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有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莎士比亞講得更生動:“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知識是重要的。人常說:“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其實并不十分確切,但從反面講,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這就確切了。沒有知識這一載體,哪里還有文化?知識承載了文化,不僅承載了知識本身,而思維則是文化的關(guān)鍵。一個高級書呆子,就像一本大辭典,內(nèi)容浩瀚,但創(chuàng)造不出任何新的知識。有了思維,知識才活了,才能發(fā)展創(chuàng)新,才能超越自己。
漢代劉向有句話:“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善讀,固然要博覽,更要有重點。善讀,要力求“開卷有益”。叔本華講得好:“我們讀書之前應(yīng)謹記‘不要濫讀’的原則”。與其濫讀書不如用寶貴的時間專讀偉人已有定評的名著。只有這些書才是“開卷有益”的。
讀書好,做好人,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讀書,要有益于身心健康;做人,要有益于國家名族。讀好書是為了做好人,做好人就必須讀好書。面對風云瞬息萬變的時代,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需要學習,需要讀書,需要讀好書,需要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