遷計劃的順利推進。
不過讓外界贊賞和肯定的是,倫敦方面還是頂住了壓力,把握承辦奧運會的歷史機遇,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積極應對。
1月27日,曾經為英國贏得過4塊奧運會劃艇金牌的馬修·平森特爵士受倫敦2012年奧運會和殘奧會組委會邀請親手將第一張給運動員用的床搬進了新建成的倫敦奧運村。這標志著倫敦奧組委正式從奧運建設局手里接過了倫敦2012奧運村的鑰匙,提前半年開始為奧運村運動員公寓鋪床疊被,安置家居設施。倫敦奧運村將接待來自超過200個國家的16000名奧運會運動員和代表團官員以及6200名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和1000多名裁判員。組委會發(fā)布的一組數字,更是體現出他們精心服務、熱情接待的宗旨。在全新落成的奧運村里,他們要為運動員和各代表團的官員們準備的用具包括:16000張床、64000條床單、21000個枕頭;9000個衣柜,11000張沙發(fā);5000個垃圾筒、5000支馬桶刷;奧運村里還將建設供運動員社交消遣的奧運村廣場,周遭遍布商店、咖啡廳、小賣部、銀行、理發(fā)美容店、網吧、奧運紀念品店以及游戲娛樂場所。與此同時,為了解決好最讓外界擔心的安保和交通問題,奧組委更是不計成本。比如約11.3億英鎊的反恐經費和44億英鎊的國家安全與情報經費。政府還花了65億英鎊改善和擴充倫敦公共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雖然這些數字并沒有歸入奧運預算當中,但也是奧運花銷的重要一部分。以目前的數字來看,與奧運會相關的各種花銷,最后很可能高達240億英鎊。
(程遠銘薦自《新民周刊》)
責編: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