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 花永平
以表助形,規(guī)律顯現(xiàn)
——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關(guān)正方形的規(guī)律探究
☉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 花永平
近幾年中考中,以正方形和平面直角坐標系兩種元素構(gòu)建的相關(guān)中考題層出不窮,它們體現(xiàn)出以下特點:(1)構(gòu)圖美觀;(2)能夠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3)具有規(guī)律性.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如何使復雜問題簡單化?如何讓問題規(guī)律明晰化?表格輔助,作用不小.以近幾年中考試題為例,與同行共鳴.
例1 (2009 年東營)正方形 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圖 1 所示的方式放置.點 A1、A2、A3、…和點 C1、C2、C3、…分別在直線y=kx+b(k>0)和x軸上,已知點B1(1,1)、B2(3,2),則Bn的坐標是___________.
分析:通過求一次函數(shù)解析式,可以探索出B1、B2、B3這幾個特殊點的坐標,進而借助表格探索B的坐標與正方形的序號數(shù)有怎樣的關(guān)系?
圖1
序號 B點坐標 坐標與序號關(guān)系1 B1B1(21-1,21-1)2 B2B2(22-1,22-1)3 B3B3(23-1,23-1)………n BnBn(2n-1,2n-1)
變形1
(2011年內(nèi)江)在直角坐標系中,正方形A1B1C1O1、A2B2C2C1、…、AnBnCnCn-1按圖2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點A1、A2、A3、…、An均在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像上,點C1、C2、C3、…、Cn均在 x 軸上.若點B1的坐標為(1,1),點 B2的坐標為(3,2),則點An的坐標為________.
序號 A點坐標 坐標與序號關(guān)系1A1(0,1)A1(21-1-1,21-1)2A2(1,2)A2(22-1-1,22-1)3A3(3,4)A3(23-1-1,23-1)………n AnAn(2n-1-1,2n-1)
變形2
把變形 1 中“若點 B1的坐標為(1,1),點 B2的坐標為(3,2)”改為“已知正方形A1B1C1O、正方形A2B2C2C1的面積分別是1和4”,則點An的坐標為________.
分析:把面積轉(zhuǎn)化為點B1、B2、…的坐標.結(jié)果同上.
變形3
把變形 1 中“若點 B1的坐標為(1,1),點 B2的坐標為(3,2)”改為“點 A1、A2、A3和點 C1、C2、C3分別在直線 y=x+1 和 x 軸上”,則點An的坐標為________.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質(zhì)求出點A1、A2、…的坐標.結(jié)果同上.
圖2
變形4
(2012 年錦州) 圖 3,正方形 A1B1B2C1、A2B2B3C2、A3B3B4C3、…、AnBnBn+1Cn,按圖3所示放置,使點 A1、A2、A3、A4、…、An在射線OA 上,點 B1、B2、B3、B4、…、Bn在射線 OB 上.若∠AOB=45°,OB1=1,圖中陰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積由小到大依次記作 S1、S2、S3、…、Sn,則Sn=________.
圖3
變形5
將圖形再做變化,在直角坐標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O、A2B2B1、A3B3B2、…、AnBnBn-1按圖 4 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點 A1、A2、A3、…、An均在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像上,點B1、B2、B3、…、Bn均在 x 軸上.若點B1的坐標為(1,0),點 B2的坐標為(3,0),則點 An的坐標為________.
圖4
例2 (2012年蘇州)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放置了5個如圖5所示的正方形(用陰影表示),點 B1在 y 軸上,點 C1、E1、E2、C2、E3、E4、C3在 x 軸上.若正方形 A1B1C1D1的邊長為 1,∠B1C1O=60°,B1C1∥B2C2∥B3C3,則點A3到x軸的距離是( ).
圖5
分析:根據(jù)已知條件,可以證明含點A的正方形是相似的,通過計算含點A的正方形的邊長及A1到x軸的距離,借助相似性質(zhì),可以表示出點A2、A3到x軸的距離,如果按照規(guī)律繼續(xù)向右放置,同樣可以表示出An.
序號 含A點的正方形邊長 A到x軸的距離1 1 3■ +1 2 2■ +13 1 3■2 ×1 3■1■ +1 3 3 3 2 ×1 3………1■ +1 n 3( 3■ )n-12×1( 3■ )n-1
圖6
序號 大正方形邊長 小正方形的邊長 小正方形面積1 2( 3■ +1)24 3 3 9 2 4( 3■ +1)4 9 9 16 81…………n 2 3()n( 3■ +1) 2 3()n2 3()2n
通過以上的研究,提醒我們的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需要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思想思考問題,逐步滲透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化歸思想等,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