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一座城市的某機械廠。報到的時候,辦事員把某機械廠錯填成了某電器廠。朋友那時初來乍到,也不清楚哪家單位效益好,他又是個極其認真的人,當他見分配的地方填錯時,就沒去報到,而是又專門找到那位辦事員,把去某電器廠又改回了某機械廠。事后才得知,朋友去的這個機械廠,是個瀕臨倒閉的小單位,而填錯的那個某電器廠,是國有企業(yè)的大廠,效益非常好。錯過分進好單位的朋友,腸子都悔青了,直想抽自己大嘴巴子,但再怎么后悔也晚了,與進大企業(yè)的機會失之交臂,成了朋友心中永遠的痛。
姐姐當姑娘時,可謂是村子里的一枝花。到了該出嫁的年齡,媒婆差點踏破門檻兒。姐姐從眾多的對象當中,篩選出兩位英俊瀟灑、家庭條件又好的青年,一個是做泥水匠的,一個是做木匠的。當時姐姐心想,做泥水匠的長年在外,忙得連家都難顧上,還不如找個木匠好,守在家給鄰居做家具也能掙到錢,至少圖個安穩(wěn)日子。沒想到多年后,那個做泥水匠的成了工頭,身家千萬,成了方圓百里的首富,一家人全搬進了城里。而我的小木匠姐夫,由于現(xiàn)在結婚都買時興的家具,大多都是買現(xiàn)成的,很少有人再做木工活,所以至今依然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如此強烈的對比,讓姐姐是后悔莫及,一個勁地埋怨自己目光短淺,到手的富貴拱手讓給了別人,要不自己也成令人羨慕的富婆了。
舅舅年輕時英俊瀟灑,上高中時被挑選飛行員的選中,但姥姥說死不讓去。姥姥說她一輩子就這一個兒子,當飛行員天天在天上飛,那工作多危險呀,哪有在地上待著安全。盡管當時政府派人做過姥姥的工作,但思想保守的姥姥就是不松口。舅舅無奈中只有妥協(xié),只得一輩子做了農民,終生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每每提及此事,舅舅就會一個勁地埋怨姥姥,埋怨說如果當初同意他去當飛行員的話,現(xiàn)在肯定留在了大城市,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了。
人的一生中,我們都會遇到過許許多多的錯過。自認為對錯過的人及事,錯過了就讓它錯過吧,因為再如何后悔,也終究于事無補,只有徒增傷悲,就像泰戈爾的那句名言:“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了淚,那么你也要錯過星群了”。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好好地珍惜現(xiàn)在,才能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陳杰薦自《鄭州晚報》)
責編: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